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入门的标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武术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抗敌制暴,安全保身的技艺,还是修身养性,调理亚健康的好手段。再往上,还可洞察人天玄机、宇宙奥秘,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三千年,推演天地逻辑,吞吐宇宙之机,了不得啊。于是,人们开练了。
练了很久,迷惑了。拳,可以一直练下去,但,总得有个头吧,没头也可以,怎么知道我练对了呢? 其实,练对了会有阶段性的成果出现的。最重要的是,先入门。入了门,就不必再在门外徘徊,而是可以一步步登堂入室。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比什么都重要。不一定非要能够“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至少会让人有信心,并充满”幸福感,这才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东西。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习武入了门呢?那就是达到一种“拳练人”的状态。人刚接触武术,每天操练式子和基本功,这叫“人练拳”。操练到了一定火候,拳改变了人的运动模式、思维模式、情感模式,人的身和心都调整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运行轨道上来,人的言行思维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时候是拳推动着人的行为、认知取向,让人欲罢不能,自然而然地练下去,就是“拳练人”了。
人之所以能自然而然,不需要意志努力地坚持练下去,是因为摸到了拳之规律,尝到了甜头。以前吃的苦越多,这个甜味就显得越大,自然不愿舍弃,或者说压根停不下来。这个时候,可以说就算入门了。
衡量入门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在身体上把技术找对了。
二是在心理上舍不掉了,甚至上瘾了,而后者尤其宝贵。
有了这种心理,就会一直在这条路上探索、求知,技艺就会一直深入进展下去。而这两条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身体上有了感觉,会激起人的进取心、求知欲。心理上积极了,又会不断磨练身体。以至出现“不疯魔不成佛”的高境界学习状态。精确地说,这时是一种学与修兼有的状态。没有修,只有学,终有累的停止的一天。而只有修,没有学,也早晚会因枯燥或满足而停止。
这种状态,是在修练者逐渐摸索到拳之规律、人体运动规律之后,两者逐渐相合的产物。其机理是:外动引动了内动,内动又与外动相合。也就是拳谚讲的:“内外相合”。心意气力功,逐渐相贯通。这也是儒家追求的“知行合一”的境界。
有了这种萌芽,就可以肯定地告诉自己已经在武术之路上入门了。当然,后面的路还有很远,可是长征路你已经渡过“大渡河”,冲出了包围圈,到“延安”那是迟早的事了。
为什么说拳练人是“内家拳”入门的标志,难道不是“外家拳”入门的标志?外家拳入门的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很深奥。它并不是习武必须知道的东西,只是武术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新的维度或视角用以讨论武术。
关于内外家之争论,似乎有半个多世纪了。
什么是“内家拳”?
莫衷一是,无论是明暗之分,显隐之别,气技之分,劲形之别,在家出家之分,少林武当之别,门外门内之分,阴阳刚柔之别。但基本上都认为内家拳比外家拳高级,有品位上档次高大上。所以,内外家之分,说来说去,指的是习武的不同阶段,外家是内家的必经之路,内家是外家的深化提高。
清人黄宗羲在其撰写的《王征南墓志铭》中,首次提到内家拳,言:有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立仆。这说的其实是习武艺成后的境界。你如果到民间走访拳师,会发现各个拳派的有成就者都是这种表现。不管你怎么进攻,碰上他你就飞出去。按照黄百家对内家的描述,这些都应该算内家拳。
到了民国,唐豪首次在其文章中将太极、形意、八卦称为内家拳,并使其高大上于其他拳种。于是,造成了武林的口角现象:练太极、形意、八卦的极力强调自己的内家境界,以别于其他拳种,而其他拳种自然不服,直接否认拳术有内外家之分。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武林。
在口角中,佛道加入战团,少林(佛教)被污为是外家拳,而武当(道教)自誉为内家拳。其实如果实地考察一下,会发现少林拳跟黄宗羲描述的内家完全相符,当然武当拳也是。一个引起注意的很有意思的现象是:那些刚练没几年的都做不到犯者立仆,不管他是少林、武当,还是其他什么拳种。
所以,内外家之分,实为境界修为之分。它是一条完整道路上的前后两段。两段之间的路碑上,写着:拳练人界。
真腿功不传之秘
导读:本功法已完全道破了腿功修炼的奥秘,如非专业修炼此功,则任取其中一式都足以对你的腿功提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此功法已完全道破了历代任何腿功不传之秘。真功无价!
