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诗词是文化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彰显着它的魅力,作为学生仅仅掌握书本中的课文以及古诗文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能让学生在鉴赏诗词的同时又将课文中的知识与之相联系,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呢?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 语文教学 初中
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瑰宝,一直受到国人的喜爱,初中语文教材中仅收入了他的《沁园春.雪》这一首词。学生仅仅学习这一首,显然不足以把握毛泽东诗词的精髓,为了能很好地继承这份丰厚的文学遗产,我在语文教学中, 经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学到毛泽东诗词。
1、 从新课导入中学。
在学习陶渊明的诗《饮酒》这一课时,我先出示毛泽东《七律.登庐山》中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里可耕田”。让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同学们谈到陶令,即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彭泽县令,桃花源是陶渊明在散文《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我说,毛泽东的诗句是把新中国比喻成桃花源,表达了他对新中国的赞美之情,陶渊明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田,躬耕,自资。在初一时学习的《爱莲说》中也提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选择的是隐居避世的生活。那么他隐居式的生活又怎样呢。我们一同去他的诗《饮酒》中寻找答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在学习《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时,我首先引用了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诗句,让同学们畅谈今天的中国“上九天”和“下五洋”的事,接着说出在200多年前的法国就有这么一个作家通过他丰富的想象力,提前预见了这些上天入海的事的发生,从而引出新课。作为新课,这样导入不仅让学生欣赏到毛泽东的精彩诗句,增加他们的文学素养,同时还可以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从课外扩展中学
把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知识具有连贯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就恰好和毛泽东的词《浪淘沙.北戴河》相联系,将二者进行比较性阅读。《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雨中大海的壮阔景象,下阕却把思绪链接到1800多年前。于是我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要求同学们联系《观沧海》来回答:1、“往事越千年”中的“往事”指哪件事,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年,距今已有多少年呢。2、魏武是谁,“魏武挥鞭”指什么事?3、词中哪一句点到曹操的诗?4、“萧瑟秋风”化用了哪句诗?5、“换了人间”,应如何理解。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们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后,很快的找到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逐步体会到毛泽东这首词中的丰富内涵,认为值得一读。
在学习陆定一的《老山界》这篇文章时,因为时代背景离初中生距离有些遥远,理解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文中结尾处又写到:“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同学们根本无从知晓红军所经历的困难和战胜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决心,于是我展示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来和同学们一同品读。在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写出了红军所经历的苦楚之多,同时“更喜岷山千里雪”中的“喜”又充分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那种所向披靡、顽强乐观的精神。通过一文一诗的比较,既让同学们对《老山界》这篇文章有了新的理解,又感受到了困境之中毛泽东的人格魅力。
三、从诗句出处中学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毛泽东词中的有意境或哲理的句子,如残阳如血,战地黄花,望断南飞雁,北国风光等处。除北国风光出自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外,学生大多不知道他们的出处,因而对诗句的理解就比较肤浅,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就把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和《清平乐.六盘山》等词印发给他们。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有关词句。随着同学们对这三首词熟读并背诵程度的逐步推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便有所深入。
4、 从评价人物中学。
名著阅读与推荐节选了西游记中美猴王和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两个片段,在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我要求他们说一说,除此以外,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同大家发言的情况看,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他们还说出了各自的理由,尤其是对故事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的评价,争论的最为激烈,这时我说,刚才大家各抒己见,究竟谁对谁错,暂且不做定论,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40多年前,两位伟人同时看了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后,对剧中人物作何评价。接着我就先后出示了,郭沫若的《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通过比较,同学们一致认为毛泽东的评价最中肯,因为他在诗歌中,分清了敌我,且有忧患意识。而郭沫若却要千刀万剐唐僧肉,自己的观点就更相形见绌了,这时,同学们对毛泽东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然也就乐意背诵这首诗了。
总之,我不失时机地把毛泽东诗词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欣赏到较多的毛泽东诗词,感受到伟人的人格魅力,而且实现了知识的链接、能力的迁移,它有力地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对诗词的欣赏品味。
参考文献:
2. 《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气象》 杨义 《文学评论》
3. 《语文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