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然而曾国藩却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有趣的灵魂来自书里,只有沉淀下来,去思考,去体验,才能收获其中的真知。人曾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说出了读书的好处。
读书生哲思,哲思生智慧。人在得意的时候,恰恰是失意的根源。不要滋生无妄的念头,要把所有的成绩与功劳清零,放空自己,虚心若海,广纳百川,才会成就更好、更大的事业。夸奖人的时候,不可静如秋水,要七情上脸。别人的进步,值得我们欢欣鼓舞,要让对方毫无疑义地感知我们的赞美和欢愉。
读书让内心丰盈,因为书本里藏着眷恋和爱。教育;读书,是为了避免被琐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真正读书的人,从来都不缺少自由的灵魂,他们的心灵无需设防,却永远不会被攻陷。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寻求内心的真正平静又何必在乎身在何处呢?内心焦躁不已,到哪里都一样的。
不从本心着手,求取于外人、外物的安抚又有什么用呢?
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心若不远、不安、不静,想要“悠然见南山”,又怎么可能呢?好花半开;美酒微醉。
曾国藩很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是惜福之道。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
而未全开,未全圆,让人仍然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人要有节制、有收敛,就像酒喝微醉的状态最好,大醉的话既伤身,也可能会惹祸。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一个人不必刻意求得别人重视,也不要害怕被别人忽视。用一颗平常心,为自己而活。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得到时,不会欣喜忘形,失去时,不会痛苦绝望。
富贵时,淡然处之,贫穷时,修身养性。这是一种无惧无畏的坦荡胸怀,也是一种恬静淡然的处世态度。
柳絮体媚无骨;梅花影瘦有神。人媚而无骨,如墙头草,左右摇摆,成不了大事。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能看破名利之累,可得乐观长寿。
观大海者难为水;悟自心时不见山。修心有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忍一言风平浪静;退半步海阔天空《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心闲临水知一乐;晓起入林寻鸟声。心中清闲清净,才能见水感到快乐,闻鸟鸣而开心。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陆九渊说:“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于是便成就了他的宽广与气魄。
人生于世,以低求高,以曲求直,乃是做人的一种品格。
关于读书有没有用的争论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停止过,
读书有用者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读书,不明理。
要知事,需读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读书无用者说:“你读了那么多书还不是白读了,挣的钱还没有我多”“看他读了那么多书,说话办事还不如一个放牛的”“读书把他读呆了”。
一正一反两种思想、两种观点看似都有道理,也都能在我们身边找到活生生的事例,让人莫辨真伪。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系列关于读书的问题:究竟应不应该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
该读哪些书?
怎样读书?
书该不该读?当然应该读。
在当今社会不读书就是“睁眼瞎”,寸步难行,
如果不读书不认识字,你怎么认识路标?
怎么学习技能?
怎么与人交流?
怎么提高办事效率?
怎么胜任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迟早会被生活淘汰,也就得不到想要的幸福。
也许你会说我有一把好力气、有灵活的头脑或是家里非常有钱,可以不发愁生活,也很幸福。
其实有这种观点的人只是看到了生活中物质层面的东西,没有看到读书对人精神方面的作用。
如果不读书,他们就会成为文化上的侏儒,精神上的残疾人,又怎么能够赢得别人尊重?
