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企飞速发展,企业还都来不及培养储备足够的管理人才,就已经从小变大,甚至出海国际化了。而当企业做大的时候,HR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老板选人、用人,避免人才风险,帮老板找到企业人才的“定海神针”。本文中,光辉合益全球高级合伙人王少晖女士将与我们分享:中国特色的继任计划以及应如何来做继任规划。
近年来,民企迅速崛起,高管人才短缺,很多民企老板求贤若渴。
我曾认识这样一位老板,他经人介绍见了一位外企高管,两小时相谈甚欢,于是高薪引进,把原来的营销总经理换掉。可不到一年,双方的文化观念、商业思路差异很大,最终一拍两散。
于是,这位老板得出“外企的人不能用”的结论,并将其奉为金科玉律,要HR只招民企背景的高管。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位老板了解到原来自己很看重的某业务骨干,之前一直都在外企工作,于是又感慨:“外企也有好人啊”。
在这个故事里,问题其实出在老板,他用经验代替了科学决策。
这些年民企的飞速发展,企业还都来不及培养储备足够的管理人才,就已经从小变大,甚至出海国际化了。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所有的人在老板脑子里,人事任免决定就像其他的商业决策一样,都是老板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经验拍板。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决策快而且比较灵活,但是风险也很高。
而当企业做大的时候,HR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老板选人、用人,避免以上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你会继任规划,就相当于帮老板找到了企业人才的定海神针。
为什么要继任计划,军不可一日无帅
民企本来就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普遍存在着超速提拔的现象,再加上老板感性的决策方式,就可以想象,这像建一座高塔,每一层都是仓促赶工,达不到实际的质量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民企老板总觉得下面的人跟不上他的想法,战略推得很吃力。
“军不可一日无帅”,人才瓶颈往往是民企老板最头疼的事儿。
如果你在民企做HR或者即将赴任,或许不能一下子解决人才质量的问题,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方式就是从现在开始做继任规划,盘点一下关键岗位的现有人才,哪里问题最大就先做哪里,每年坚持做,不出三年,人才队伍肯定焕然一新。
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帮助企业建立了理性、系统、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刷新了老板和高管团队的人才管理理念。
很多知名企业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人才梯队建设与继任规划的实施,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就是通过继任者计划走上了CEO的位置。这些公司通过继任规划的实施,为他们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对战略实现和业务增长提供了重要保证。可以说,继任规划就是系统、动态地挖掘、评估和培养能够承担未来战略的人才的过程。
继任规划有三种类型:补缺型、梯队型和水库型。继任规划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企业人才管理深入的过程史。
最早企业做继任规划主要都是出于风险考虑,一旦企业的CEO,高管,首席科学家这样的重要角色有任何变动,比如退休,调任,离职,业绩太差,或者跟董事会叫板。临时找替补肯定很仓促,也可能很草率,找到合适的替补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士气人心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给这些关键岗位提前找好“备胎”,这是1.0时代的继任规划,我们把它叫做补缺型继任规划。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人才大战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中高层管理岗位,人才的选、用、育、留各个环节都让HR很头疼,面临巨大压力,HR于是跟老板谏言:咱们做多级的接班人计划,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备胎”,有计划地进行培养,那就可以未雨绸缪,高枕无忧了。
而且,这个过程中还能提升各级领导的管理水平,分担人才管理的压力。老板自然不会反对。于是进入了继任规划的2.0时代,梯队型继任规划。
当覆盖的目标对象继续纵向下沉、横向延伸的时候,梯队型这种基于各个具体岗位找候选人的方式就很难实现,因为找不到那么多可供选择的人才来一一对应。
所以就演化为针对某类具有相同技能的岗位或角色而建的继任规划,这就是继任规划的3.0时代,我们称为水库型继任规划。
但是,继任规划并不是越全面越好,我们在民营企业搭建初始的继任规划体系时,这三种类型都可以综合运用,要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决定。
民企特色的继任计划,代际传承
当然,民企的继任规划最大的聚焦点,还是创始人老板的继任规划,也就是代际传承问题。
人们常常拿两个美国的IT公司王安电脑和IBM当年代际传承来比对,王安交给儿子结果企业搞垮了,老沃森交棒给儿子却成功了。后来小沃森又交给了家族外的成员,延续了IBM 的成功。企业是否由儿子接班也许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关键是能否交到能承担大业的人手里。
作为HR,也许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不了什么直接的影响力,但是如果你帮助企业构建了科学完善的继任体系,那么对启发老板选择什么样的接班人肯定也是大有帮助的。以下让我们一同探索继任计划具体该如何实施。
第一步 明确继任目标。
第二步 给继任者“画像”。
第三步 确定继任名单。
第四步 制定继任计划。
最后一步 实施继任计划。
来源:光辉合益(ID:Hay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