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尾生期女淹蓝桥》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水淹蓝桥”是中国民间流传的最古老的爱情故事之一,它讲的是在战国时期,鲁地有一个青年,名叫尾生。他与一位女子约好在蓝桥之下见面,时间已到,女子未来,河水在不断上涨,但尾生终不肯离去,最后抱桥柱被淹而死。《庄子·盗跖篇》云:“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苏秦亦云:“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战国策·燕》一)

  由此可见,尾生水淹蓝桥故事当时就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士大夫也以之作为忠信的榜样广泛引用。从此之后,在中国古代的诗、文、词、曲以及小说中,这个故事都多次被征引。无论在上层还是在下层,都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就引用了这个故事,说:“尾生,古之信士,与女子期于桥下,待之不至,遇水而死。”

  到元代,有一比较著名的剧作家李直夫,写下了杂剧《尾生期女淹蓝桥》。曹楝亭本《录鬼簿》、《今乐考证》、《曲录》并著录此名。贾仲明本《录鬼簿》别作《尾生子水淹蓝桥》,简名《水淹蓝桥》,《太和正音谱》、《元曲选目》均作简名《水淹蓝桥》。李直夫,或作真夫,似应为字误。其名不详。女真族人,本姓蒲察,人称蒲察李五,居德兴府,官至湖南肃政廉访使。与元明善相交,时有诗文往还。乃至元延祐间人。其所作杂剧现流传于世者一种,仅见佚文者一种,全佚存目者十种,共十二种。而《尾生期女——蓝桥》一剧亦散佚已久,未能见其传本。

  在明清两代,据今天所能见到的材料,没有写“水淹蓝桥”故事的剧目。尽管如此,这个故事在民间。尤其是在江苏北部淮安、盐城一带仍广为流传。解放初期上演的淮剧《蓝桥会》,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而成。

  淮剧起源于江苏北部淮安、盐城一带的民歌,后来又与农村的民间小戏——香火戏——相结合,逐渐发展演变而成。因徽剧常在苏北一带演出,淮剧深爱其影响,使得它从原来的基础上,走上了地方大戏的路子。在六十多年前,苏北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灾荒中纷纷涌向上海,而淮剧艺人也因之到上海演唱。大约在1929年,它开始由原来的“香火调”发展为“老拉调”,并采用丝弦伴奏,同时又涌现出一批优秀艺人。到1939年,筱文艳在“老拉调”的基础上再创新调,观众称其为“自由调”。这时更是人才辈出,使淮剧在上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蓝桥会》正是上海人民淮剧团的优秀折子戏。

  《蓝桥会》根据古代“水淹蓝桥”故事改编而成,不过男主人公已经由尾生改名为韦郎保,女主人公名贾玉珍。全剧一共两场,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青年韦郎保和贾玉珍自幼比邻,两相爱慕,可以称得上是青梅竹马。后来因兵荒马乱,二人离散,贾玉珍被强人卖与蓝家做童养媳,改名蓝玉莲。几年之后,贾玉珍到河边打水,恰遇韦郎保路经此处,韦郎保见贾玉珍好生面熟,便假借乞水与之交谈。二人终于相认,互诉相思离别之苦,约定好夜半三更在蓝桥相合。谁知贾玉珍回家之后,遭到婆婆监视,不能按时赴约。韦郎保在桥下久等,不料河水猛涨,他紧抱桥柱,被淹身亡。等到贾玉珍赶来,见韦郎保已死在水中,她也跳水自尽。最后以悲剧的结局而告结束。

  《蓝桥会》根据民间故事整理而成,并无属名作者。全剧几乎都是唱词,它的语言又通俗平易,质朴无华,很适合人民大众的欣赏口味。

  《蓝桥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它以通俗的唱词塑造了两个痴情男女,也就是为了爱情不惜一切,感情真挚、忠贞不渝的艺术形象。韦郎保与贾玉珍的爱情是建立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生活基础上的。正像贾玉珍所云:“我与他从小相亲又相近,邻居说我俩好似鸳鸯不离分。”本来他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同效于飞,共结连理,但是兵灾和战乱使他们被迫分离,各在东西。所以:

  贾玉珍来在大路上,

  走到哪里哪里想韦郎。

  走到哪里——

  春季里百花排芽遍地鲜,

  想你一年又一年;

  夏季里荷花满池塘,

  贾玉珍时时刻刻想韦郎;

  秋季里菊花开满径,

  梦中与韦郎诉苦情;

