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是学习的重点。
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数: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二、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尤其要注意语气、停顿。
2、检查练习,巩固反
馈。教师巡视,后评讲,
重点给予学法指导。
3、再读课文,复述故事,联系语境,突破难点。
二、合作讨论,探究质疑
1、愚公移山遇到的不利条件与有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2、文章的主人公是愚公,为什么要写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壮举,谈谈你的看法。
3、故事结尾写神仙把这两座大山背走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4、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愚公精神有没有过时?
三、拓展延申:
1、如果你是当时的愚公,你会怎么做?
2、在当今社会,遇到与共这样 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聆听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结合注释,解决PPT上红色字词的翻译,并翻译教师画出的重点句子。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自由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大组(班级)交流,形成较统一的认识。
学生畅所欲言,合理即可
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①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②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同桌讨论解决。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学生拿到一把开启文言文之锁的钥匙,使之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主要引导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对于移山的不利的条件,学生可能对愚公其妻与智叟提出的疑问混为一谈,对此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读课文,明确他们所说的话的不同语气及在情节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运用的衬托和对比的写作手法的作用。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估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愚公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发扬;估计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愚公移山的做法不聪明,不明智,如果搬迁自己的住所,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不是更好吗?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看法,在评价时注意评价的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主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本文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尾的含义,它是本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处理方法是:改写比较法,即把结尾换成:“愚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挖啊挖啊,终于把这两座山挖掉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再将它与课文的结尾作比较,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解答出来,分解了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正确评价愚公的精神,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又是难点之一。让每位学生写一段话,说说学了本文后的感受,但必须紧扣本文的寓意来。
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学会客观理性看待,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小结: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板书设计:
其妻 遗男 智叟
献疑 跳往助之 笑而至之 愚公
关心 支持 讥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