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效课堂如何打造?运用好这六条原则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就得设计好一堂课。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和一个好的设计分不开。因此,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关键。那么,如何去做,方能设计出一堂好课呢?下边,笔者从教学原则的角度,就设计一堂好课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谈谈自己理解,以就教于同仁。本文谈六条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面对的是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学生。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教师首先不能不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从人出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课堂设计必须遵循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必须熟知教学对象的这些特点,必须遵循教学对象的心智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之所以能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因素之外,重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那么,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呢?

首先,教师心中要有“人”的观念。当下,许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仅仅满足于从知识传授出发、从能力培养出发,单纯地追求教法的翻新,在教法上玩花样。须知,教学不单单是教学生学知识。教学从终极的意义上看,教学生学习如何做人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其次,学会多角度设计课堂教学。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参考心理学将人的心理划分为不同方面(例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进行研究的方法,再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多方面设计课堂教学。例如,笔者在设计课堂教学时,经常从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兴趣(就课堂教学结构而言,即导语)、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美育。需要注意的是,就一堂课而言,这6个方面并不是同等重要,教学方式也不是一模一样。实际情况是:一堂课只确定一到两个训练重点,在引导学生掌握这个重点的过程中,其他各个方面有主次的、适时的渗透其中。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原则要求人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必须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整体出发研究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这题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研究对象的运动变化的规律。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组合系统,因此,在教学一个问题,传授一项知识,训练一种能力,开发一项智力的时候,就不能局限于一个问题、一项知识、一种能力、一种智力,而应该从这个问题、这项知识、这种能力、这种智力所在的整个系统出发来教学、来传授、来训练、来开发。这就是语文课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要而言之,这条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必须从以下9个方面入手:

1. 就教材而言,教学一个问题、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不能局限于一个问题、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而应该从整体性出发,通盘考虑,全面衡量。

2. 就学生而言,教学一个问题,必须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考虑。

3. 就知识而言,必须从语言知识、文章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科学知识出发来考虑。

4. 就能力训练而言,训练一种能力,必须从读写听说思五种语文能力的整体出发,确定训练途径、方法。

5. 就智力开发而言,必须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语文思维类型的方面出发来考虑。

6. 就教学目标而言,必须从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美育出发来考虑。

7. 就问题的设计而言,设计一个问题,必须从教材特点、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课文自身的特点、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教者的教学风格等五个方面来考虑。

8. 就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而言,必须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本书的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出发来考虑。

9. 就时下比较流行的“大语文”的角度而言,必须从社会语文、学校语文和课堂语文的关系上出发考虑。

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好整体性原则,好处有三:①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教学思路,使教学既有深度,又有厚度;②可以使教师更加清楚地把握一堂课、一篇文章、一个单元、一册书的教学目标;③可以避免许多重复的无效劳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用性原则

课堂教学不搞花架子,不玩新花样,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得一些东西,即为实用性原则。对此,刘国正先生曾有过精辟地论述。他说:“ 读说听写是要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的练,不下苦功夫,是学不到手的,这是实的一面”。

在课堂设计中,要贯彻这一原则,教师首先必须做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一堂课要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学生应掌握到何种程度,怎么掌握,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保证已确定的目标扎扎实实地得以完成;轻描淡写,或走马观花,都是不符合这一原则的。

四、活泼性原则

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的确,课堂教学光“实”不“活”,易陷于“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设计在充分考虑“实”的前提下,还必须重视“活”的探讨。

那么,什么是“活”的原则呢?刘国正先生在《说“活”》一文中对这种现象做过这样的描述:“教师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所谓“活泼性原则”,就是指在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自觉自愿、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接受知识、接受训练。

要贯彻好这一原则,教师必须做到:

1. 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项长期的、每堂课、每一个问题都不能忽视的教学任务去做、去探索。

2. 力求教法和学法的多样化,尽量避免公式化、单一化。

3. 教学组织形式要立体化。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两类:班级制和班内分组制。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虽便于控制,便于操作,但就学生的活动而言,其呆板性、僵化性也显而易见。立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克服这种弊病,具备这样的特点:每个学生都能活动,而且“动”有所得;每个学生都能发言,而且都能互相交流;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指导,而且“导”有所获。

贯彻活泼性原则还应该注意,真正“活”的东西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激活学生身上的这些东西上。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等于理解了活泼性原则的精髓。在这个问题上,切忌把表面的热闹视为“活泼”,而忽略了兴趣、情感、思维这些真正需要“活”起来的东西。

五、广博性原则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营养丰富的散文,它不仅能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给学生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道德上、智慧上获得较多的收获。这就是广博性原则。同实用性原则相比,这条原则不注重方法的直接性,而重视方法的潜移默化性。它要让学生上完一堂课以后,久久回味,咀嚼无穷。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课堂设计中,要贯彻这一原则,教师自身首先得“硬”。这种“硬”具体表现为:

1. 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不具备这一原则,课无法上出韵味,课永远徘徊在一个比较的的层次上。

2. 广播而系统的知识。这是保证这一原则得以实施的基础。

3. 健康而充实的情感。这是保证课有热度的前提。

4. 幽默而智慧的语言。这是课有趣味的关键。

六、美学性原则

美育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认真落实的一项教学目标。但是,综观近年来的课堂教学,能这样做的课实在不多。美育是语文课堂教学亟须开发的一个领域。开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天地,必须遵循相关的美学原则,笔者以为,这些原则有:

1. 课堂结构的流动美。如果我们将课堂结构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的话,那么,课堂结构的美体现在哪里呢?笔者以为,体现在流动上,体现在教师将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挖掘出来之后,通过上述的四个阶段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教学结构上。这种流动的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指教材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另一方面,它指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之间的巧妙衔接、自然转换的过渡美。前者是内容美,后者四形式美。课堂结构的流动美既包括内容美,也包括形式美,是以美的形式传递美的内容的整体美、创造美。

2. 师生关系的和谐美。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那么,这种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是和谐。课堂上,教师娓娓而谈,学生凝神细听;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慷慨激昂,学生义愤填膺;教师神情悲痛,学生心有戚戚,等等。师生之间,心心相印,一举一动,彼此合一,这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是和谐美。

3. 教学语言的活泼美。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用不同的语言。议论性语言,应力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说明性语言,应力求简洁准确,中心突出;叙述性语言,应力求通畅连贯,生动形象;描写性语言,应力求具体形象,以形传神;抒情性语言,应力求感情饱满,以情动人。该用短句处,绝不用长句;该低缓徐舒,就不能慷慨激昂;该情绪高涨,就不能平淡无味。凡此种种,都是教学语言的活泼美。

4. 教师教态的自然美。教态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表情、手势、眼神、语言等表现出来的教师对待教学内容、并与一定的教学情境相符合的态度。它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反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态必须做到得体、大方、自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在这个方面,应力戒矫揉做作,装腔作势。

5. 板书设计的整洁美。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因此,板书设计必须扣住“整洁”二字。这里的“整洁”有两个含义:整齐和简洁。前者是就板书设计的形式而言;后者是就板书设计的内容而言。板书设计不论采用何种形式,不论内容多寡,都必须讲究整齐、简洁。整齐、简洁是板书设计的灵魂。板书设计最忌讳的是杂乱无章、繁琐复杂,让学生看了分不清主次、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败笔,写了等于没写。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校的一切教育目标、教学目标几乎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成了每个教师职业生涯的永恒主题。如何提高,本文从教学原则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希望这个论述能给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帮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课堂  课堂词条  高效  高效词条  运用  运用词条  原则  原则词条  打造  打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