第一步功:面壁通任督脉:本功法不但练腰腿之劲,更是练内丹之捷径,也是通大小周天的入门式。久练则内气充实腰活腿灵,而且更有另一妙用:凡25岁以内的人练习对增加身高有非常好的效果,凡矮小身材者应认真练习本式。
练法:找一垂直、光滑之墙壁,双手自然垂于大腿两侧,双脚脱鞋并立,脚尖触墙,缓慢下蹲,下蹲时脚尖、膝盖、鼻尖必须接触墙壁,同时吸气,当下蹲至极限时,脚跟须用力抓地,直至臀部触及脚后跟时,再缓慢起立。起立时呼气,意念在百会穴的带领下将脊柱拉直。起立的过程中脚尖、膝盖、鼻尖都不能离开墙壁。呼吸动作在不觉胸窝憋闷的情况下越慢越好。初练时一分钟起落三次为宜,正常达标后一般一分钟起落一次。能练至50次上下丝毫不觉累时可进行下一步修炼:双手背腰部再缓慢起立,当练至50次上下时则第一步功成,此时双腿之力超出常人数倍,此时不论跑步、练套路、擂台搏击均感体力明显增强,练习日久,臀部可触及脚后跟,而且更不可思议者,在正常的下蹲时臀部可触及地面,此即王乡斋老先生所谓的“脊柱拉长一尺的量”而脊柱的拉长更是强劲发力的前提!一脚踢人丈外已是易事。
要点:头面必须绝对中正上下,否则将大大阻碍功力的增长。
第二步功:松髋开骶法:髋骶松后内劲才能下达至足,腿的灵活、劲力的大小取决于髋骶的圆活,故此式应认真体悟。松髋法:两脚分开距一尺,足跟相对,足尖外撇成一字,两腿伸直,身体中正尔后双手在胸前和十成掌,曲膝下蹲至大腿成水平,极限时由头顶百会穴带领上升站直,一上一下反复做50次。吸气时意在丹田,动作越慢越好。开骶法:双脚平与肩宽站立,两脚尖内扣成一字,身体前俯,双手在体前抱圆,身体前俯至极限时,由大椎带领往回收,一前一后做50次。本式对全身的平衡通过双脚的调节,而达到上、下、左、右均衡的状态,在实战中不论哪一个角度发力都可达到最佳状态。
第三步功:膝跪足面法:本法即内家功夫密传松膝法,一般门派都讲松腰、松胯、松肩,很少讲松膝,事实上膝不松则力难达于脚掌,击至人身则无甚穿透力。常见踢烂不少沙袋、木桩的“高手”与人搏击无一击必杀的威力,力不达,足力从何而来。
练法:双手叉腰,双脚并拢,站立,脚部放松向下跪,胯向前靠,使大腿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头顶向上顶,时间越长越好。意想把膝跪至脚面,极限时提膝慢慢起立。做30次。跪时酸麻胀难忍,起立时知觉有一股热流由膝直冲至脚底舒服无比。
要点:缩臀靠胯,百会向上顶,下颌靠胸,把重心移至膝部,起立时要缓慢(用百会穴带领)使重心由膝部起至足。此式练久则胫部肌肉丰满,充满弹性,外力踢击根本不起作用,实腿功最大秒秘之法。
第四步功:拐李悟道:练法双脚开立与肩宽,左手立掌放于膻中穴处右手右脚向右横伸脚尖向上,右掌心向下,吸气时左腿缓缓下蹲,气沉丹田,右手、右脚保持平稳向下沉,呼气时换换、缓缓起立,由百会穴带领向上站直左腿,左右腿各练30次。
第五步功:观音做莲法:双手叉腰,两脚站与肩宽,吸气时双膝并靠,双脚掌不动向下跪至小腿肚内侧与大腿内侧触及地面,臀部坐在地上为止,即可缓慢呼气站直,做30次。一般门派练腿功都是练腿的阳面为主,因此阳面可以抗击而阴面则为薄弱之处,此式即为弥补此不足而设。
第六步功:足画太极法。本式乃武功下三路的根本,能运气达于趾,脚要有擒拿、封闭之能,则非练此式不能到达。
练法:以双手叉腰提膝(左式)大腿呈水平,小腿自然下垂,足尖上翘下扣10次,然后足背连及足尖画圆,先向后向外各10次,然后脚背绷直,用柔劲向斜前方弹出,小腿与大腿成一直线足尖上翘,足跟外蹬,足尖下踩,足跟内收反复做10—15次,然后足背绷直,脚尖向内画圆10次,然后向外画圆10次,然后换右腿做,轮流至极限为止。
第七步功:三才合一,不论站或立皆可意习各种腿法,双腿似钢刀,无坚不摧,足到之处石硝飞溅,用力洞穿,亦可抬腿书写“一击必杀,无坚不摧”,反复练习极限为止,此法久练则可养成一种气势压倒敌人的威势,千万勿视默练功夫,君不见当今形(心)意门,大乘拳风行一时,亦大倡意练也。此时再练任何实战性腿法真正可达到腿到人飞无物可挡。
本功除了正宗腿功威力无穷外,而且对风湿、腰腿疼,腿、膝、胫骨外伤诸症皆有特效治疗作用。
