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几次带学生外出活动,尽管笔者多次强调注意交通安全,可总会有学生在路上东张西望、追追打打。一到横穿马路时,很多学生驻足不定,不知所措。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加强自我保护,提高危险防范能力。交通标志简单直观,容易为学生理解接受,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我选择并设计了这个活动。
二、活动目标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实际情况,此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尝试了解各种不同的交通标志图,使学生能准确表达它们各自的意义;
2、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难点是解读交通标志图;
2、活动重点是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四、活动准备
1、和学生一起收集有关“交通标志图”的信息图片;
2、布设立体的交通标志(停车标志、红绿灯、左右转弯标志) ,“十字路口”场景布置;
3、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
4、配乐儿歌;
5、和交警联系沟通。
五、教学方法
1、电教演示法:以多媒体课件再现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活动生动活泼、直观;
2、交流讨论法:在活动中适当的让交流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游戏法:游戏是学生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于教育寓游戏之中。
整个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 “观察法、猜测法、讲述法、游戏体验法”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六、活动过程
以“遵守交通规则”为话题,以“设置悬念,观看交通安全事故视频”为切入点,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标志”、“交警指导、遵守交通”、“欣赏儿歌、归纳小结”“模仿游戏、体验生活”四个主要环节,提高孩子独立在马路上行走的安全意识,学习保护自己。
第一环节:设置悬念,观看视频
教师以“每年都有不少人在路上发生了可怕的事情”设置悬念引导孩子观看交通事故视频,直观再现生活情景,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紧接着提出“为什么会发生
这样的事故? ”“马路上为什么要有红绿灯? ”等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通过交警解答,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环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二环节:解读标志,了解标志
解读交通标志图、了解标志的作用,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通过提问“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红绿灯这个交通标志外,你还看见过什么交通标志? ”引发学生持续探究、学习的愿望。通过展示师生共同收集的各种交通标志图,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听、找,帮助学生认识常用的交通标志,引导学生用完整、流畅的语言正确表达它们各自的作用。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
第三环节:欣赏儿歌,归纳小结
这是一个过渡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儿歌声中,进一步掌握过马路的正确方法。孩子们通过儿歌颂读,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记住了过马路的正确方法,为下一个游戏环节作铺垫。
第四环节:模仿游戏、体验生活。
这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也是本次活动动静交替原则的体现。组织孩子们和交警玩“过马路”的游戏,通过交通标志的提示,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七、延伸活动
学生的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应渗透在日常活动和生活实践中。为此,我主要做两个方面的延伸:一是课后将交通标志图放入语言区,让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探索。二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家长充分利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练习和教育。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八、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有三大亮点。一是注重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活动当中,我整合了社会、健康、语言等领域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是活动设计体现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设置悬念,再现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动静交替的原则;三是活动中我给孩子们讲交通知识,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体现了活动的开放性和真实性。
但同时,整个活动还存在三大不足:一是活动设计中没有直接到户外体验部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还不够强;二是由于收集的交通标志过多,重点也不够突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记住太多内容;三是游戏和儿歌颂读环节设计还不够科学,学生参与率不够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