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痴迷叟翟清江
2020.3.
一,张三丰《太极拳论》不同于《易经》、《道德经》、《论语》、《黄帝内经》等千年以前的文化典籍,都是文言文,不看注解、译文,难以读懂,《太极拳论》不是文言文,只要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太极人,一读即懂论述之意。所以,解读《太极拳论》,不可把拳论之外的、个人臆想的任何内容强加进来。不要旁征博引、故弄玄虚而节外生枝,更不要断章取义、主观臆断而画蛇添足。
二,本论的核心主题是第一句:“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即练太极的每一动作、行为,全身都要练轻松、灵利之功,特别须知轻灵的贯串之理。全论都是围绕这一核心主题展开的具体论述。
太极如何修炼轻灵贯串?第一,要练“气"、要练“神”,“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第二,要练脚、练腿、练腰、练手,“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第三,“轻灵的贯串",“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轻灵)”。
如此练太极拳,练出的是“太极轻灵体”,练得的是“轻灵贯串"的太极功夫,这样的太极功夫,用时就能“得机得势",就能“将物(人)掀起”“斯其根自断"。用时,还要懂虚实,有“轻灵虚实功夫″,“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总之,本论通篇论的就是如何练“轻灵贯串"之理,如何用“轻灵贯串"之功夫。
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正确解读、准确理解本论中的这句话十分重要。“其"是指示代词,指代的是第一句的“轻灵"。“于"是介词“在”。所以此句话的正确解读是“轻灵的根在脚,轻灵生发在腿,轻灵主宰在腰,轻灵表现、反应在手指"。如果把这句话解读成“脚要扎根,吻地,利用地球反弹力,腿、腰都要用力,力要表现在手上",如此解读,不是拳论本意,是臆测,是曲解,用这样的理解去练拳,练不出“轻灵贯串”的功夫,用时只能“角力蛮干",难出“妙手神奇″。
四,本论有全论的两个关键词:轻灵、贯串,还有一句全论的关键句,即“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这句话是全论的文眼,是全论的点睛之笔,解读本论,如果忽略了这句话,就容易对全论产生误解、误判。本论所有论述,“凡此皆是意",不是力。用力学解读此《太极拳论》,就不是张三丰的《太极拳论》,而是X三丰的《太极拳论》。
张三丰的《太极拳论》与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歌》都是“用意不用力"的太极理,张三丰的九字真言是“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王宗岳的十四字真经是“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修炼太极,只有把两个老拳论、一个十三势歌,悟精准悟透彻、,融会贯通,方为真太极,方是太极功夫,因此,太极推手要用张三丰、王宗岳的理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