注意:以上是完全正宗内家腿功练法,功成绝非一般以踢打沙袋为腿功修炼的“各种腿功”可比!按此练法,此腿劲完全出自骨髓的浑圆劲。此劲之实战运用完全存乎于一心(意),不论是快速踢击,还是不注意的一脚皆具杀伤力,已完全超越了“速度+惯性”的低级功法。望欲以中华传统内家功夫为己任者或确实想练好真功夫者认真修炼,成功只属于那些勤奋认真的人!切记!!!
拳本无法, 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武术没有门派,没有界限。练武是思考,是自我反省,以武入哲。武者,并非以何为战,而是为何而战?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为武术最高境界。
意拳断手之“惊蛇入穴”“顿开金锁”"老僧稽首"
此法即钻刺也。设对方平起右手欲袭我之胸腹部,我则出左足,两手并去,左前右后,左前臂自下以惊弹之力横截其右前臂,左手以指拳击其右肋部位,同时我右手自上拍打其右手背,我之左右两臂以对拉拔长之势将敌之右臂撑住,迫使对方拔根提气,彼必被掷出。如我所出之左手为拳,击对方之肋部,并左右互换,连续使用,此即意拳之连环马,厉害无比。此法亦可用于对付对方之高路手法,我即以指拳刺对方之面部。此法之关键,仍在上下对拉,前后拔长之争力,尤在前后之拔,用退步发力之法最为适当。故习时须体认前后拔长之势,前手进击之作用力与后退虚足蹬地之反作用力成一直线,犹如长蛇之受惊。
顿开金锁,此法为意拳之撕也,系利用逆向之平行力。设对方出右足双手向我胸腹部袭来,或对方抓我之两肩或两大臂,如掼跤者然,我亦出右足,两手起于彼两臂之外侧,左手向我之左前方推对方之外肩头或其大臂之外侧,右手向我之右后方钩拉对方之右腕内侧或其右小臂内侧,我之一推一拉之力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须平行,同时生成,同时消失,尤须借助腰脊之拧摆横摇与所出虚足之蹬地力,腰脊四肢配合无间,力必均整。如是力至敌身,彼必整体转动,而拔根翻出矣。此法之关键,在于两臂之逆向平行对拉拔长,如以拇指食指拧钥启锁之力也。习时须左右互换,进退发力,体认此种用力之法,习时还须体认推拉二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可太小,小则无力,然亦不可太大,大则力散,须大小适当,方为妙也。
老僧稽首,此项打法为意拳扣挂之法,内有撑抱,仍系利用单臂杠杆力也。
设对方用右手击我面部,来势凶猛异常。我如用横截之法,甚难断其来手,我则退右是,双手并起,左手掌心挂其右小臂内侧,两手掌一合,须有钳夹之力,随其右手之冲力,我合十之双掌夹住其右小臂内侧向我左后方掷去,敌必拔根前栽,不打而自蹶矣。此法之形象,颇似僧侣之合十稽首,实利用速度杠杆力也。
设对方以右手击我之脐腹部,来势亦凶猛异常。我如用横截之法甚难断其来手,我仍退右足,双手合十并去,以左手臂之外侧扣其右手臂之内侧,同时我之右手与左手合十并拢,以双臂之力引进其单臂之力,敌必前栽倒状。此法之关键,在于两臂运动速度要快,速度愈大,则其动量也愈大,两臂须在最短之时间内通过其工作距离,缩短其力作用时间,故习时须体认此种猝猛均整之发力方法。
张树新浅论站桩
本刊记者:
人们现在所练的站桩功,是否符合芗老的要求,能说一下您的看法吗?张树新先生:
芗老说“形不破体,力不出尖儿”,
但现在许多人站桩,却都是出尖儿的劲力,另外,很多人站桩重形寡意,就如同是在摆姿势等待拍照,既缺少精神也没有意感。对比一下芗老的站桩,仅从芗老所保留下来的托抱桩照片来看,就能看出芗老首先是把精神给拿出来了,芗老的空间很大,且非常的圆满,无论是身内空间还是身外空间,另外,芗老的平衡始终处在灵动的调整中,而且在不断的深化,并且处在“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活力中,芗老的头手脚都是有牵扯的,而且并不执着,芗老的身体是饱满的,而且身体的阴面与阳面是既矛盾又处中即调和统一的,细胞是悠扬的,芗老的劲力传导是彻体通透的,芗老的身体是空灵与悬束的,既有深入地底落地生根的状态,又有意力水面行灵束于地面之上的状态,是沉、稳、松、透与虚灵的统一体,芗老的周身既是放松的又是警觉的,是形神意气力与宇宙空间相圆融的,芗老的周身是有光芒的......等等。