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转眼在HR的道路上走了十几年。这一路走来,有阅人无数的经历,有触动心灵的洞察,有孤独求败的理想,也有难以释手的情怀。
我的一位良师益友丛龙峰博士曾提到:只有理解了自己,才有可能理解组织;只有理解了组织,才有可能理解社会;只有理解了当下,才有可能理解历史。
丛龙峰博士的说法我深以为然。作为一名老HR,我不止一次地回望走过的职业历程,试图进一步理解过去,理解自己,理解组织,理解社会。
可说到底,人总得向前走,对HR来讲,特别是对于HR新手来讲,所有的职业经历,终将归于一种职业理想。而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需要面对三个机会:学习、成长、转型。
有意思的是,机会往往都伪装在自己身边,你要看得见,跟得上,抓得住。
机会一:学习
最好的时光,一定是青春。最好的青春,一定要有好的开始。最好的开始,就是学习。
在我的电脑硬盘里,存着500G+的文档、制度、表格、模板、PPT、视频等资料,各个模块,林林总总,相当地全面系统,我曾感慨做一名HR需要如此海量的学习资料。当然,这些资料很多都是down来的,na来的,zan来的。但是我必须认真地强调一下,曾经是多么热衷地热情地学习,哪怕是不顾一切地在网络论坛上下载资料。
以上学习状态的开始,往往是入行HR1-3年的普遍状态。但是3-5年后,HR的学习状态要从单边状态转变为交互状态,比如参加论坛活动、行业沙龙、培训会议等等。就像一个婴儿,慢慢变成一个幼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从混沌摸索到有所觉察。
入行5-8年,这是一个关键期,也是一个危险期。之所以关键,是因为HR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实践要形成可循环状态,这样就能够促进自己不断进步。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很多干了5年的HR,开始觉得有些疲劳,或者眼高手低,或者陷入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而难以自拔。这样一来,有的HR开始跳槽,一晃又过去3年,5年。
说实话,入行5-8年和入行8-10年没有太大区别。要么,你已经崭露头角,独当一面;要么,你已经激情衰退,无法雄起。对于有些喜欢跳槽的人来说,如果没有起色,那便成了瞎折腾。
非常有必要说说10年,这毕竟是一个年代的计量。10年前的稚嫩,10年后的老练;10年前的单纯,10年后的油滑。10年,不知不觉三观已落地,不知不觉世故已学懂。所以说,10年以上的HR,其学习绝不应是单纯的知识或技能,而应是由外而内,由古到今,由事到人的内心修炼状态。换句话说,要么完美地成熟,要么悄悄地废掉。
每个人的当下都有所不同。你可能不是科班出身,你或许只是雏鸟离巢。但必须懂得,最基本的职业意义就是学习。向你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熟能生巧的干练。向你的领导学习,学习他上下斡旋的巧妙。向你的老板学习,学习他追求结果的死磕。向你的同行学习,学习大家五花八门的思想。
每个人的遭遇也有所不同。如果你够幸运,可能一开始就能进入一个大的公司,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学习机会自然源源不断。如果相反,你要懂得委曲求全,埋头苦干,你可以选择环境,但更重要的是适应它,就像绝壁藤蔓,沙漠玫瑰。一个人的成功是熬出来的,一个成功的HR也是熬出来的。
无路如何,学习对HR来说,就是为了在HR这条道上,冠冕堂皇地走下去。
机会二:成长
都说“学到老,活到老”,这里面哪种意义更大呢?学着还是活着?
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成长。学着就是为了活着,活着就是不停在学着。
如果你是一个招聘专员,你能否有效合理地完成招募任务?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正确识别候选人而不失手?你是否拥有猎头一般的敏锐嗅觉?
如果你是一个培训专员,你是否可以确保培训工作有益于企业增收?你何时能够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你可否成为一名企业大学校长?你是否拥有助人自助的自信和智慧?
如果你是一个绩效专员,你是否懂得价值评估意味着什么?你如何理解利益分配和平衡中的人性?你能否洞察绩效背后的行为动机逻辑?
如果你擅长一个或两个HR模块,你是否有勇气去坚守,去独孤求败。或者,你是否能够更全面地发展,习得十八般武艺?再或者,自己又何时能够独当一面,掌舵远航?
不过,在现实中,成长是理所当然,却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成长是走出混沌,成长是主动争抢,成长是内外兼修,成长是厚德载物。
不论干了几年的HR,你都要考虑,过去的年头里,你做了什么?是否真的优于过去的自己?
不论是干什么的HR,如果是一棵树,就撑起一片蓝天。如果是一棵草,就抹出一片绿地。
成长对于HR来说,就是你想成为一个自以为是的HR,得拿出点自以为是的东西看看。
机会三:转型
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
打败你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打败你的不是对手,是趋势。
或者说,你竞争的不是同行,而是时代。所以张瑞敏说,没有永远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我每次回老家都去田野里转转,偶尔回忆小的时候。在看到女儿在同一条道路上奔跑,时常会穿越联想到我的童年。于是会有一种感慨,女儿的童年在路这头,我的童年在路那头。而我感到变了,女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变了。
情境总是在变化的。所谓的情境不仅仅是环境,还有感受,比如老家种植产业化了,环境更原生态了,很多人情世故变了等等。对组织和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往往隔上个三年五年,我们身处的情境就不同了。而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应对情境变化的基本原则,就是转型。很多企业垮掉,很多人职场走下坡路,就是转型不力所致。就是看不见、跟不上、抓不住。
做招聘的,能成为专业猎头吗?做培训的,能够成为专业讲师吗?做绩效的,能成为咨询顾问吗?
实际上,问题远不止这些。HR的转型,不仅是直系职务的上升,不仅是专业领域的身份转变,比如从HR专员到HR主管,从HR经理到HR总监。转型往往是跨系列的,或者说是跨领域的。在我的身边,有做了一段HR主管转做销售经理的,实现了薪水大幅提升;有做了一段HR专员考了公务员的,开始了仕途之旅;有做了许久培训经理转做培训咨询师的,实现了专业的聚焦和提升;有做了HR总监转做心理咨询创业的,实现了个人理想和社会认同。在我看来,他们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有转型,他们每一个人的转型,都是一次人生转折的机会。
有时候,特别是做了HR感到做了很久的时候,我们要清醒懂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别指望用昨天的太阳晒干今天的衣服。
转型对于HR来说,就是在熟悉的HR路口转身,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后记
三个机会,对HR新手来说,未必有绝对的递进性,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种种的问题、困难、挑战,你持有怎样的态度?你能有如何的收获?对一名老HR来说,也很难分出重要性和优先度,关键是你更在意什么?你有怎样的当下?你希望有怎样的未来?
学习、成长、转型,是三种状态,是一种说法,也犹如佛家意义的三重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并不想多么地强调机会的意义,但活着就是活着,机会就是机会。【来源:三茅人力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