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经常处在竞争环境中,是否具有健康的竞争心理,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竞争我们要用什么心态,要怎样做呢,下面小编和你一起学习一下吧!
首先,在竞争中培养欣赏别人的气度。当对手胜利时,真诚地祝福他们,真心地为他们喝彩,同时在失败中反思和奋起。“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看到自身的优点是不够的,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找出自己的不足,尽可能赶超对手。
其次,在竞争中保持心理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有竞争,就有强弱之分,弱者必须承受得住失败的打击。在这次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表示在将来的竞争中也注定会失败;在这方面的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说明你事事不如人。要克服自卑心理,选好努力的方向,决不能自暴自弃。
第三,树立“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这一观念。人的一生中充满了竞争,竞争促进了社会的前进,所以每个人都应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投入竞争。竞争之中保持良好的合作,成功之后不忘提携幼弱,切不可为争一日之长短而做出有失品德的事情。职场上的竞争与做人是不矛盾的,良好的品格修养只会让竞争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范文:
经历过职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每个职场似乎都会有一个碧池,他或她常有意无意地跟领导打小报告,或是在跟你竞争同一个项目时在背后做小动作,或暗地里拉帮结派排挤你,更有甚者,甚至当面对你冷嘲热讽,让你十分难堪。
很多人在这时候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如果我们选择忍,也许会有一时的风平浪静,但他们也可能会变本加厉。
如果选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我们不是也同样沦为碧池了吗?
如果碧池是你的平级还好,可万一他恰恰是你的上级,处处给你小鞋穿,有功劳他要占着,犯错了你背黑锅,那你是不是只能一走了之了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案例,也许会有助于解开你的困惑。
小A,性格耿直,工作认真负责。自从她以前的平级同事升职为她的直接领导后,她们的矛盾逐渐显露。她觉得他只会自吹自擂,实际对专业一窍不通,还喜欢外行管理内行。有一次,这个领导来找她,说自己有个亲戚想要跟他们合作,希望小A配合一下。小A觉得这是走后门,违反了规定,于是直接拒绝了他。从此以后他就屡屡对她“打击报复”:学习进修的机会,不给资深的小A,却给了一个完全的新人;评优评先,也绝对不会给小A;当小A在一次专业竞赛中失败的时候,更是对小A冷嘲热讽说“你也不是那么优秀嘛”,小A崩溃了,在他的办公室哭得泣不成声。
小B,性格开朗随和,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她刚参加工作时,遇到一个碧池常常打她的小报告。小B上班时间吃零食啦,跟同事聊天啦,甚至连电脑屏保用了女儿的照片都要向领导反映,导致小B屡屡被领导斥责。然而乐天的小B似乎全然不放在心上,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的"工作。结果几年之后,碧池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领导炒了鱿鱼,而她却在领导高升之后接替了领导的职位。
对比这两个案例,小A做错了什么,而小B又做对了什么呢?
首先,职场不像心理咨询室一样安全,而是充满了危险。小A的耿直固然是她性情使然,但也是因为她低估了职场的风险。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过度地暴露了自己,等于把自己的弱点直接交给了敌人。小A直接拒绝了领导,相当于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可是这个氛围并不安全,于是她也收到了非常直接的反馈——来自领导的“报复”。
第二,小A没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的意义,在于不让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当你的情绪被别人控制,而不是被自己控制时,无异于你的行为也被别人控制了。对方一直控制你,却屡试不爽,这无疑会强化他对你的打压行为。而小A,就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地强化着对方对自己的欺压。而小B的表现绝对是教科书式的方法,无论碧池怎么弄她,她都无动于衷,绝对不给她任何强化,终于获得了胜利。
第三,很显然,小A迷失了。小A遭遇了一连串的打压之后,她的内心变得极度渴望获得认可,可是这个认可却握在敌人的手里,敌人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这时的小A变得十分被动,她就像一个饿急了的婴儿,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母亲的哺乳,于是她只有一直哭一直哭。事实上,小A忘记了,她的初衷是认真工作,让自己的工作能服务到更多的人,而不是获得谁的认可。而小B则一直坚持初心,不是为了领导的认可,而是为了自己的初心在工作,她的坚持也帮她最终也获得了领导的认可。