对比芗老的站桩,我们大多人则仅周旋于筋骨力中,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事倍功半。有些人以为把气势给表现出来了就是把精神给拿出来了,其实这是两码事,把精神给拿出来不需要咬牙瞪眼,芗老另有“神不外溢,力不出尖”之说,所以,眼目圆睁不符合芗老的要求,这和芗老的照片一比就能看出区别来。当然,意拳(大成拳)在训练的某一阶段,的确需要进行面部神意及四梢神意与周身神意的紧松训练,此阶段的确是须筋骨锋棱,面目狰狞。但它不是个常态,这种东西到了该练时,不练是不成的,但如果天天是这种状态也是不对的,长此以往早晚要折寿,至少也是境界不高。另外,许多人站桩,腿只是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并不知道还要有劲力参与的内容,包括要加强脚部的参与度,如最起码也要有“三夹两顶”的内容。再有就是人体的重心与劲力的平衡,在站桩中是一个很大的学问,许多人都不知应在此处多下功夫,也寡有具体的练法。除此之外,间架的细节也至关重要,如在松肩与松胯、开肩与开胯、抱肩与抱胯的训练中,肩胯的关系是不是相协调、相一致、相矛盾、相统一,具体讲无论是肩的兴奋度高还是胯的兴奋度高都是不对的,要统一为整体的同时兴奋才是正确,也包括双膝与双肘的兴奋感要统一,手脚的兴奋感也要统一,要把它们的活力充分的调动起来,要让它们既相争又相合。另外,手腕也要有内容,脚腕也要有内容,俗称为“五脖”(即头项的脖子,两手的脖子,两脚的脖子),有些人“五脖”僵硬,还有些人“五脖”疲软,皆是没有意识到“五脖”重要性的缘故。更有最大的问题是,许多人的头项与肩的关系不合理,就如同头没有长在腔子上一样,若头和脖颈与肩的关系对不上茬儿,那它们之间的劲儿就会是阻断的,这样的话,脚下的劲儿即无法通到头项上,头项的领意也无法通达到脚下,故头、颈、肩的关系若不正确,头顶悬的意念就都是空想,而若没有了头项的领意,周身就不可能求整,就不可能产生真实的整体力。除了上述的这些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有所探讨与训练,如意拳(大成拳)的训练要不执着于形,用芗老的话说是“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从技击的角度讲,在站桩中要有敌情意识,并且间架的关系也要统一到敌情的意识中,即不要把桩站成是静态的桩,而是要站成具有敌情意识的动态的桩。芗老的桩就是动态的桩,但也是静态的桩,他既是祥和的但又不乏应敌的准备。另外,除了要关注于自身,还要对身外有所关注,在意念上要有如何打击敌人意识,如怎样的打在敌人的身上才能劲力通透,自己的劲力应如何传导到对方的身上,应如何的平衡自己与控制对方,自己与对方应如何建立矛盾与统一矛盾,别人攻击我时,我又能如何的建立起身体的自然之应力......等等。看看芗老站桩的照片,芗老的身上就有随时应敌的准备,彻体周身皆是灵动与空灵的状态,真如雾中豹,又如晒太阳慵懒放松的老虎,但警觉之状却又是无时不在的。芗老的身上更多的是被动力的东西,而现在大家练的多是主动力的东西,主动力只是初级的功夫,只要是主动力,力就会执着,就会出尖儿,就不是高级阶段的意拳(大成拳)站桩功。
在天下的武技中,并不只意拳(大成拳)一家有站桩功,您认为意拳(大成拳)的功法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张树新先生:
很多拳种都有站桩功,但他们与意拳(大成拳)的站桩功是不同的,别的门派的站桩功大多只是筑基功,其筑基的阶段一过,也就不再站桩了。意拳(大成拳)则不同,虽然都叫站桩功,但却不仅仅是为了筑基,站桩在意拳(大成拳)门里,可分为换劲儿与摸劲儿两部分,从摸劲儿的角度来讲,它实是一种在表面安静状态下的拳术训练法。由于剧烈状态下的拳术训练太粗糙了,只有在相对的静态时,人们才能静下心来把问题看明白,想明白,练明白,在不明白时可以静静地反复多次的揣摩,反复多次的总结经验,并在反复多次的训练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故各种动态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皆可以通过这种相对静态的训练法即站桩功法,在悉心的状态中及在各种意念的诱导与假借中,找到真正的解决答案。诸如意志,精神,形意,动静,间架结构,松紧,空间等问题,都须一点一滴的进行体认训练才能上身。上述的这些内容都是站桩中的训练内容,而且还远远不只是这些内容。故意拳(大成拳)与别的门派不同,站桩不仅仅是筑基的学问,而是完整的拳术思考与拳术训练的学问,它贯穿于拳术训练的始终,由此,桩即是拳,拳即是桩。
