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就是当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因为觉得太麻烦或者太难下手了,所以最后选择了抛诸脑后,无限地拖延。
其实,这种“拖延”心理并不会让你事情变得简单,只有当机立断马上执行,事情才能一步步迎刃而解。
——要戒掉“等一下”的梳子
来源:网易公开课,ID:open163
初中时候,班里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两人成绩都很普通。
男孩毕业后在家里的安排下直接去韩国上学。被问到到那边学业如何打算,他把家人安排的流程表倒背如流:
上预科班,先把韩语尽快彻底学好,就考个好学校,具体目标还没想好。
那女孩在国内考上了一个普通高中,后来考上了更普通的大学。
她平时没什么其他追求,但就是喜欢韩剧和明星。所以下定决心自学韩语,一句一句模仿演员的发音。吃饭、坐车都在看剧,顺便琢磨其中的语法。
凭着对爱好的强大执行力,很快成了韩翻圈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业余时间接的工作,就能养活自己。到了大三,她已经能出席大型颁奖礼,站在偶像旁边做翻译。
那个男生虽然在韩国待了很多年,但周围环境大多都是华人,自己也没什么学习的动力。
和同龄人相比,他的年纪小了整整两届。回国聚会,同班同学大学快毕业了,都在讨论找工作让人焦虑到头秃,只有他满脸平静:再说吧,没想好,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众人起哄他和那女孩比试比试,男生说了几句就没法继续淡定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韩语还不如这个从没去过韩国的女孩。
总想着“彻底学好”,却被没做到的“尽快”二字拖了后腿;
念叨着尽快,行动却总是“等一会”。
久而久之成了习惯,遇事的第一反应,从来都是借口再拖一会。
两个执行力不同的人,起点同样不够完美,到终点的姿态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01:
执行力强的人
总能跑在时间前面
朗费罗说:“头脑中想着行动,而不是信条,将有助于满足我们最大的需要。”
执行力的第一要义,是快,且高效。
纪录片《二十二》是中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纪录片,投资方张香永在接受采访时说,《二十二》是他为数不多的纪录片投资,当时没想着挣钱。
“这是一部与时间赛跑的片子,遇上了,就不能错过,就得去做。”
在《二十二》上映时,片中出现的22位老人,已有14位离世,其中,黄有良老人于影片上映前两日去世。
说得再多、再漂亮,都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及时行动来得靠谱。
世界上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做事的方法可以挑选。
执行力的强弱,可以最大程度上体现一个人做事的思考全面程度,点到为止和尽力而为,只是一个念头上的差别,拉大的却是能力上的差距。
作家Bruder Christiansen在《差别》里讲了一个故事,两个年轻人到一家店铺工作,Arnold几次提薪,Bruno却分文未涨。
Bruno觉得不公平,向老板抱怨,于是老板让他到集市上,看一下土豆的行情。
他回来说,只有一个农民在卖。老板问多少。Bruno又跑到集市上,回来说一共四十袋。价格多少?他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
老板又叫来Arnold,让他也到集市上看看。
Arnold回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一共四十袋。”接着,他介绍了土豆的价钱、土豆的质量,并把农民也带回来了。
老板转向Bruno:“现在,你知道为什么Arnold的薪水比你高吗?”
