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二中 欧阳思源
因为对《逍遥游》的畏惧,主要是不愿意去花时间钻研,到目前为止,我对此文仍然一知半解。顶多停留在将它翻译过去的最浅层次,顶多是讲讲一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至于文意的理解和文脉的疏通,几个难点的理解,偶尔几次的自我理解尝试失败后,我放弃了。现在想来,我这个样子,固步自封,畏惧不前,知难不进,怎么配教书?怎么配教高中?怎么配教好班?就算教普通班,我怎么配得上老师这一称号?今天,打算把它彻底弄清楚。
一、我的几个问题:
(一)《逍遥游》一文几个细处的逻辑
1、“天之苍苍,其正色也邪?其远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以若是则已矣”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2、第二段:为什么重复鲲鹏之事?而且还要写那么详细?
(二)第三段有几个问题:
1丶宋荣子做得那么好了,为什么还有“未树者”?“未树者”是什么?
2、“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而游于无穷者”是什么人?怎么样才做得到?
3丶“至人”“神人”“圣人”的排序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排?宋荣子、列子属不属于其中某种人?
二、对《逍遥游》的解读:
(一)《逍遥游》的主旨
《逍遥游》的主旨所在,人们应当“透破功、名、利、权对人们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即达到“无待”的精神状态。
《逍遥游》最高的“逍遥境界”是为“无待”,其表现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即顺应天地自然之规律,达到万物与我合一之境,也就是树大樗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的状态。
(二)《逍遥游》的逻辑:
1、全文结构:第一段: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野马、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第二段:对上文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小之辩”的道理。第三段:由对自然界万物的泛论转入对人类社会中的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理想人格,点明全文主旨。
2、内在逻辑:要达到“无待”这一精神状态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经过“有待”这一状态,即通过“有待”才能达到“无待”。《逍遥游》的第一部分讲的便是这个道理。从大鹏之所以能从北溟飞到南溟的原因讲到“小大之辨”,再从自然界的“小大之分”讲到人类社会的“小大之分”。然后得出结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文中所举例子,自然界中小者如“蜩与学鸠”,“朝菌与蟪蛄”,大者如“鲲、鹏”,“冥灵与大椿”;社会中小者如“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之流,大如宋荣子之徒,再到“御风而行”的列子,都是“有待”的,处于“有待”这一层级。但他们的“有待”是有区别、有差异的,即小者处于低级的“有待”状态,大者处于高级的“有待”状态。低级的“有待”不如高级的“有待”,“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要达到“高级的有待”状态同样需要经过“低级的有待”状态。只有“扶摇”、“羊角”那样的大风,才能负得起“其背不知几千里,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大鹏才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从北溟飞到南溟。这便距离“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的境界不远了,便可以自在地飞,逍遥地游,便接近“无待”的境界了。而那些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的小鸟,只能翱翔蓬蒿之间,何谈从北溟到南溟,离“无待”的境界亦远矣。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道理是同样的,也可以分为三个境界,即“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些人是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小功、小名的人,他们自以为很了不起,但宋荣子讥笑他们的无知。宋荣子已经达到了“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境界,他可以定内外之分,辩荣辱之境,但“犹有未树也”。第三个境界便是“至人、神人、圣人”。这三个境界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生境界的三个层级。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参透名功己的境界,前面的两个层级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先有小功、小名,才可以有大功、大名,有了大功、大名才可能透破功、名,至于“无己”。如果从来就没有功、名、权、势,何谈去功、去名?社会上一些浑浑噩噩之辈,从来都没有自我觉醒过,或者一直迷失自我,就可以说他们达到了“无己”之境吗?唯其“有功、有名、有己”,才有“功、名、己”可去。所以必须先“有”,后才能“无”。要达到“无待”,须先从低级的“有待”开始再上升到高级的“有待”;要达到“无功、无名、无己”,须先“有功、有名、有己”。然后,再从“有待”升华到“无待”;透破“功、名、己”,达到“无功,无名,无己”的境界,这就是超越!
三、对《逍遥游》几个问题的解答:
(一)、对《逍遥游》一文几个细处的逻辑
1、“天之苍苍,其正色也邪?其远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以若是则已矣”一句的作用是什么?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西安市庆华中学贾向盈:此句进一步启发读者认识到自己是有局限的。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于是又回归大鹏之意象,引出下句: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许多鉴赏文在谈鹏鸟内涵时并未揭示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这一内涵,颇有遗憾。
2、第二段:为什么重复鲲鹏之事?而且还要写那么详细?
①庄子两次说到这个故事,就是为了相互印证,以增强其真实性的,如果这个故事没有真实性,庄子的理论就会被削弱。两次出现有一些出入,更能证明这两个故事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至少有两个人知道这事并将它记录了下来,所以这件事就是真实可信的,那么我借助这件事所讲的道理也是有据可循的。
②之所以在两段中重复出现,是因为重在说明不同的方面。第一段中,是着重说明鹏的不自由,进而说明这个“不自由”的广泛存在和本质。第二段中,是着重说明“小大之辨”。此段中对比了冥灵大椿与朝菌恵蛄,彭祖与众人,斥鷃与鹏,是在说明不同的人对于“逍遥”看法是不一样的。
二、第三段有几个问题:
1丶宋荣子做得那么好了,为什么还有“未树者”?“未树者”是什么?