在少有的拳术门派中,站桩除了筑基外也会有别的内容,比如太极拳,有传导的内容,有杠杆力的内容,有经脉气血的内容,有丹田内气的内容,有筋骨的内容,但他们没有精神笼罩的内容,也没有遒放与悠扬及浑圆整体力的内容。他们皆没有意拳(大成拳)那么的丰富、具体、真实与完整。所以,芗老说他们局部。一是劲力的局部,一是训练方法的局部,一是思维意识的局部,一是拳术体系框架的局部......等等。但是,意拳(大成拳)发展到了今天,据我所考证,也有许多人并不真知道应该如何站桩,许多人站的桩从表面上看即从外形上看是芗老的浑圆桩,但实际上只是形意拳的筑基桩,所练的拳也只是老形意拳的拳劲儿,仅仅是在外形上用的是意拳(大成拳)的姿势与动作而已,其劲力的核心技术却已不是意拳(大成拳)的东西了,问题是练拳的人自己并不知道已走了样儿,还以为这就是意拳(大成拳)。形意拳也打人,如若练到尚云祥先生的水平,练到孙禄堂先生的水平也相当的了得了,但形意拳终究是形意拳。形意拳里的浑元力与芗老的浑圆力,完全不是一个东西。故衡量所练的是否是意拳(大成拳)的标准,就看他懂不懂浑圆桩。浑圆桩所求得的内容绝不是一些人在口头上所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六面力,有些人嘴里说六面力,但身上却不这么做,身上做的恰恰都是六面力的反动。另外,六面力并不是浑圆力,浑圆力中有六面力的内容,但浑圆力绝不仅仅只是这一点儿内容。由于许多人没有全面的了解意拳(大成拳)站桩的训练方法,所以会对站桩有误解,以为站桩就那点儿东西,甚至有些人认为站桩不长功,应该只试力不站桩。由此,我想起一个与此相类似的事儿,我接待过一个日本的访问学者,这人在日本时认为中国酒就只有茅台和二锅头这两种品牌,到中国后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上百种酒数都数不全,什么酱香型啊、浓香型啊、清香型啊、芝麻香型啊……品种多多。
另外,没来过中国的老外,在国外吃中餐时,以为中餐不过如此,来到中国后,才知道中餐的味道竟然如此的美妙,过去所吃皆非。这都是因为见识的局限性限制了他们的认知能力,生活中这么浅显的事情人们都会有认知的局限性,更何况是这么博大精深的意拳(大成拳)了。前一个是对数量认知的局限,就如同对意拳(大成拳)站桩功的认识一样,只知道有限的几种训练方法,就断定站桩无用,不长功力。后一个是没见过有格调的好东西,是品质认知的局限,以至于把芗老的东西给庸俗化、教条化了,自以为是的认为意拳(大成拳)就是他所理解的这个样子。这些人真应该出来见见市面,多转转、多看看、多交流。我曾遍访了我所能找到的第二代的传人及第三代成名的名家,经过反复比较,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真正懂浑圆桩的人只是少数。如果把芗老的东西看成是金,大家得到的都不是纯金,甚至连18K金都算不上。这也是许多人再怎么刻苦努力的练,也超不过芗老的原因。从站桩训练的角度来讲,意拳(大成拳)中有一个很主要的功夫常不被大家所重视,就是训练细胞之遒放的功夫,其实,意拳(大成拳)的整体力实是来自于周身细胞的鼓舞和精神的激发及对宇宙力波的假借和对暗物质的调动上,同时,也包括间架结构与空间关系的合理性。
在这里,细胞之遒放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别的门派大多只是练了筋骨力和丹田力,而意拳(大成拳)认为筋骨力若使用不当,是会出尖儿的,丹田的气力也是执着的力。意拳(大成拳)从身体内部训练的角度来讲,细胞之松紧与遒放很重要,芗老曾提到要“慧眼默察细胞系”,芗老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别的门派在打拳时只是劲力的伸缩,不是我们所说的松紧,我们所说的松紧既是气血筋骨的松紧,也是人体阴面与阳面阴阳平衡的松紧,更是细胞之遒放的松紧及身外宇宙力波的松紧。在前面的问答中我已反复的谈到,遒放之力是不出尖儿的,是专门用于打人的劲力。
