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毕业,现在入职快两年啦。在某央企管理岗工作,非子弟,同年参加全国校招的总共有136万人,通过的仅有2万人,很幸运自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毕业季时我也参加过不少其他企业的校园招聘,加上最近也在重新规划职业发展,关于找工作,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1:
一把辛酸泪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找工作的经历,那便是“一把辛酸泪”。孤注一掷地参加考研,结果分数被数学拖了后腿又不甘心调剂;想专心再战一年,家人反对、学院施压,只好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春招大军。
半年前的秋招,我身边的姑娘们在找工作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遇到了“性别歧视”。比起秋招,春招的时候岗位更少,我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个中坎坷不再赘述。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某电力自动化企业(还是一家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面试,原本作为陪同的男友(南大,CS专业)却被HR一眼看中,带去面了后面N轮之后委婉地表示“大BOSS很欣赏你男友,当然了你也还可以,公司可以考虑让你俩打包入职”。想我堂堂福建大三本毕业生,居然沦落到要成为隔壁南哪儿的附属赠品,怒,遂拂袖而去。
想到之前的无数次碰壁,走到门口的时候,眼泪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2:
哭有什么用,硬件才是王道
工作还是要继续找的,擦干眼泪,我不再无厘头地投简历面试,开始下决心研究“找工作大法”。经过充足的准备,后来终于拿到了几份还不错的offer,不过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还是签了体制(这个是后话)。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到即将步入职场的小伙伴:
1:
先了解公司,再投简历
确定考研不走调剂以后,“还没准备好”的我就被仓促推入了春招的人潮。刚开始因为缺乏经验,匆匆写好简历就挂在了招聘网站上,一时间面试通知挤满了通话列表。当时我还是蛮乐观的,觉得“多点面试经验没坏处”,结果有几次到了面试地点才发现对方是皮包公司;有的甚至要求我去外地参加面试,虽然对方承诺报销路费,但当时觉得一个女生去不安全就拒绝了。毕业一年后在新闻上看到“李文星事件”,想想真是后怕。
建议大家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投简历的这家公司,不仅防止跳入火被骗,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司系统”(http://www.gsxt.gov.cn/)查询企业资质,很多骗子公司的办公地址都是在某某小区的居民楼内,有的甚至查不到任何注册信息,用点心思很容易觉察到异样。
一般来说,同一个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去向有一定的相似性。尽量找学校招生办网站上出现过的、来学校实地开过宣讲会的,以及有学长学姐在其中工作过的公司。如果你投简历的那家公司没有任何在线下出现的渠道,可以去知乎等的社交平台上搜索该公司的名称,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在这里得到一些比较客观的评价。还没有任何信息的话,就去公司所在地的贴吧、当地论坛或者豆瓣上当地组群问一下。
如果一家公司,除了招聘网站上的岗位需求以外,找不到任何第三方对于它的评价——既没有员工的评价,当地人也没有听说过——你真的敢去这里工作吗?