①肥东一中谢发茹:按照庄子的要求,宋荣子表现的还可以,“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但就算这样,庄子认为他“犹未树也”,为何呢,我想坏就坏在宋荣子的“笑”,一个嘲笑别人的人,一定在心理上有着自己的优势,认为别人在某一方面比不上自己,这不是对名利的追求的一个下意识表露吗?
就是说,宋荣子“未树者”是尚有的名利思想。
②逍遥游吧吧主:《庄子·天下》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参考译文:虽然这样,他们还是为别人考虑得太多,为自己想得太少。说“只希望准备五升米的饭就完全足够了。”宋先生恐怕不能吃饱,弟子们虽然在饥饿中,也不忘天下人。他们日日夜夜不知道休止。他们说:“我们必得活命呀!”多么高大的救世的人啊!)
上段文字具体写宋荣子“犹有未树也”。宋荣子及其弟子们致力于禁阻攻伐,罢兵息事,挽救世间战争的灾难,解救人民的争斗,周行天下,上说下教。世人虽不接受,仍强言劝说,不放弃自己的主张。他们虽非拼命追求功利,但他们的救世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就是要求接待他们的人为其准备五升米的饭。没有这个条件,宋荣子所从事的救世活动也就无法进行。这就是宋荣子的“犹有未树”之处。
2、“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而游于无穷者”是什么意思?怎么样才做得到?
①天地,万物的总名。正,指自然之性。乘天地之正,指顺万物之性。六气,阴、阳、风、雨、晦、明。辩,通变,与上文的“正”相对。乘、御,借驾车来比喻,与上文“御风”相应。无穷,指时间的无始无终,空间的无边无际。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
②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③庄子提出了人的绝对自由的深刻问题,然而在他看来,要达到这个绝对自由,唯有取消生命本身,归于虚无,因为肉体生命的存在同时也是对生命自由的限制。庄子的这种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命题“天人合一”的源头之一。
3丶“至人”“神人”“圣人”的排序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排?宋荣子、列子属不属于其中某种人?
(1)《逍遥游》集中向我们阐释了庄子所渴望的人生最高境界,但对于该文的核心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却颇多争论。对于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观点。
①一种以为三者之间实无区别,此以成玄英为发端:至言其体,神言其用,圣言其名。故就体语至,就用语神,就名语圣,其实一也。宋代林希逸《庄子议》也持这种观点,如《刻意》篇注云:真人,至人也,前日圣人之德,此又曰真人,便如《内》所谓至人无已,神人无名,皆只是圣人字,却唤许多名字,非曰真人,至人又高于圣人也。
②《语文》必修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则不置可否:“至人,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下文‘神人’‘圣人’义相近。”这里“义相近”等于什么都没说。完全是推卸责任。我只想骂人。
(2)一种则以为三者有等次高低之分。
①明代罗勉道云: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测之谓神,至者神之极。三等亦自有浅深。
②又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云:“至人无己”三句,旧说此三句是平列的,疑非是。第一句“至人’’是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能达到顺天任物,忘其自我(所谓“无己”)的境界。第二句,“神人”是庄子理想中仅次于“至人”一等的人。……第三句,“圣人”本是儒家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而庄子却置于“至”,‘神人”之下,做为第三等。
③欧阳景贤、欧阳超《庄子释译》受此种观点影响,又称:《外物篇》明言圣人不及神人,有云:“圣人之所以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④《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的注释为:“无己,无我。也就是忘掉一切外物,连自己的形骸也忘掉。庄子认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才算是逍遥游。无功,不追求功。(如列子之流,虽不为功利所累,但是还没有达到‘无己’,所以也说不上逍遥游。)无名,不追求名利。(如宋荣子之流,虽不为名所累,但他是为功利所累,不能忘天下,所以也说不上逍遥游。)庄子认为‘至人’比‘神人’‘圣人’为高。”
④我们认为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是“至人”,故主有等差论。
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要让真正的自我从功名利禄、是非善恶乃至从自己的形骸和观念的限制中解脱出来,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至人’才能通晓大道、自由自在、不受羁绊,与万物合一,同时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而‘神人’由于“无为而无不为”,虽说功在万世,却又无功可见,所以也算达到了“逍遥游”。“圣人”对于“功”,还不能完全抛却;还以天下为念,就是“功”的该你呢。虽可“无名”,但不能做到完全“无功”,也勉强算达到了“逍遥游”了。
(3)我赞同第四种。因此,第三问的答案应该是:
(4)那生命当中,什么样的人才是“至人”呢?
比如:老子,庄子本人,陶渊明?真正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