所以,天下武技虽然都叫松紧,但此松紧非彼松紧,这一点,不练意拳(大成拳)的人是永远也理解不了的。拳术的出尖与不出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与平衡的学问有关,意拳(大成拳)无时无刻不在强调间架与平衡,没有间架不懂平衡就无法技击,它们如同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与治理一样,没有了它,就会涣散与混乱,故它是意拳(大成拳)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它也是产生意拳(大成拳)所特有的爆炸力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然,从意拳(大成拳)训练的角度来讲,细胞之松紧与遒放及身内身外的悠扬相依,对于产生爆炸力来讲会更重要,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反复来谈的原因。所以意拳(大成拳)的整体力,既是周身的也是包括了身外的全面调动与参与的学问,它涉及到间架结构与筋骨的驰张及气血的充盈和劲力的平衡与传导之学,更涉及到训练精神意志与细胞及宇宙力波之被开发与调动及被运用的学问。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芗老所说的开发潜能,发挥良能的拳术主张。
意拳(大成拳)的训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断广博的内容,二是不断提纯的内容。广博的原因是因为意拳(大成拳)是一个立体的学科,任何单一的知识都无法概括它的全貌,撇开文化层面的东西不谈,就功法技术层面的东西来讲,即需要既有粗迹又要非常的具体而细微,仅就具体的拳术劲力来讲,芗老就谈了包括惰性力、定中力、开合力在内的不下15种的劲力,且每一种的劲力又有诸多的功法要素和细节要求。所以没有丰富的训练内容,是不可能学好意拳(大成拳)的。第二部分的训练内容,则是指要将所有训练的东西不断的提纯,就如同要把真金提纯一样,要使身体越练越精微、越纯净。
所以,具体到每一项的功法训练时,则都是要去掉执着、妄念、做作、刻意与粗糙的地方,摒弃掉身体中形多意少与不听话及不负责任的地方。这也是芗老反对拳术套路的原因,套路的弊端就是求表面,重形式,讲刻意之方法,寡意念,不真实,缺具体,少细节。
故只有将这些杂质都剔除干净,自身的潜能才能逐渐的彰显出来,才能使意拳(大成拳)学有所成。在这里,体悟很重要,芗老称之为“心领神会,体认操存也”,若能如此,也就等于是践行了芗老“拳拳服膺”的理念。
故意拳(大成拳)的站桩训练,一方面要尽可能多的增加训练的内容,丰富训练的内容,细化和具体训练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将天下核心的功法秘要(不仅仅只是一个拳种的功法)合于自身,另一方面又要对自身的东西进行提纯。这看似矛盾,其实是一件事儿,是粗犷与精微及广度与深度的统一体,最终须由复杂走向单纯,将千法万法融于一法,就如郭云深先生一样,万法除尽,只半步崩拳,即可打遍黄河两岸。
总之,意拳(大成拳)的站桩功法,是武林中的瑰宝,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拳术的核心技术。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单纯,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谁掌握的东西丰富且具体,谁就是专家,谁能融会贯通,使之“一法不立,无法不容” 谁就是大家(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王芗斋先生语录)。