  冬季里大雪满天飞,

  一天祷告韦郎好几回。

  百样花草都不爱,

  一年四季望郎来。

  以上这段唱词抒发了贾玉珍一年四季的深长相思之情,感情真挚,缠绵悱恻。但是当韦郎保路经村头,和担水的贾玉珍相遇,他借乞水与之交谈,贾玉珍却矜持,羞涩,不敢相认。眼看韦郎保辞别远去,二人将要痛失良机之时,贾玉珍突然唱道:“只怪我未问他的名和姓,为什么心里有话不说明?要是他真是韦郎保——”韦郎保听到贾玉珍呼唤自己的名字,立即转身,二人这才相认。本剧情节虽不甚曲折,但在此处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二人相会之后,贾玉珍向韦郎保哭诉了自己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对他的思念之情:

  与哥哥别后遭不幸,

  强人把我卖在蓝家门。

  公公婆婆心肠狠,

  小媳好像眼中钉,

  朝捶暮打如牛马,

  打得我一块紫来一块青。

  丈夫今年十三岁,

  屈天屈地屈煞人。

  半夜三更被窝里哭,

  泪洒薄被冷冰冰。

  世间上要数黄莲苦,

  我比黄莲苦十分!

  受苦更想你韦郎好,

  想不到韦郎我更伤心!

  哥哥呀!我的苦处早受够,

  妹妹的心思好一似蓝桥下的流水,

  滔滔不绝水长流。

  这段唱词诉说了贾玉珍的悲惨处境和所遭受的非人的待遇,实际上以此控诉了那不合理的社会,更为以后二人的殉情作了铺垫。也只有这样,二人的殉情才是合情合理、真实可信的。

  韦郎保听到了贾玉珍的诉说之后,更是感慨万千,以“老拉调”唱道:

  几年来不知妹妹何处去,

  我把你朝朝暮暮挂心头;

  我也曾天南地北将你找,

  走多少县城过多少州。

  踏破铁鞋无觅处,

  谁知你在此受罪五六秋。

  今日相会——(合)蓝桥口,

  我怎忍你挨尽折磨日夜愁!

  这段唱词表现了韦郎保的一片的真情,他决心不惜一切也要带贾玉珍逃出牢笼,贾玉珍自己也立志“挣断铁链飞出监牢”。所以他们二人约定好三更天在桥下相会,然后一同出奔。

  然“天有不测的风云”,贾玉珍因被公婆看住不能脱身,韦郎保在桥等到四更,河水暴涨,“眼前翻白浪,水藻缠胸膛”,尽管如此,他毫不退缩,“天翻地覆我也把妹妹等,死活抱住蓝桥椿”。贾玉珍赶来,见韦郎保已死,痛不欲生,大声悲哭:

  见哥哥死桥下我万箭穿心,

  妹知道哥哥要痴心相等,

  恨公婆看守紧我寸步难行!

  这时候万念成灰空遗恨,

  兄死后可怜我无有亲人。

  生不能团圆聚妹与你死在一起

  ——

  哥哥呀,你慢走等等妹妹一同行!

  贾玉珍唱完这段唱词之后也举身跳入了汹涌的河水当中,生不能团圆,死但愿同穴。就这样,韦郎保和贾玉珍以死来表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爱情的始终不渝。结局虽然是悲剧,但本剧也就在悲剧中,完成了对两个不屈不挠、为爱情不惜一切的强者形象的塑造。他们的肉体虽然死了,但精神长存,它永远激励着后代青年男女为追求真正的爱情奋斗不己。这也许正是“水淹蓝桥”故事在中国两千多年久传不衰的根本原因吧。

  同时,韦郎保和贾玉珍二人虽奋力抗争,但毕竟势孤力单,成了牺牲品,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诸如对爱情的忠贞、执着、专一,都毁灭了,不管作者有意还是无意,实际上都以此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合理,抨击和批判了那吃人的封建制度。这也许正是本剧的思想意义之所在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蓝桥  蓝桥词条  性格  性格词条  特点  特点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  
感想

 格林童话读后感300字左右三年级

《格林童话》读后感推荐度:简爱读后感300字左右推荐度:向日葵读后感300字左右推荐度:自我评价左右推荐度:考试反思左右推荐度:相关推荐格林童话读后感300字左...(展开)

感想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推荐度: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推荐度:大卫·科波菲尔句子摘抄推荐度: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推荐度:《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学设计推荐度:相关推荐大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