快好知 kuaihz

《红楼梦》中比较能体现清代着装特色的是什么?

   《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及其时代特征

  红学研究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令人着迷的地方很多,人物的服饰就是其中之一。曹雪芹自称该书是“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无朝代年纪可考”。故事的真假姑且不论,生活的真实却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露出时代的痕迹,生怕触犯了朝廷的某些禁忌。尽管如此,我们仍从人物的服饰描写中发现了很多颇具时代特色的东西。

  首先从宝玉的服饰谈起。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他的外形设计很让作者费了一番心思,既不能过于生活化,也不能过于戏剧化,作者采取折中的方法,在花团锦簇的衣着描写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如第三回宝玉出场时两种装束:一是出客服,“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楼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二是家居服,“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西颗次珠,用金人宝坠角飞身上穿着银红撇花半侣灰软,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续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此处宝玉所戴的“束发嵌宝紫金冠”同第十五回中的“束发银冠”都是戏剧化的产物。据刘若愚《明宫史》水集“束发冠”条载:“其制如戏子所戴者,用金累丝造之,上嵌晴绿珠石,每一座,有值数百金或千余金、二千金者,四爪蟒龙在上蟠绕。下加额子一件,亦如戏子所戴”。额子,即抹额。在明代,皇帝出游或围猎,内监们就会戴上束发冠,穿上窄袖戎衣。及至后来,一些爱俏的富家子弟偶尔也会戴上束发冠。到了清代,由于男子改束发为辫发,这种束发冠在生活中已无用武之地,只用作戏曲中的行头。从宝玉家居扎辫子可以看出生活的原貌,只不过宝玉的辫子有些怪异罢了。

  清代旗下的公子哥们有时也会用珠宝饰物扎在辫梢上并以此夸富,而清以前的汉人无论男女都是束发的。从顺治四年十一月起“诏定官民服饰之制:削发垂辫。于是江苏男子,无不箭衣小袖,深鞋紧袜。非若明祟祯末之宽衣大袖。”因为箭衣的袖口窄小,所以清人常把零碎东西放在靴掖内,改变了以往汉人袖物的习惯。《红楼梦》中就提到过贾琏从靴掖内取出一些单据来报账。

  箭衣,也称“箭袖”,本是射者之服,明代只在特定场合穿用。据叶绍袁《启祯记闻录》卷七载“抚按有司申伤:衣帽有不能备宫幅箭衣者,许令黑帽缀以红缨,常服改为箭袖。”清代则作为常服。男子的衣袖上都饰有弧形的箭袖,因形似马蹄,也叫“马蹄袖”,其上端覆盖过手,平时将它朝上折起,行礼时必须放下。即便是在家中,行礼时也要换上礼服。第九十四回,宝玉穿着“一裹圆”的皮袄在房中休息,得知贾母到来,急忙换上狐腋箭袖,再罩上元狐腿的褂子出去迎接。只有在富贵之家才会这样重视礼服。《红楼梦》中仅宝玉的礼服就有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白蟒箭袖、大红金蟒狐腋箭袖、荔色哆罗呢天马箭袖等等;对于没有专门礼服的平民百姓来说,只要在不开权的袍服如“一裹圆”的袖口缀以马蹄袖即可权充礼服,行礼后再把马蹄袖取下来。

