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不能做一个简单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做一个平庸的人。传道授业解惑,就要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这水平能力,来自读书学习。教师要会读书,能读书,多读书,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教师。教师要做一个读书人,必须是一个读书人,应时时刻刻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几乎所有的教育成功人士都提醒:教师千万不要忘了读书。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有灵气,怎么会有才气,怎么会有诗意,怎么会有创造性呢?
然而,当网络逼走书卷,当手机替代一切,书似乎成了多余。君不见,抱着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读书的人少而又少。人们不再迷恋书本,不再留恋书香,这实在太可怕啦!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有的竟然一年读不了几本像样的书,甚至一年读不了一本书!普通人抛弃书本、远离书籍也许还能原谅,还能接受,而我们的教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和书籍告别呢?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教师应该学会用文字来温暖青春,用诗意和书香书写美丽的教育梦,应该自觉地大方地捧起书本,让时光在书香中默默流淌……
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致教师》一书中郑重提醒,教师要想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人,就必须读书,就必须在知识上比学生更丰富。这确实不错。教师如果不读书,不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不去主动充实自己,不去更新自己的观念,学生怎么会瞧得起?读书是提升自我能力和修养,实现教育理想,改变命运的捷径。教师要通过读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通过读书赢得应有的尊严。
好读书,更要读好书。只有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才能提升自己。其实,不是人们不读书,而是好多人读了一些没用的书,读了一些无聊的书,读了一些对自己发展没有多大用处的书。读无用之书,不但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有时候还害了自己,害了别人。读书要禁得住诱惑,要有一颗坚定的心。不要随便拿来,更不能不假思索地乱读。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好书,挑选适合自己读的书。有些教育名家开列了一些必读书目,我们可以参考,但大可不必被名家牵着鼻子走。读书不要被别人绑架,不要成为负担,要自发地自觉地读书。要想不跪着教书,教师就要不跪着读书。
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为了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诗意地活着,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顽强地攀登。我们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引领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台湾有位名人说,再忙也要读书,再累也要读书,再穷也要买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一个人一旦把读书当作生活,这个人就很可怕了啦。教师要成为可怕的读书人。
名师之所以名,高明之处就在于能读书,会读书,会借力,会找自己的“发展区”。教师要想成功,就要多读书。既博览群书,又要在自己本专业、本领域上多下功夫。要想成为名师,就要在本专业上有所发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发展区”,深入地钻研下去,持之以恒就会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读书就是借力,到书本中寻找成功的途径,你会走得更快更远。朱永新、李希贵、李镇西、余映潮……哪一个不学富五车,哪一个不是书痴?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点,都有自己研究的方向,都有自己的发展区。而我们正是因为读书太少,找不到自己的发展点,突破点,所以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磕磕绊绊……要想和名师缩短差距,就要拼命地读书。也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打败自己,打败对手。
一个不读书的人,上不出有味道的课。课堂要出彩,要有吸引力,要充满智慧,就要靠读书来实现。好多名师是读书狂,课堂不拘泥于课本,旁征博引,海阔天空,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不仅容量大,内容丰富,关键是它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教师,要通过自己读书来带动学生读书,通过自己读书来改变学生的命运。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读书是幸福的,那种特别的滋味,也许只有读书人才能体会到。夜里,灯下,打开一卷书,默默地品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又是何种味道?晨曦中,打开一卷书,细细地品咂,那该是什么样的意境,又会是什么样的心境?困顿时读书,书让你茅塞顿开;彷徨时读书,书让你告别犹豫;苦闷时读书,书让你心情舒畅;疲劳时读书,书消除你一身的倦意;失落时读书,书使你信心百倍。
不再犹豫,不再找什么漂亮的借口,拿起书大大方方地读吧!书让我们清醒,书让我们沉稳,书让我们聪明,书让我们高贵,书让我们优雅,书让我们与众不同。
不再等待,不再无聊地忙碌,拿起书美美地读吧!书让我们充实,书让我们理智,书让我们接近完美,书让我们生活地更踏实,更有滋味。
把时光留给书籍,让书香肆意流淌。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教师才不会成为教书匠。做一个可怕的读书人,我们可以藐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