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阅后即焚-让思维模式“开挂”的《麦肯锡方法...

开篇背景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流入社会,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系统的学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方法,思考问题的维度等等,一直是他们的短板。

我也是从懵懵懂懂的小白阶段走过来的,也是碰壁无数次后,偶然接触到《麦肯锡方法》,才摸到了一点工作中的小技巧,慢慢的改变自己之前错误的思维方式。

谨以此文,献给刚出校门的学弟学妹们,和那些在工作岗位上不得其门的可爱的“同事们”。

No.1 思考问题方法

生活总是由“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新问题”的无限循环组成,如何能把问题解决得更好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事,而麦肯锡在解决问题时秉承着以下的三大理念:

1、以事实为基础:

收集足够多的事实案列,以便对问题进行说明。

一方面、事实规避了直觉判断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事实架起了跨越可信度鸿沟的桥梁,更好的让客户相信你,然后全力的配合你。

2、严格的系统化结构化:

MECE原则:发音为me-see(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将以最高的条理化和最大的完善度来帮助你理清思路。

首先、解决问题时要形成自己的观点;

其次、解题思路必须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同时避免混淆和重叠;

最后、MECE法则运用于解决方案的第一层--分解问题。如果建议很多,就侧重谈3个最主要的,能带来最大收益的三个。如果觉得还有其他重要的内容,可以归纳入“其他事项”。

但最好是把“其他事项”放在下一层内容,以突出最顶层内容的重要性。

完全穷尽:确保已考虑到所有内容,没有遗漏,保持完整。

3、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首先,定义最初的假设,在收集事实之前想出的解决方案,即任何成熟的不成熟的,合不合理的够没关系。

其次,生成最初的假设,通过研究收集到的事实,用结构化思维将问题分解成关键驱动因素开始,层层分析,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图表,针对每一个驱动因素提出可行性建议。

最后,检验最初假设,根据客户的情况考虑,项目组内畅所欲言,相互检验,论证确定最初假设的合理性。

No2 帮助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些重要规则

1、二八法则

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销售队伍。

秘书20%的工作占用她80%的时间。

20%的人口控制了80%的财富。

20%的问题导致80%的结果,

所以,找到20%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那么如何找到这20%呢?

首先,基于数据分析,将需要解决问题的相关数据整理出来,制成表格或数据库;

然后,按照各种方法进行归类,并生成各种图形或柱状图。

最后,这些图形很可能会突出地反映出你过去没有注意的问题,从而帮助你找到这20%。

2、不要想烧干整个海洋

收集足够的事实来证明或反驳一项假设是没错,但案列实情够用就行,不要试图分析所有的事情。这样,只是在浪费个人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收效甚微的事情。要明智地工作,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

3、电梯测试

如果你对自己的解决方案足够了解,那么30秒内你就能清晰准确地向客户解释清楚(乘电梯的30秒时间和客户沟通),这就是电梯测验,是麦肯锡检验其向客户陈述咨询报告的方法之一。这也是很多企业确认其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得以有效利用的绝佳方法。

4、先摘好摘的果实

解决问题时,可以先从能解决问题下手,找到切入点以后逐步解决问题

通俗的说就是:挑软柿子的下手,以这个点容易的点开始,慢慢的蚕食整个局面,等反应过来发现,已经不知不觉的完成了很多,这样既鼓舞了团队士气,又能取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5、一次只做一件事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解决问题也是从量变到质变。一心一意的做好一件事情, 不要分心去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这样很可能到头来,一无所获。

。。。

等等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通过观看原书来学习,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No3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很多都是有迹可查的,下面说说在书中学到的几个,个人认为比较实用的几个方法。

1、头脑风暴

、适当的事前准备,把所有成员的研究(包括关键点和关键数据)做个整齐的摘要,并发放给每个人,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这样在生成观点的过程中,你们就有了共同的事实基础。

、分为两派辩论。

第一派认为:“自己熟悉问题和数据,不要在讨论开始之前形成统一的观点。”

另一派认为:“要从假设开始,否则,你将浪费很多时间在寻找观点上。”

2、处理好层级管理

、让你的上司脸上有光

在任何公司中,对你最重要的人永远是你的上司。如果你让你的上司脸上有光,你的上司以后也会让你脸上有光。

一、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工作。假如你的工作质量很高,领导的工作就会容易的很多。

二、当老板需要了解你所知道的事情时,毫无保留地告诉他,要确保信息畅通。让老板知道你在哪里,你正在做什么,你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等等。

、处理好等级层次的激进策略

如果你很想做某件事,就尽力去做,直到有人阻止你。这听上去有些极端,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你必须假定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或者通过和某人交谈,得到一些信息,即便是没有明确的援权你也可以这样做。要不然你只是机械的做一些低级的工作,不容易升职加薪不说,还很容易被别人取代。

3、要进行走访

、做好准备:写出走访提纲

第一,列出你想得到答案的,所有问题

第二,确定访问的最终目的,排列出提问的正确顺序。

第三,提前了解被访者的情况,便于调整访谈的措施。

第四,从一般问题或安慰性问题入手,然后再转向特殊问题或敏感问题,有助于减缓受访者的压力,营造和谐的气氛。

第五,提纲完成后,检查一遍是否包含“最想问的3个问题?”这是在有限的访谈时间内,需要得到答案的目的。

第六,在提纲上的问题访谈结束后,最后问一个问题“你还有什么需要告诉我的?”或者“还有什么遗漏的?”也许你会获得意外的重要信息哟。

、在走访的过程中,注意聆听和引导

第一,可在谈话中不断地插入“对”、“我明白”或“嗯”这样的口头语,让被访者知道你在认真的倾听。

第二,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谈话的兴趣,比如:稍微靠近被访者入座,总是记好笔记等。

第三,适时地引导被访者将话题保持在你想要知道的事情上,使之不偏离。

第四,如果你觉得被访者可能遗漏了什么重要信息但你又不知道是什么,这时保持沉默,要让他先开口,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定要写感谢信

走访结束后,花点时间写一封感谢信,不仅是出于礼节,也体现了你的职业素养。说明你重视和珍稀这件事情,感谢他的无私奉献。这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长期交往和丰厚的回报。

‘’感谢信"不用写的很完美无缺,只要表达出你的感谢即可。可以思考一下措辞,在电脑里做一个简单的模板,然后根据不同的人进行适当的修改。

总结

本书的内容有很多,我也就不在长编大论的提取精华了,留点悬念。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将这本书找出来看一看,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特别是对于初涉职场的朋友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麦肯锡  麦肯锡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模式  模式词条  方法  方法词条  
能力

 你输就输在凡事只求及格

努力,不代表你已经尽力。这样的将就,就会让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觉得身心俱疲,惶惶不可终日。自我的意志力是约束力,更是能力。但恕我直...(展开)

能力

 在职场上超过35岁会怎样?

在职场超过35岁还没做到管理层没达到年薪百万怎么办?其实不需要做到管理层,也不需要年薪百万。你只需要做到不可替代就可以了。这里的不可替代,一般人会误解为特殊的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