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对碎片信息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想要记住却又记不住,就是没有一个知识结构和学习体系。
一.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当你刚开始学习一个领域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你为什么学习这个领域?将来打算如何应用?这个领域跟你现有的其他知识是什么关系?
我学习时间管理完全是为了能够自律,实现高效率工作,高品质生活。将来打算帮助更多的人建立起时间管理的概念。
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很难建立起时间管理知识架构的,因为你很难知道,这个知识是用来解决哪个领域的问题、跟你的个人目标到底有什么关系。
所以制定的计划就会流于形式,得不到执行。
二.最好的学习路径是阅读
明确了学习目的之后,你可能会想:我对时间管理领域不了解,如何建立起这架构和学习的路径呢?
答案是:通过高质量信息渠道,找一个已有的体系,而不是自己搭建。
在建立时间管理知识架构的时候,什么是靠谱且高质的信息源呢?答案是:书籍
比如经济学看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心理学看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豁然开朗。这就是高质量信息的作用。
如果你每一周读一本书,一个月读四本书,读完之后输出,写感悟,写心得,要不了半年,知识体系和认知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你可能会说:别人的知识体系,未必适合我用啊。
所以,在你学习一段时间之后,需要不断修正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学习目的不同,最终形成的知识结构可能也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个人能力,环境因素等去调整。
别人的方法可能不适合你,就舍弃,分不清时间管理四象限也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而不是盲目跟风。
市面上太多时间管理的书籍了,如果你光看时间管理的书籍,思维会陷入“死胡同”,会越学越找不到方向。
当你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能够做到短时间的自律,就应该涉猎其他方面的书籍。
比如营销,经营管理,心理学,养身类相关的书籍,这类别的知识能提高我们的认知层面和思维架构。
把你看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都记在手机里,用什么软件都无所谓。记的时候不需要组织语言,记关键词就可以,这样最快。如果是微信文章里的,你可以直接截图保存。
其次,每天对当天的知识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地列到某个应用,比如印象笔记里面(如果你在上一步中也是用印象笔记,那你需要分开不同的文件夹)。
最后,定期回顾,如果是重要的知识,再记入到知识架构里,作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当然,这也是另一个文件夹。
用这种方式,即便是碎片化信息,也能够进入到知识体系。
五.在实践中提出质疑
你以为的“懂”,是浅层次的“懂”。
早睡早起100天和早睡早起1000天的人,他们对于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认知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境界。
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质疑,才能形成将时间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时间知识高度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法和管理体系。
1.写出自己学习时间管理的目的和述求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2.分析自己的能力,工作性质,经济收入等客观因素。
3.网上搜索时间管理入门书籍,并制定学习计划,系统输入和输出,建立知识架构。
4. .针对制定学习架构,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看是否可以纳入到此架构中,如果不能,则对该架构进行修正,变成自己可用的初步架构。
5. 在印象笔记或者其他应用软件中,建立三个文件夹,第一个文件夹是日常信息,第二个文件夹是整理信息,第三个文件夹是知识体系,然后把第2步中的知识架构放入第三个文件夹。
6.接下来一周,看到任何文章、想到任何知识等,全都记录及整理在到相应的地方。不仅包括这一周新学的知识,也包括能够想起来的从前的知识。
7. 在接下来一周,遇到任何问题,就回到体系中去找答案。记住,即便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也需要回到体系中,用其中的理论来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