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真正的职场高手,都在培养高管思维

文 | 陈向东

编辑 | 单向前

任何收获都是有代价的,职场进步也是如此。对于职场人士而言,要想进步快一点,就不能总是拘泥在自己的当前位置上,要学会分析原因往下面多想一层,处理矛盾往上面多想一层。如果你总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那么久而久之,你的进步就自然就会比别人快一点。

小长假结束了,又该上班了。

可以百分百确定,在职场上打拼的人,一定非常渴望进步。即使是那些总说“我没什么追求,混口饭吃而已”的人,内心深处也一定是渴望进步的,只是眼下局面不好,嘴上发发牢骚罢了。

不过任何收获都是有代价的,职场进步也是如此,没有前面的付出,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收获。这是个很通俗易懂的大道理。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我想在职场上进步快一点,要付出什么代价呢?参考答案是:请对自己要求高一点。

在不同的时代,职场上流行过不同的说法,我听过的最奇葩的一种说法是:“老板发我多少钱的工资,我就干多少钱的活儿。”

这话乍一听很有道理,公平交易,互不吃亏。工资少干活多,员工吃亏,工资多干活少,老板吃亏。人最不喜欢吃亏的感觉,于是这句话多年来一直大行其道,被不少人视为“职场真理”。

我个人却认为,这个所谓的“职场真理”是名副其实的职场毒药,它应该是从那些对职场心灰意懒的人嘴里发出的哀叹,在如今的职场环境下,已完全不适用。初次听说时觉得它有道理,可以理解,可如果混迹职场多年后还认为它有道理,就是一个莫大的悲剧。

如果你在职场上按照这条“职场真理”来行事,那你的职场生涯一定不会太好。因为机会都是争来了,而在工作上超越期待,就是最有力的得分点。要是你习惯计较个人得失,对工作不全力以赴,就不会有出众的工作表现,而没有出众的工作表现,又哪来你期盼的职场进步呢。

所以说,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多做一点绝对不是吃亏,而是在给自己加分。尤其对于管理者而言,不论实际职位是高是低,最好具备一些“高管思维”,否则可能永远都走不上事业巅峰。

什么是高管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用高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待工作。比如你只是一名小组长,属于基层管理者,但你可以用部门经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除了第一反应外,你要多问自己一句,“如果是部门经理,他会怎么处理这事?”

不要总是拘泥在自己的当前位置上,分析原因往下面多想一层,处理矛盾往上面多想一层,你一定能悟出不同的感受。要知道,如果你总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那么久而久之,你的进步就一定会比别人快一点。

如何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高管思维”呢,细节不好谈,毕竟千人千面,可整体骨架还是比较好把握的,主要就是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在工作态度上,高管们普遍表象是持续高热,而不是忽冷忽热。

这当然与高管们大多身处要职、手握重权、享受高薪是密切相关的。对于中基层管理者来说,受着很多束缚,做事时难免放不开手脚。有时候冥思苦想几个月的提案,刚提出来就被领导一句话给否决了,就会自信心受挫,进而影响士气,呈现出忽冷忽热的状态。

高管不同,他们对待工作基本上有一种近乎痴迷的狂热,天天鸡血满格,表现为持续高热。一个成功的高管,一定是团队中最具活力的人。如果他并非活力No.1,其职位就会在不久的将来被人取而代之。

顺便说句题外话。有理论认为“砍掉基层的脑袋”,意思就是基层没事别瞎琢磨,埋头干活就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说完全正确。如果基层完全没想法,那谁干都一样,岂不成了机器人了。可为什么所有公司都特别注重基层管理者的培养呢,没有领导会随随便便提拔基层,被提拔的人一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优势来自哪里,很大程度上只能来自于脑袋中的创新思维。

其二,在面对困难或失败时,高管们是俯视全局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仰天长叹瞎扯客观理由。

高管们心里很清楚,自己所负责的版块出了事,自己就是第一责任人,老板不会越级去责罚中基层管理者,会直接找你问责。所以,在面对困难或失败时,高管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找人背锅,而是想方设法调动资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争取能以最好的方式迅速把事情处理掉。

而普通基层管理者在这方面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想法,基本上他们实施的动作,是由高管命令或授意的,“这事怪不得我,我只是奉命行事。”所以在遇到困难或失败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客观理由,领导决策失误,下属阳奉阴违,总之跟自己的关系不太大。这样行事的人,很难有什么大发展。

其三,在人际关系上,高管们都希望能表现得平易近人,而不是时刻端着架子。

中国自古就有个说法,叫“半瓢水,晃啊晃”,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瓢里只装了半瓢水,就特别容易晃荡,而装满了水的瓢,却不容易晃荡。大家仔细留意一下身边的管理者,就不难发现,职位越高的人,心理素质都很好,所以就越喜欢表现得平易近人,希望能和员工打成一片。能不能达到目的不好说,这要看双方的性格,但至少高管们都在朝这方面努力。

但基层管理者则不同,他们好不容易熬到管理岗位,总想着自己是大小也算个领导了,不能丢份儿,所以老是端着架子,让下属觉得不容易接近。更可怕的是,他们的这种行为,还不是有意识的,可能连自己都没意识到。

其四,在语言表达上,高管们习惯自嘲以娱乐下属,而不是批评下属来给自己立威。

自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信的表达。高管们在如今的位置上,也就有了自信的资本,因此就敢于自嘲。比如富翁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帅哥说“我十岁前长得特难看”,名嘴说“我以前都不敢跟人说话”……这些话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夸张,但它们都表达出了一个共同的意思,我以前跟你们一样,甚至不如你们,但现在的我不是以前的我了,既然我可以做到,那么你们也能做到。这种自嘲,既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下属感觉领导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爱,又传达出了强大的自信。

而基层管理者却不敢这么作,因为他们还没有积累够自信的本钱,所以他们不敢自嘲,反而是动不动就通过批评下属来给自己立威。所以很多员工都有这样的感觉,大领导都感觉很和善,可小领导却感觉很凶悍。因为大领导在讲话时经常自嘲自黑,而小领导在开会时经常大批特批。

总而言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一般情况而言,想在职场上快速进步有所作为,一个可行的好办法就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尽快转变成管理者。由员工而基层,由基层而中层,由中层而高层。不管你处在那一层,上述四条“高管思维”的部分内容,你多多少少用得上。

如果你用这些思维把自己武装起来,并经常运用,我想你期盼的职场进步,八九不离十,随后就到。

会说话的人,才是职场中最大的赢家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陈向东(ID:larry_chen_ ),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如果您认为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管  高管词条  职场  职场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真正  真正词条  
能力

 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本文由知名投资人姜广策经验分享写给所有的80后,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30岁以后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再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