所以,我们必须要读书,读书可以长知识、增技能、强素质、提内涵、赢自尊。
读书的基础在读。人的一辈子很短暂,我们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所以要选择性地读书,有的要精读,有的可选读,有的只需浏览。
读书要以“我”为主,分类型而读之,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侧重点不同。
学生阶段要精读课本知识,选读相关辅导书籍;工作阶段要精读工作技能知识,选读相关辅助书籍;研究和喜欢中华文化的人,要精读文史哲经典书籍,选读重要参考书籍;各学科专业人士,要精读专业经典书籍,选读相关专业书籍。
精读要掌握精髓,选读要掌握主旨,浏览要明白要义,这样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读书就能读到“真经”。
读书的关键在悟。悟就是思考、领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不能一味痴读,若不能悟出道理。
别说寒窗十年,就是三十年、四十年也无济于事。读书关键在悟,要用心去品味、去体会、去感悟,悟出“真理”,方有所得,便能洞明世事。
读书的目的在用。读书无外乎是寻求知识、寻求技能、寻求精神境界提升、寻找生命的意义。
一句话,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做事,实现生命的价值。
因此,读书既是生活的一种工具,也是人生的一种修养,要与现实生活结合,与解决问题结合,与培养性格结合,与锤炼意志结合,与修身养性结合。
一个成功的读书人,就是一个能够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的人,就是一个言语得体、涵养很高的“气质达人”。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诚然,读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行为,是生命乐章中的重要旋律。
不同的人从读书中汲取的收获与感悟不同,而读书的最高境界在于获得书之外的东西。
宋濂是明代重臣,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他幼年家贫,常借书苦读。
一借到书就日以继夜地赶抄,即使在数九寒天,手指冻僵,也不停笔。他要按期归还,有书的人家才肯不断借书给他。
读书遇到疑难时,他就长途跋涉到百里以外去寻访名师指教。
几年如一日刻苦读书,终于取得杰出成就。在读书中,他获得了诚实守信、知难而进的优秀禀性。
高尔基是前苏联大文豪,为人类留下了丰厚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家庭极为贫穷,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
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读书。
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在读书中品尝到精神食粮的美味,体会到“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们是不可战胜的。”
毛泽东是个嗜书如命之人,视读书为生命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他尽管只有中专文凭,却是个学贯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
纵览毛泽东的一生,大部分时光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即使在战争年代,他也要把书带在身边,方便时就阅读。
他个人藏书达十多万册,需要什么随时即可查阅。
他认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他把书本上的东西在“使用”中予以创造性地发挥。
成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诗人、书法家,成为中国人民敬仰的开国领袖。
在读书中,他获得了超越同时代人的智慧和思想,更获得了推动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
读书不只是获取知识和信息,更为可贵的是以书为友,品味人生的真谛,塑造高尚的人格,愉悦宽广的情怀,打造坚强的禀性,获得前进的动力。
如此,才能真正读懂书,领略读书的最高境界。
中华上下五千年,各类书籍浩瀚如大海,你花几生几世也看不完记不完的,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是你在读书,而是书在读你,你已经在无知无觉中被书训化成了呆子。
王阳明在教导他的学生之时,反对一味地记住文字内容,提倡用“心”去领悟,悟后则可将其丢弃,避免字意对心灵造成牵累,从而遮蔽了良知。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是经得起一切考验的。
越来越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只要你能够打通“心”与“物”的界限,那么即可超破自我的意识外壳,贯通古今。
这种奇妙境界近日来本人是深有体会的。当你在内心里塑造出一套经验模式,只要把这一套模式运用在经典内容之上,那么就会发现一切吻合得超乎你的想象。
如此,你已经不是在读经典,而是你就在经典当中体验着生命本身。
如何打通“心”与“物”的隔板,就是将文字语言转化成自己的经验,书里面的文字并不是在写别人,而是写你自己。
是你自己在内心里面作为第一主角在排演着文字内容。
比如,当你在阅读成功者的传记的时候,书里面所讲的人并不是某一个成功人士,而是你自己。
将他人的心路转换成自己的经历,于是,你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状态将会发生转变,你的行为思维习惯会慢慢发生改变,会像成功人士一样生活一样思考。
阅读的意义,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
因为,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不读书的人,用眼睛看世界; 爱读书的人,用心灵看人生。
只读不诵不能专。“专”指“专注”、“专心”,无感情、无要求的读往往趋于平淡无奇而被学生忽视,甚至出现混水摸鱼、滥竽充数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专注、负责的态度。
只诵不思不能入。“入”指“投入”、“深入”,
不加以思考的诵读,难以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的共鸣,更难以让学生体验勇攀高峰、挑战极限的愉悦,这样的诵读因缺乏及时而显现的回报,在学生的身上常不能维持太久,又何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习惯?