陈安之说:“成功者不是比你聪明,只是在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的行动。”
执行力强的人习惯想到就做,而且做事的时候有思考,在最短时间内做到尽可能全面。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做事的速度中拉开,也体现着思考效率与深度的差距。
02:
不一定是能力出了问题
而是借口茫然放任自己
明知上课就要迟到,一想今天还要测试,就像“鬼压床”一样黏在床上。
明知Deadline就要逼近,还一边安慰自己“能行”,一遍焦虑地刷朋友圈。
明知过两天就要见客户,但想起老板那张易怒而暴躁的脸,还是一转身沉浸在游戏中。
就这样,马上开始者越来越勤快,拒绝行动者越来越懒。
执行力强大与否,并不在于目标的长远和完美,而是在于执行小目标的效率。
不管目标多远,方向是否完美,放手去做,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方向,才是执行力的要义。
职业游泳运动员Florence Chadwick是美国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1952年,她决定再次挑战自己,从加利福尼亚海岸游到加州海岸。
那天早上,海上突然起了大雾,游了15个小时后,Chadwick已经冻得嘴唇发紫、浑身发麻,尽管随行的妈妈和教练都对她说,马上就能到了,她还是发出了求救信号。
Chadwick上船后才知道,自己离终点只有800多米。
Chadwick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两个月后,Chadwick 再次尝试同样的路线。她遇到了同一个问题,但这次,Chadwick 告诉自己说,“冲过大雾就会是陆地”。
她成功了,用时甚至打败了男子的世界纪录。
理想是激发执行力的关键因素,人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最早的时机,即刻行动。
太多人的所谓迷茫,只是惰性的另一种体现。
生活中大多选择都不可能让人第一时间看清方向,但至少只有上路了,才能知道方向是什么。
和很多人一样,Tim Urban是个严重的拖延症患者,他在写毕业论文时,原本安排了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
但几个月过去了,Tim的论文却一点没动,于是他将第一阶段的任务累加在了后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依然没有开始写,时间从两个月变为一个月、再到两星期、最后离截止日期只剩三天。
此时Tim仍然一个字没写,他只能选择熬夜整整两晚,拼命写完90页。
通过反思自己,Tim发现,所有人的脑中都有一个理性决策者,但拖延者大脑里多了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
理性决策者让人超越欢愉,去做最值得做的事,而猴子只喜欢简单快乐。
每当理性决策者想要做一些实际的事时,如果猴子不想做,就会掌控方向盘,直到耗尽时间。
然而,在不该休闲的时候休闲,不仅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反而会让人恐惧、焦虑和自我怨恨。
Stephen Guise提出了与经济法则“边际效用递减法则”(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相似的“热情递减法则”。
当一个行为成为一个习惯时,你会变得没有刚开始那么情绪高涨,甚至开始感觉乏味无趣,最终完全丧失动力。
人们习惯在困难时放弃,就会形成一种定势,以后的执行也会受到影响。
最终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03:
内驱力决定人的高度
行动才有价值
和行动力同等重要的,是它背后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自己推动自己的力量。
毕淑敏35岁时考上了夜大,她白天工作,晚上还要穿过五条街道去上课。
有一天晚上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冲进了雨里。
结果到学校后,守门大爷说,全校3000个师生只有她一个人来了。毕淑敏苦笑,只有我最傻。
但守门大爷说:“不是你傻,而是你有胆识不怕吃苦,以后肯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风雨是一个筛子,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完成一件有挑战的任务,怎么可能没有困难?”
在客观环境给人松懈的理由时,牢记目标与本职,坚持努力,并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就是内驱力。
内驱力是执行力的基础。
只有让内部推动自己的力量大于外界压力时,一个人才有进步的可能。
很多人看过《穿普拉达的女王》,主人公Andrea是个职场菜鸟,不仅对时尚行业感到轻蔑,办事效率也一塌糊涂,
一个雨夜,老板让Andrea给自己安排一架飞机,没有冲劲,也没有资源的她打遍电话,最终还是失败了。
看清职场的残酷,Andrea决定从外到内改变自己。她让自己爱上这个行业,拼尽全力全方位了解相关知识,下定决心抛弃懒惰和无知。
Andrea拼尽全力后,终于在迷茫中看清,这个行业不是她最爱的,但与此同时,能力和办事效率上的提高,也是那段时间的内驱力带来的成果。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是向上腾,石头总是往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人存在的特殊性就在于思考,但毁掉一个人的,是用假装思考阻碍了行动。
企业家彭蕾说:无论领导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抉择,先别借口需要寻找“最优解”而犹豫,用行动干掉迷茫。
做自己的领导,也做自己的靠谱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