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黄磊在微博发了一堆自己做的菜,看上去很接地气。
朋友对我感叹道:粉了黄磊那么多年,他竟然从一个性冷淡的男人,到现在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实在接受不了。
年少时的黄磊曾经是性冷淡的极致,有着瘦削的身形和忧郁的气质,他甚至在《年华似水》里唱:“我希望我得到的少一点再少一点,我也希望我的生命短一些再短一些”。
不仅什么都要丢弃,甚至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现在的黄磊身材发福,成为接地气的大叔。当他在节目《向往的生活》再次听到这首歌,他说:“我现在46岁,现在这叫做平凡人生烟火气,我愿意胖一点再胖一点,然后在厨房里做饭。”
现在似乎大家都更喜爱追求“性冷淡”。
追星要冷淡,喜欢明星不吃人间烟火;购物要冷淡,身边不用留下太多东西;人际交往要冷淡,对谁都客客气气,充满疏离感;生活更是要冷淡,早早就过上了佛系人生。
然而我倒觉得,这样的“性冷淡”,其实正在慢慢扼杀着我们的生活。
“断舍离”是日本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生活概念。
她提倡大家降低物欲,不做多余的消费,丢掉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彻底舍弃自己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这样的“断舍离”并无不妥,但现在却越来越极端,什么都要扔扔扔,甚至还宣称每个人只需要留下8件东西就足够。似乎物品只剩下实用性,却忽略了有些物品背后的意义。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里,女主角就是一个极端的“断舍离”患者,她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扔东西,偌大的客厅被扔得只有家徒四壁。
没有实用性的物品毫不犹豫地被抛弃,被留下来的只有生活非用不可的东西,例如碗筷,例如电脑,例如床垫。
但有些物品真的需要丢掉吗?
昨天刷抖音看到桂林的宣传片,我就想翻回之前旅游的纪念品,强烈地想看一眼。结果老公告诉我,我在之前的一次大扫除中已经将它扔掉。
那并不是什么贵重或实用的东西,只是一个小摆设,看着喜欢就顺手买下,回来也一直随意地放在茶几上。
但它其实保存了那次旅行的记忆,即使它并没有任何作用。它代表的是我们过往的某一个时刻曾经发生过的,值得纪念的事情。这其实就让它有了足够留下的意义。
《Apartamento》是一本家居设计的西班牙杂志,内容却一直讲述家与人的关系,它提倡的是:“生活关注的应该是人,是人让居住的地方变成真正的家。”
我也觉得一个家应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
中国经常会强调一个家有“烟火气”,指的是人在这里生活的痕迹,会让人感觉这个家是有温度的,不会冷冷清清。
一个有温度的家,应该到处都充满回忆。看电影留下的票根,旅游的纪念品,还有儿子的旧衣服,结婚时的婚纱,别人送的没什么用的礼物。
正是这些看似应该丢弃的东西,使我们的家有了“烟火气”,有了回忆,成为“我们”的家,而不是“别人”或“某个人”的家。
现在是一个社交“性冷淡”的社会。
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是社恐,独立又安静,具有非常明显的疏离感,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愿意别人来麻烦自己。
例如公司之前新来的“海归”同事,说话客气,彬彬有礼,却带有距离感。找他一起吃饭或者分享下午茶,他都是一句标准的“不用了,谢谢”。久而久之,大家都难以和他熟络。
的确现代很多社交令人感到厌倦:微信上一句“在吗”,跟着是求点赞或者帮砍价;去一趟旅游,很久没联系的人来要你代购;甚至是公司团建,和其他完全不认识的同事强行破冰。
《进击的巨人》背景是一个艰苦生存的世界,里面有句台词:人类是群居动物,就算是有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在这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也不得不进入种群,和他人建立联系。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总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若是彼此生疏,又有谁会帮助你呢?所以我们还是要在无伤大雅或者力不能及的时候,稍微麻烦一下别人。
富兰克林曾说:好的人际关系都是互相“麻烦”出来的。
是啊,人际关系就是你“麻烦”我,我“麻烦”你,一来二去才有了交情,这也是常说的人情味。
我很喜欢的,就是网上所说的“奶茶社交”。
下午的时候,一句“要喝奶茶吗?”,这就是新式的“奶茶社交”。可以迅速拉近大家的关系,轻松打破距离感。吃饭大家可能尴尬,但一起叫一杯奶茶却无伤大雅。次数多了,彼此就熟络了起来。
少一些“性冷淡”,多一点人情味,才是大家最舒服又美好的状态。
以前我们总喜欢那些不吃人间烟火的清冷:家居要买宜家,衣服要穿无印良品,装修就是黑白灰,东西就是各种扔,连社交也显得意兴阑珊,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我们极力的克制自己的“欲望”和“热情”,好让生活规范到可以掌控的范围内。
这样的生活看起来独立又井井有条,但总觉得犹如一滩死水,缺少了一些生活该有的琐碎和出其不意。
要知道,生活之所以称为生活,是因为它永远有我们难以掌控的部分,于是我们永远对生活和世界“蠢蠢欲动”,生活也变得“热气腾腾”。
美剧《破产姐妹》里面,Max就是一位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的女侍应生,她没有存款,在餐馆里面端盘子,日子得过且过。
她的台词就说出了佛系生活其实就是对生活的逃避:“我表现得我不喜欢任何事物,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得到过我想要的。”
直到破产的富家女Caroline意外闯进了她的生活,重燃了Max蛋糕店的梦想,Max才开始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并为之奋斗。反而有几次Caroline想放弃时,Max反过来鼓励她坚持下去。
“中国小品文大王”黄小平曾写: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只欲望的老虎。
正是这只欲望的老虎,驱使着我们前进。
我觉得,当大家都成为了一个“性冷淡”的人,都过着极简,克制,充满界限的生活,那只欲望的老虎就被困于牢笼。我们没有想得到的东西,没有想得到的人,也就失去了对世界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纪录片《二十二》里面,90岁的老人还说:“这世界红红火火的,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实在羞愧,我们年纪轻轻,却失去了这种热情。
我现在觉得,生活就应该充满烟火气。不吃人间烟火的地方终是仙境,而我们来到人间一趟,即使平凡,也要活出我们的热情和盼望。
今 / 日 / 互 / 撩
你喜欢“冷淡”一点,还是“热情”一点的生活?
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极物原创,转载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