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鄂公尉迟敬德1.性骁果而尤善避槊2.每单骑人敌,人刺之,终不能中,反夺其槊以刺敌。海陵王元吉闻之不信,乃令去槊刃3以试之。敬德云:“饶王著刃,亦不畏伤。”元吉再三来刺,既不少中,而槊皆被夺去。元吉力敌十夫,由是大惭恨。太宗之御窦建德4.谓尉迟公曰:“寡人5持弓箭,公把长枪相副6.虽百万众亦无奈我何。”乃与敬德驰至敌营,叩其军门大呼曰:“我大唐秦王,能斗者来,与汝决。”贼追骑甚众,而不敢逼。御建德之役,既陈未战,太宗望见一少年,骑骢马,铠甲鲜明,指谓尉迟恭曰:“彼所乘马,真良马也。”言之未已,敬德请取之。帝曰:“轻敌者亡,脱以一马损公,非寡人愿。”敬德自料致之万全,及驰往,并擒少年而返,即王充7兄子伪代王琬。宇文士及8在隋,亦识是马,实内厩之良也。帝欲旌其能,并以赐之。
选自《隋唐嘉话》
注释
1.尉迟敬德:在过去我国一般家庭的宅门上大都挂有两个门神的像,一位是秦叔宝,另一位是尉迟敬德。两位恰巧都是唐朝的开国元勋。
2.槊: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
3.刃:刀口,刀锋。
4.窦建德:隋末起义军中的首领之一。
5.寡人:古帝王谦称。
6.相副:辅助。
7.王充:隋末起义军中的首领之一。
8.宇文士及:原是隋朝的大臣,后归降唐太宗。
释义
鄂公尉迟敬德骁勇善战,他尤其擅长作战时匹马单枪冲入敌阵。当敌人用槊刺他时,他可以巧妙地躲避敌人槊刺,并且可以把敌人的槊反夺过来再刺向对方。海陵王李元吉的武艺也非常高强,他听到尉迟敬德有这样的本领很不相信,就对尉迟敬德说:“我可以把槊上的刃去掉,咱们比试比试。”尉迟敬德说:“你就是安上刃也伤不着我。”比武开始了,李元吉每次用槊刺尉迟敬德,都刺不中,而他的槊反而被夺去。从此以后,李元吉既羞愧,又怨恨。唐太宗在与窦建德交战时对尉迟敬德说:“寡人拿弓箭,你拿长枪帮助我,敌人纵然有百万之众,也奈何我们不得。”当即太宗与尉迟敬德冲到敌人营垒前,敲着他们的军门大声地说:“我是大唐的秦王,敢与我相对抗的人出来决斗吧!”敌人有很多人上来,但始终无法靠近他们。一天,太宗准备与窦建德决战,双方布好了阵,正要开战,太宗看见一个年轻人骑着一匹青白色的雄壮的战马,身披闪亮的盔甲在跑动。太宗对尉迟敬德说:“真是匹好马呀!”话音刚落,尉迟敬德马上请求去把马夺来。太宗说:“轻敌会招致失败,我可不想因为一匹马,而失掉我的大将。”敬德估计自己没有问题,于是骑马飞入敌阵,将那匹马和那个少年一同擒获过来。原来那个少年是王充哥哥的儿子王琬。他自封为代王。宇文士及也知道这匹马是宫中马厩中的宝马。唐太宗为了表彰尉迟敬德的才能,把那匹马赐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