当你在工作中遇到碧池时,你是否也抓狂,也迷茫,也不知所措?最好的办法是坚持初心、心无旁骛,这样你就会变得异常坚强,碧池们再怎么做怪也只能是自娱自乐了。
心理引言:在面试中,面试官可以通过面试者的语言内容和体态语言发现其说谎的可能的证据。语言内容方面主要的说谎特征是表达信息过量、表达内容过于简练、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内容不合情理;体态语言方面则主要集中于面部表情、手势、姿势、触摸和象征性动作。
在面试中,面试主考官不仅需要深厚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知识积淀,还需要较强的辨谎技能。对于组织来讲,甄选合适和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由于在面试中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的错误招聘使得企业深受其害。背景调查的高成本也使得组织不能很好地对面试者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达到全面的证实。所以,如何从面试者的语言表述和体态语言发现其说谎的线索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说谎时,人会不自觉地留下一些语言的“破绽”
谎言的言语形式并无特殊之处。它们都是正常的语句或语段,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是没有破绽的,它们的形式是符合语法与逻辑结构规律的。事实上,谎言由于其欺骗的目的,都是经过充分思考而产生的,都有一个自圆其说的过程,如果形式上就有破绽,那还怎么欺骗得了经验丰富的面试官呢?
谎言的破绽既然不在形式上,那么总的来说其破绽都在内容上。谎言内容的基本特点是不真实。这不真实的内容是编造出来的假象,并以此将真相掩盖。所以证实谎言内容是个不真实的假象,是寻找谎言内容破绽的基本途径。然而要证明谎言内容的不真实都不是那样容易,因为谎言通常表述的都是已然或未然的事件。已然的就是已经发生的过去了的事件,未然的就是还没有发生而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都是面试官不能亲眼所见的事件。不能亲眼所见的事情,判别它的真实性便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由于潜意识的作用,撒谎者在说谎时会不自觉地留下一些语言的“破绽”。大部分谎言在语言表述上都可能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表达信息过量
面试官:“您在以前工作的公司是做ERP销售的,您那时的月收入一般为多少呢?”
面试者:“一般为8000元左右,这是真的,因为在上海的消费水平比较高,同时我自己的销售业绩也做得很好,公司的整体行业前景都很不错。”
面试官可以从“这是真的”,以及后面的解释原因中可以推测出来,因为面试者给出了面试官不需要的一些信息,去强调8000元月收入的真实性,结果反而透露了其语言的欺骗性。
语义信息过量所以成为谎言的破绽,是因为它是一种反常的表达方式。通常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尽可能使话语语义信息适量,根据对方的需要提供信息,不提供不需要的信息。信息过量违反了这种常规,因而容易引起对方注意。而说谎中的信息过量都不是说谎者的本意所为,而是他的表达失误。信息过量的失误是因为经验不足,矫揉造作,老想着把谎言编得更圆满。因此面试官识别这种谎言时如能同时注意到说谎者表情动作的不正常,则能更有把握识别它。
更加可信的说法是:“8000元左右。”
2、表达内容避免细节
面试官:“您能谈一下您上次工作过的公司中,您和您的上级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怎么样呢?”
面试者:“我们关系处理得挺好的,他是个非常不错的人,对我帮助很大,工作也很有经验。”
面试者在编故事时通常会避免说一些细节,由于紧张或内心矛盾等原因,而一时无法把证明谎言具有“真实性”的某些详细内容说出,故而造成该谎言比通常交际信息量更加简略的现实。如果他在说谎,他不仅要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故事,而且还要编得让人信服,所以他会非常心虚。在这几种压力下,他还编得出细节吗?所以大多数时候,说谎的人都是非常简练地告诉你故事大概就完了。
更加可信的说法是:“我们关系处理得挺好的,那时候我在公司是做人事工作的,他是我们的主管,他是个非常不错的人,对我帮助很大,记得有一次经理让我做一个关于公司未来两年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报告,我们一起下基层对公司的情况进行访谈和了解,最后的幻灯片都是他一点点地教我的,我记得由于时间关系在报告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在办公司加班,当工作完成之后我们还互相击掌表示庆祝呢,想起来真的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3、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
面试官:“从您的简历中可以知道,您在大三下学期曾经在千禧公司兼职实习过三个月,您是如何获得这次机会的呢?”