  不同于明代人,清人于袍服之外一般还要罩上一件褂子,形制长短不一。据《清稗类钞》载:“礼服之加于袍外者,谓之外褂,男女皆同此名称,惟制式不同耳。”又日:“马褂较外褂为短,仅及脐。”马褂还可细分为对襟马褂、大襟马褂、长袖马褂、琵琶襟马褂。清人秦武域《闻见瓣香录》记载:“近时男女衣衫减大襟而小之,名曰‘琵琶襟’”,《红楼梦》中宝蟾就穿过一件“片锦边琵琶襟小紧身儿”。宝玉所穿的排穗褂与这些都不相同。它很像是女性服装,之所以这样说,除了因为褂子底边有一排穗子外,褂子上所缀的“八团”图案也很能说明问题。据清代震钧《天咫偶闻》所载:“至于妇人礼服补褂之外,又有所谓八团者,以绣或绎丝为彩团八,缀之于褂,为新妇之服。”“八团”本是新妇礼服上所特有的图案,及至后来普通女褂也有用“八团”的。如凤姐就曾送袭人一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除了排穗褂以外,书中还提到宝玉有一件青欲披风。披风在清代是作为女用礼服外套的。它由古代的褚子演变而来,在宋代是妇女的常服,多为直领,腋下开权。至清代发展成宽身大袖,未出嫁的姑娘是不能穿的。所以《红楼梦》中除宝玉而外,只提到凤姐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和青缎披风。除了这两件女性化的服装外,宝玉衣服的颜色也很是鲜艳,从他居家所穿的“银红撒花半旧大袄”、“松花撒花缓裤”、“红续短袄”、“油绿绸撒花裤”来看,如果再多条裙子,就和姑娘的装束没多大区别了。可是,清代的男人不再像明代人那样有服裙的习惯了。据《阅世编》所载明代人“冬夏无不服裙,不分贫富贵贱皆然。”至顺治三年“始加钱顶辫发,上去网巾,下不服裙边”。无论宝玉的服装多么女性化,他毕竟不再像前代男子那样穿裙子了。前文所说的披风和现代意义上的披风完全不同。现在所说的披风是古代的斗篷。《红楼梦》中提到斗篷的地方很多,一般都是用作雪具,并且多选用进口面料制成,除了猩猩毡便是羽缎、羽纱的。清·王士祯《皇华纪闻》卷三记载:“西洋有羽缎、羽纱,以鸟羽织成,每一匹价至六、七十金,着雨不湿。荷兰上贡止一、二匹。”《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零三记载康雍年间外国朝贡的物品中就有羽缎、哆罗呢等贡品。《红楼梦》中提到过三次“哆罗呢”:青哆罗呢对襟褂子、哆罗呢狐皮袄子、哆罗呢的天马箭袖,都是在雪天穿着的。在当时,能用得起这些物品的人决非等闲之辈。

  除了这些舶来品外,《红楼梦》中比较能体现清代着装特色的是皮具的大量使用,这是清人从关外带来的习惯。从深秋开始穿的小毛衣服,至隆冬穿的中毛、大毛衣服,书中都提到过,从头上戴的风兜、雪帽,以至于身上穿的袄袍褂裙都有用皮具做成的。而清以前的汉人是不讲究穿皮衣的,即便是贵室富贾也只在隆冬季节服用,而且品种单一。《金瓶梅词话》中提到皮具有二十多处,除了卧兔儿有用海獭皮做成外,其他如暖耳、围脖、披风、皮袄都是貂皮制品。而《红楼梦》中涉及到的皮货除貂皮外,有银鼠、灰鼠、香鼠、玄狐、白狐、青狐、沙狐、猪荆娜、羊皮、唐皮、海龙皮、鸭皮等等,虽然皮货较明代丰富得多,但是并不能像明代人那样随意穿着。《阅世编》对此有段说明:“貂裘、猪荆娜,非亲王大臣不得服;天马、狐裘,非职官不得服;貂帽、貂领、素花缎,非士子不得服。”既有此规定,为何宝玉可以穿着貂狐皮衣呢?原因在于清朝规定,除公服外,儿子可按父亲的品级着装,妇女可以按照丈夫的品级着装,但朝廷提倡俭朴,要求妇女“不重裘”,所以《红楼梦》中的女性穿着的都是银鼠、天马等制成的皮衣,只有风领、雪帽等小件物品可以用貂皮制品。作为奴仆,袭人探家时穿着银鼠袄儿、灰鼠褂子,似乎有违定制。其实,在明末清初,仆人出客时可以暂时打破身份的限制,穿得体面些,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给主人撑门面。因此,袭人探家时,才会按照小姐的日常装束打扮,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儿,葱绿盘金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凤姐看后不满意,另外又给了她一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半旧的大红猩猩毡雪褂子”。据笔者推测,袭人贴身还穿着一件大红小袄。大红里衣本是小姐的专利,《红楼梦》中提到过尤氏姐妹、宝钗、邢岫烟四位姑娘的里衣俱为大红小袄。第九十回,邢岫烟丢了一件旧的大红小袄儿,凤姐让平儿送了她一套衣服:“一件大红洋约的小袄儿,一件松花色续子一斗珠儿的小皮袄,一条宝蓝盘锦镶花锦裙,一件佛青银鼠褂子”。这四件衣服组成了一套服装。据《阅世编》载:“寝淫至于明末,担石之家非绣衣大红不服,脾女出使非大红里衣不华。”所以说袭人里面穿的应是大红小袄,才和外面的服装配套。同服制一样,每个朝代对于服色也有规定,在明代除了“黄色”“大红”最为贵重。这种尚红的遗风一直影响到清代,红色发展到清初,除了大红以外,还有茜红、猩红、粉红、退红、杏红、水红、桃红、银红、焦红、乌红、绛红、石榴红、状元红、樱桃红、高粱红等。清代妇女服制“最隆重者为组绣丽水袍褂,袍则大红色,褂则红青,即天青。”(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所以贾府中的丫环们日常只能穿着水红、银红、桃红等浅色红的衣服。大红的禁忌仅限于上装,鞋子例外。明清时期,无论尊卑贵贱都可以穿大红鞋子,连《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老先生都穿着大红绸鞋,宝玉穿着“厚底大红鞋”也就不奇怪了。在清代服制中,仅次于黄色的最贵重的颜色是石青色。石青是一种微露红色的黑色。《清史稿·舆服制》规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的补服均为石青色,皇太后、皇后、皇妃们的朝褂也用石青色。《红楼梦》中四次写到石青色,都是用作礼服的外褂,而且是宝玉和凤姐这样尊贵的人物见客时穿着的。在日常生活中,清人比较偏爱浓丽的色彩。这种社会风气是由上而下形成的。清帝因为讨厌羊皮的颜色近于白色,就不允许臣子穿羊皮褂,而在明代,无论男女,都爱穿白续、白绢做成的袄、裙,明代的男士也“惟以白布袍为常服”。《金瓶梅》中,从丫环到姑娘、奶奶们都把白续袄儿作为常服,配以红色的裙子或比甲,显得十分俏丽。到了清代,连月白色都是过于素净的颜色,可以穿着参加葬礼。在第六十八回,凤姐往迎尤二姐时,为了显出贾琏正在孝中,命仆人们素衣素盖,自己“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缎素裙”。像月白色这样比较素净的颜色,通常用来作衣服的衬里。《红楼梦》中提到很多康雍时期的流行色,如玫瑰紫、红青、佛青、油绿、驼茸、蜜合、藕合等等,丫环、小姐们都是穿红着绿,打扮得鲜丽无比。不仅衣服穿得鲜亮,上妆也很浓艳。第四十四回,平儿化完妆后,还要用胭脂拍脸,打扮得“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这种化浓妆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清末,北方的大家旧族,少奶奶们常把两颊涂得“像猴子屁股似的”以显得喜气(见张爱玲《怨女》)。