于鸿坤先生的大成拳真功夫
站桩首先要让身松了,这是第一个要求,然后是脚腕、手腕、脖子,就跟一个帐篷一样,五个地方要支撑住,一边支撑着,一边身还是松的,这才算是松了。这就难了,因为你跟人对抗的时候,得有一个东西必须是领着而不存力,要是全松了,就没法领了;领着的那个东西必须舒展,你舒展那个东西,其他地方必须松开;还有一个东西是有弹性的,就是做动作的时候,所有的关节都在一种弹性链接的状态,你才能启动这种舒展的放松。肉是放松的,舒展的是筋,筋要伸展这种状态。
筋就是韧带,还有这个肌腱,中国人传统叫筋,这是两个东西,还有骨关节之间的弹性状态,这样三个东西。但这些还不够,还有一个无形的东西,就是神意。前三个做到了,这三个配合神意,做到的同时,就都没有了。你不能住在那儿,你还不能断,得不住不断。站桩你得有这样四个东西,四个东西都要做到,还得有五脏的松和呼吸的弹力。怎么做到呢?就得拿时间熬,以中而行。没有要领,一有要领就做不到了,因为你会发现,时间一到,所有的要领都是假的,所有的要领都不是。你熬到时间了,你就会发现所有要领都是在说你身上的感觉,都是按照你的状态在说你,不是你在学它。
说再精妙、再深奥的东西,都是为了把这个桩站好,说一千道一万,就听一下,存着,等着,桩到那儿了就溜进去。没有别的,就是桩。站桩要把上下的关系弄清楚,上下的关系,是肩往下沉,胯往下坐,腰往上提,背往下松,膝盖往上提,这些都是意,不是力;然后后脖子往起提,嘴微张,口张开喉头就放松了。肩往下一沉,后脖子一提这就合上了;胯一坐,腰一提就合上了;整体往下落,膝盖往上提就合上了。从头到脚,所有的地方都往下落,只有三个地方往上提,就是膝盖、腰和后脖子,这个非常重要。
提腰很重要,但这个没有必要细说,因为你站四五个小时以后,这都不用说了,你身上自然就有了。站得时间够了,到时候很多要领都没用,你看书上写那么多要领,那都是胡说,根本就没有到,真正的东西是写不出来的,气吞山河那种东西他哪能写得出来?手往起一扬,把这屋子都铺满了,这怎么写?
要想长功夫,最少一天得站四个小时。若站八个小时,可以分两次站,一次站三个小时,一次站五个小时,每个月至少得连续三天这样站。因为第一天你站下来了,第二天你身体会发生反应;第三天就像运动员训练一样,好久没训练了,一训练会疼,你没站七八个小时,怎么会知道身体什么东西跟地发生关系?等你站上七八个小时会感觉到浑身上下哪都跟地发生关系;你站站,哦,这肉根本没跟它发生关系,是骨头跟地发生关系;你再站,哦,这骨头跟地没发生关系,是脚和地之间有东西,就是气。时间不到你就体会不到那个东西。这个很重要,站得你浑身飘,什么都没有了,或站得啥都有了,或你站得不能弯了,全身都是肿胀的,手变得非常厚,再站十几个小时的时候,手都没反应了,啥都没有了。
你经历了这些,别人没经过,他都不知道啊,你这手一伸,这么大,在你背后呢。你老在这种状态的时候,不管是谁,对手再强大,你也是自如的。这才是变心。因为你看得很清楚,他的身体没有这种经历。有些人每天站一两个小时,感觉身上很得劲,但这是小乐趣,大乐趣还没得到。这已经很好了,已经有小乐趣了。很多人练错了,他跟这个没关系,他一直痛苦地在那里练力量,痛苦地跟人较劲。
要是坚持每天这么站,时间越长越好,但是身体弱的一下子站那么长时间,很容易一下子站魔了。怎么办呢?站桩心里急躁的时候,控制不住的时候就出去蹓跶蹓跶,蹓几圈,把心蹓平了再接着站。站桩出了烦恼,解决的方法就是走路,不停地走。
“松紧”
中国武术在拳术的训练中,各门派皆以“松紧”为首要问题。具体来讲,拳术的“松紧”是有特定要求的,即“松”不等于懈,“紧”不等于僵,真正的“松”即是真正的“紧”,真正的“紧”亦即是真正的“松”,“松”和“紧”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而论,离开了“紧”而只谈“松”,“松”就是懈,同样,离开了“松”而只谈“紧”,“紧”就是僵。
初步练习武术的人在训练中常会出现形“懈”意“懈”、形“懈”意“滞”的现象,许多人以为这就是“松”,还有人在训练中会出现形“僵”意“懈”、形“僵”意“滞”的现象,许多人还以为这就是“紧”。
有的人盲目认为“松”就是不使劲儿,致使身体形成了“懈”的状态;还有人认为“紧”就是使劲儿,致使身体形成了僵滞的状态,其实“松”与“紧”是“不使力而力自在”(传统武术中的俗语)的一种专业的拳术劲力,在传统武术中它常被说成是一种“得力”状态。