面试者:“其实主要就是在那时候就是觉得应该了解一下实际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于是从网上获得这样一个信息,然后就给千禧公司人事部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经过面试就很幸运地被录取了。”
为了竭力使自己同谎言保持一定的距离,面试者在叙述他们的故事时都会下意识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这个代词。
更可信的说法是:“我那时觉得应该了解一下实际的工作,于是我就上网查到千禧公司在招收兼职实习生,我就给发了一封邮件过去,然后通知我面试,结果我也很幸运地通过面试被录取了。”
4、内容不合情理
面试官:“您毕业后曾经在深圳工作过一段时间,能谈谈那段时间的经历吗?”
面试者:“那是一段让我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是一家民营企业,虽然公司总资产达到10亿,但是管理还是非常混乱。我当时被安排到下属的生产管桩的高科技企业担任厂长助理,结果工作的两个多月里我采访了很多员工,从生产工人到副总,有时候半夜都会起来到车间看看,临走前向老总提交了达三万字的实习总结。结果走时,老总希望我留下来,给我月薪一万,担任这家管桩企业的生产副总。但那时我已经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了,所以就婉言拒绝了。”
在这类谎言中,面试者可以捕捉到几个可疑的语义信息,这些信息在谎言中发生临时的联系,但其联系的条件都违反了一些常理,因而能看出其中的虚假性。分析时,一般要联系语言环境,将社会环境中类似事物及其普遍规律与谎言的这些可疑点类比对照,就很容易使其虚假性显现出来。社会同类事物及其普遍规律与谎言的可疑点常常构成两个矛盾的前提,进而可以推出一个证明谎言虚假的结论。比如,该案例中面试者是一个本科毕业生因为实习期间表现优异而让老总许以月薪一万和生产副总的高管职位,但是对于中国的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尤其是民营企业,月薪一万和副总职位已经意味着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而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获得这种机会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可信的说法是:“那是一段让我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是一家民营企业,虽然公司总资产达到10亿,但是管理还是非常混乱。我当时被安排到下属的生产管桩的高科技企业担任厂长助理,结果工作的两个多月里我采访了很多员工,从生产工人到副总,有时候半夜都会起来到车间看看,临走前向里总提交了达三万字的实习总结。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厂长还对我说,老总曾对他说希望我担任这家管桩企业的副厂长。”
总之,面试过程中面试者如果在说谎,他的语言更有可能信息过量、过于笼统地描述、避免使用“我”以及包含一些不合情理的内容。此外,在说谎过程中,说谎者出现语言错误的情况可能会逐渐增多,其中包括语法错误和说话结结巴巴。
在体态语言中寻找说谎的蛛丝马迹!
人本身是不会说谎的,因为任何人说谎的同时都会引起一些细微的,不自主的生理、心理反应,而这些反应很自然地通过他的体态语言呈现出来。作为面试官可以从面试者细微的体态语言中寻找蛛丝马迹。
(一)什么是体态语言
语言是人类传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然而有些情感往往用非语言的信号会表达得更加准确。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非语言手段所传达出的信息的可信度、可靠性也明显优于口头语言。当听者觉得一个人的言辞和他的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时,他会更信赖后者。与身体有关的非语言表达方式称为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大致包括:表情、手势和姿势、触摸等。
(二)表情
表情也就是感情或者情绪外在的表面的表现形式,一般所说的表情是指发生在颈部以上的能反映内心变化的动作、状态和生理变化。
面部处于人体首位,也是最暴露的部分,是人体传递情感信息的最重要的部分,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首要信息源。
脸部皮肤发红,脸色苍白惨淡通常是说谎的反应。如果谎言被识破,说谎者更加紧张,有时会导致脸部充血,使脸部皮肤变红。
识别谎言的一个关键线索就是假笑。说谎人的微笑很少表现真实的情感,更多的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感情世界。假笑并伴随着较高的说话音调是揭穿谎言的最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