2:
从目标入手,根据岗位需求写简历
很多同学会把一份简历海投给所有公司,有的甚至把自己学生时代的获奖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全都列在简历中,洋洋洒洒写上好几页。但其实HR并不在乎你拥有多少技能,也不在乎你得过多少奖,只看重你的能力和这个岗位的相关度有多少。
如果你投的简历不针对于某个特定的岗位,而是很多种类都可以胜任的话,那么在投简历之前一定要先看好公司的岗位需求,然后分析自身优势,再根据二者的相关性对简历进行差异化修改。面试的第一个环节通常是自我介绍,这里也要突出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比如我大四的时候去出版社面试,对方要求有“理工科背景”且“文字功底好”,这时候我只是稍微提及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更多地展示的是自己公开发表过的作品、征文比赛的成果、学生会文宣工作的经历以及熟练使用各种排版编辑软件的技能;但如果是去电力行业(本专业)企业应聘,我会重点突出自己在校期间跟导师做的科研项目、学科竞赛获奖、专业课成绩,而对于“写作”仅仅是作为“爱好”一笔带过。如果没有竞赛或者项目经历加分,也要写上自己在学生团体、社会实践中参与过相关性最大的工作经历。
用成果说话,切忌泛泛而谈。一句“我擅长写作”远不如一篇10w+文章的链接令人信服,与其说“我组织能力很强”不如说“我策划过一场200人参加的工艺活动”;与其说“我英语好”不如说四六级600+雅思7.0+。以某公司对于“新媒体文案编辑”这一岗位要求为例,除了学历和工作经验是硬性要求,后面几乎每一条你都可以在简历和自我介绍中写出与之对应的“成果”:为XX品牌写过文案(附链接),带来了1000+名客户;剪辑过公司的宣传视频……
在参加校园招聘时,我遇到过的所有面试官都对“你的成果”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他们会追问这个项目具体是做什么的,你参与了其中哪部分;如果你说你策划过活动,他们会继续追问你细节,或者抛出一个情境问你该怎样解决。
3:
从别人的经验中寻找答案
一些大公司的笔试题目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有些热心网友会把自己参加笔试和面试的经验分享在贴吧和论坛里。多去看看这些“往年试题”,提前准备总是好过临场碰运气。如果有学长学姐或者相识的朋友已经在你想去的公司工作,多问问他们的建议。
4:
关于面试中的主观题
面试中,HR经常会抛出一些听起来似乎“和这个工作没多大关系”的主观题。诸如,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你为什么从上一家单位离职/你为什么想要转行,你能接受加班吗……
这一类题的通用的思路就是“换到公司的角度来思考”——如果你是用人单位,你希望招到什么样的员工?怎样回答才能表现你能力强、忠诚度高、认真负责、团队协作意识强呢?稍微想一下,其实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了解公司近期大事件,以及还未进入推广阶段的新上线的产品,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改进意见,可以让对方觉得你是认真的、重视这份工作并且了充分准备,好感度会大大提升。
Foter.com
3:
工作不喜欢,就只能将就吗?
后台经常收到在国企或者公务员岗位小伙伴的提问“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辞职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刚好最近自己也在重新规划职业发展,我的习惯是先好充足的准备再进行决策,这里给正处于职业迷茫期的小伙伴一些建议:
① 想要了解一个工作最好的办法:去找在这个行业或岗位的人
因为本职工作在传统行业,人际圈子相对比较封闭,我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阅读”——行业期刊、网站和知乎相关话题的主题阅读。最近一年因为接触了新媒体,KOL圈子中有不少其他行业的牛人,当我提出“想要重新规划职业”想法的时候,立即得到了几个朋友的帮助。他们热心地告诉我应该去读哪些书,看什么网站,现有的资源该怎样利用,告诉他们是如何培养新人,怎样把小白带入行的。
② 转转行最重要的不是及时止损的果断,也不是重新来过的勇气,而是对自己核心能力的识别和转移。
沟通力,关系力,信息力,顾问力等等,这些能力是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只是不同岗位配比不同。如何培养这些能力,我之前写过一篇万赞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401103/answer/169024984
③ 理性规划,从小步试错开始
关于转行,大家普遍顾虑的问题是要“清零现有的工作经验”,换一个全新的领域重新开始。一方面是心理上难以接受“重新回到应届生的状态“,另一方面,也会纠结新的行业是不是”和自己想象的一样“,自己能不能做得好。
有一次刷某问答网站的时候看到一个问题,大意是题主看别人做自媒体年薪百万,于是决心全职做自媒体。结果文章没人看,自己也失去了经济来源。
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永远不会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又限于家庭/经济压力,没办法辞职,我的建议是先从兼职或者副业开始做起。如果你“适合”这份工作,很快就会展示出比大多数人做得更好的天赋。等新的行业积累了一定人脉、有了稳定的客户源,你用业余时间的“成果”已经出色到可以用来做全职工作的背书时,就可以考虑把副业“转正”了。
祝大家都能早日找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