在拳术的训练过程中,拳术力量的产生若要使劲儿,非但不会产生力量,反而还会造成筋肉的僵死与气血的凝滞,故使劲儿并不是“紧”,这种“不使力而力自在”的“自在”之力,全赖于“假借”,“假借”可谓是意念的一种“紧”的体现,如王芗斋先生(大成拳创始人)曾言:“假借无穷意,得来无穷力”,这种“假借”意念的“紧”是否真实,是拳术“得力”的关键。
故“松”与“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甚至包括了拳术训练的全部过程。笔者认为,关于“松”和“紧”的训练,大体可分为五种层次:
一、“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该层次说明拳术在修炼的意识上要“松”、“紧”不可为过,更要去除掉“懈”和“僵”的内容,故笔者认为这是拳术训练中的一种较低的层次。
二、“似松非松、似紧非紧”。这是一种“摸劲儿”状态,是探索劲力松紧变化的一种训练方式。该层次说明身体中已基本上去掉了“懈”和“僵”的毛病,已进入到“松紧”转换的层次。
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论写意画时曾言:“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的观点,如同拳术中的“太松则懈怠”、“不松则僵滞”或“太紧则僵滞”、“不紧则懈怠”,故“似松非松、似紧非紧”在拳术中高于“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层次。
三、 “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这是一种深层的“摸劲儿”状态,证明在拳术中“松”中已孕育并含有“紧”的内容、“紧”中孕育并含有“松”的内容,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这是拳术中的一种较高的层次,在这个阶段,拳术具有了真实而有效的威力,即拳手已具有了实战搏击的能力。
四、“松之非松、紧之非紧”。这是一种已说不清楚是“松”还是“紧”的模糊态,该层次说明身体已进入到难分“松紧”的自然状态之中,这是拳术中的高层次,这种层次已接近化境,作为拳手到了这个层次已寡有对手。
五、“松即是紧、紧即是松”。这是一种矛盾观,在拳术中是至高的境界。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追求的是一种矛盾的“绝对”观念,正如佛家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是一种“色”、“空”不二的境界。传统武术只有修炼到“松即是紧、紧即是松”的这种“绝对”的境界时,才真正达到了武术的最高层次,故从这个角度来讲,“松”的定义应为:“松即是紧”,而“紧”的定义则为:“紧即是松”。
由此可以继而思考何谓“虚”何谓“实”,何谓“刚”何谓“柔”的学问,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观的角度来思考(佛家认为世界是绝对的)。
传统武术的至高境界应“虚即是实、实即是虚”、“刚即是柔、柔即是刚”,这是一种“绝对”观,也是一种矛盾理论,这个理论是“一”而不是“二”,是太极的本原,而人们所普遍乐道的“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及“刚柔相济”的“相对”观的理论,只是拳术训练中的中间阶段,而不是最高的层次,是太极本原之后的文化。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武术的“松紧”之学,在层次与境界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本质性的必然联系,学习传统武术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