  在清代,服装衣料上的图案比起明代更为丰富。康熙朝有“富贵不断”、“江山万代”、“历元五福”等名目,雍乾时期流行的“百蝶穿花”、“流云五福”、“撒花”等纹饰图案在《红楼梦》中也多次见到。其中以“撒花”的用途最为广泛。在不同的底色上撒上各种细碎的小花作为装饰,书中提到有“翡翠撒花”、“银红撒花”、“松花撒花”、“大红撒红”、“桃红撒花”、“油绿撒花”、“石榴红撒花”等各种布料做成的袄、裙、裤以及靠背、门帘、纱帐等。“百蝶穿花”则显得比较富贵气,清宫的妃殡们就时常穿着这种花样的服装。《红楼梦》中只有宝玉和凤姐的礼服上出现过这种图案。

  前面所写到的只是有关《红楼梦》中人物服饰的很小一方面。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并未想到会给我们提供如此丰富的社会史料,为后人了解清初人们的衣着妆饰打开了便利之门。

  参考书目:

  1.《红楼梦》曹雪芹、高鹤撰,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明宫史》刘若愚撰,1%3年北京出版社。

  3.《清稗类钞》徐坷编撰,19斜年中华书局。

  4.《清史稿》赵尔共修,柯态劫等幕,民国十六年清史馆铅印本。

  5.《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崇弃撰,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

  6.《阅世编》叶梦珠撰,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7.《言蜻》吕种玉撰,民国五年上海有正书局铅印本。

  8.《清会典》清光绪三十四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9.《在园杂志》刘廷现撰,清末上海申报馆铅印本。

  10.《扬州画舫录》李斗撰,19日)年中华书局。

  11.《天咫偶闻》震钧撰,清光绪三十三年甘棠转舍刻本。

  12.《红楼梦大辞典》冯其庸、李希凡主编,l匹冷)年文化艺术出版社。

  13.《红楼风俗谭》邓云乡著,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

  14.《中国古代服饰史》周锡保著,1984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15.《中华服饰五千年)周汛等撰,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学林出版社合作出版。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楼梦  红楼梦词条  清代  清代词条  着装  着装词条  体现  体现词条  特色  特色词条  
有感名家名作

 《楚庄绝缨》原文及鉴赏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①,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②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