只思不议不能延。“延”指“延长、延伸、拓展”,有思考、有见解的阅读如若不能在志趣相同者之间交流、共享、评议,那么这些思想便不能最大限度的得以传承,不足之处亦不能及时得以发现,难以形成学习共同体和学术群体。
如井底之蛙,难见天地之辽阔。学生的读书也难以举一反三,这样的读书,只把书给读“死”了。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
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
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
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都源于阅读。
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通过阅读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
对于一个生命有限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而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
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致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
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是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
我们无力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是有力量的,它给予我们分辨的智慧。
网络时代,看似节约时间的搜索过后,获得的信息是天南海北的、参差不齐的、零散零碎的,该留谁该丢谁需要鉴别能力。
这种鉴别能力从哪里来?“我想主要的就来自于读书,读好书。
一个人养成读书习惯,有了知识的积累,有了心灵的积累以后,他就有这样的鉴别能力了。”著名学者周国平给出了答案。
阅读是有力量的,它教会我们与逆境共处。恐惧、紧张、焦虑、痛苦是生活的内容,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
但是,在你遇到这些“坏东西”的时候,阅读真的可以安置一个小小的“避难所”,给你处变不惊的内心,给你快与慢切换间的平衡,给你如灌满浆的麦子一样丰盈的生命。
去书里寻找勇气,你的气质里,你的谈吐上,藏着你读过的书。阅读是有力量的,它让我们知敬畏。
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久了,你就会信一些东西,会有了一颗敬畏之心。
有了敬畏之心,你就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可以去做,知道什么是不好的,不可逾越。
是啊,写书的人与看书的人,总能在某一瞬间达到一种默契。
正如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相遇,这种相遇,是一种精神补给,更是一种救赎。
阅读是有力量的,它让我们可共情。
书里有人间冷暖、家国情怀,有岁月芬芳、怡情悦兴……
读一百本书就会有一百种人生体验,就像人们常常说的,也许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读书来增加人生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广度。
然后发现,你会在别人的书籍里寻找自己的影子和思考的答案,你会用赞美、肯定、疑惑、抱怨等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在一起,你永远不会叹气。”平静的日常生活被来势凶猛的疫情惊扰,有限的空间与单调的生活重叠。
但是,在这个会焦虑、会不安的特殊时期,我们还有书籍。都拿起书吧,慢慢阅读,在字里行间行万里路。
读一些“有用”之书。比如专业书籍,让专业能力精进。毕竟,“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把懂一门技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那么这一类方向的专业书你得通读,不管是经典原著,还是最新趋势,你都得跟踪学习”。也读一些“无用”的书。
很多时候,可能就是邂逅了一本书,突然被书名或者某一章节打动,就随手拿起来读。
著名学者梁文道曾经说过:“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许多书或许是“无用”的,却会令你我的精神世界饱满丰富。读一些“有形”之书。端坐桌前,双手捧读。
今天,可以跟李白月下畅聊;明天,可以在莎士比亚的戏剧舞台上感受震撼……
来去自由,无际无涯,在翻阅书页的动作中收获安宁与满足。也读一些“无形”的书。
或是舒服地躺在床上用耳朵听书,或是在刷动屏幕的速度与热情中与书籍碰面,姿势随你选,反正都能看得见生命的秘密、听得到智慧的笑声。找点事做,找本书读,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那时候的你,依然能从纷繁的信息表象之下寻找真知,依然能超越个体的利害感受去体察社会,依然能给生活现场引入更多的认知维度。找点事做,找本书读,用一抹书香静待满室花香。共勉!
作者;青苗
备注;(欢迎各位喜欢阅读文学的朋友到小编的抖音橱窗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