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两天刚结束的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20新高考首次模拟考试的试题(由山东、北京、天津、海南等省市统一安排),出现了新诗鉴赏的主观题,这道试题引起了一些议论。为更好理解这首诗歌和试题,公号近日推出试题分析和答案商榷。
辛笛《刈禾女之歌》试题答案商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妹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镶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镶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8.“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9.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分析。(6分)
先来看参考答案:
6.D 7.B
8.空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满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收获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9.文中主人公自述的语气抒情属于使用第一人称抒情,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我"的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诗歌情境显得更真切,缩小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这里第6题的答案似乎要商榷一下。答案的第6题给的是D选项,即“’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这个选项确实是错误的,错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联系前后文内容如“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我是原野的主人”等句子,显然"渺小感"是不存在的。
但A选项应也有一些问题,A中“‘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我们认为也出现了问题。这两句只是交代刈禾女的家庭背景,交代城市与乡村的地理位置,表现城市与乡村的空间阻隔,并没有反面衬托、正面比较或侧面烘托等手法。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九叶诗人研究专家张岩泉老师也提出这样的观点,他看到此题后也无法在A和D选项中做出选择。我们认为,命题人或许联系了诗歌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认为这首诗有对城市生活的讽刺等情感内容,所以进行了如此的命题处理。但实际上,这种情感通过诗歌开篇的文字似无法分析出来,所以,“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这样的分析也应是有问题的。
第8题本是开放性的,但答案提供的内容只是一种解读路径下的理解,如能提供更多的理解,就能更好地表现读者对诗歌内容丰富性的想象与解读。答案认为“空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满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收获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这可以作为一种理解。其实,还可联系前一句,“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这句诗使用通感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期盼与和渴望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然后再注意这句中的“也”字,“也”字说明这种情感和前一句的情感是一致的、有连续性的。所以答案还可以是“满是思念故乡时的快乐与充实,空是期盼不能实现的怅惘”。
附:诗歌赏析二篇
1 “九叶派”诗美的核心观点是超越。在诗与生活的关系上,他们主张既要潜入现实深处,又不必直接粘于现实,力求表现上的客观性和间接性;在艺术表现上,他们既反对硬梆梆的写实,又避免赤裸的抒情,尽力营造一些实而又虚的新鲜意象,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独特体悟和深切感受。辛笛的这首抒情短诗,就是一篇意象清新明丽,情调委婉柔和,意蕴深沉玄虚,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现代诗风的佳作。
表面看来,这是一首现居大城市、家在原野上,曾是刈(yi收割)禾女的思乡诗或田园曲,诗中三、四句那两个“记起”即可说明。但细加玩味,诗人实在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抒自己胸中之块垒。
诗篇起首两句,点明了她的家乡原在远离大城市的乡村,接着便是对家乡甜美的回忆。若问,她身处何市? 从事何职? 为何发思乡之幽情?对此,作者无须交待,故一笔带过。因为这里的城市和乡村均系似实而虚的象征意象,即前面所指的“化装姿态”的自然意象。众所周知,作者不是刈禾女,更未必有过她的生活经验。这里只是借刈禾女之口,抒发自己积蕴已久的对生机勃发的自然宇宙之热烈渴望。辛笛长期处于都市之中,早已对城市中的嘈杂混乱,以及书斋生涯的狭小沉滞深感厌倦、苦闷。因此这派诗人曾一再呼吁“要把历史(指人类社会现实)还原为自然(指宇宙空间)”,提倡一切都要返回人类故乡。故此诗中对故乡的眷恋,其实正是作者发自意识深层的对广阔清新生活的本能追求。这种追求早已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所以她首先忆起的便是“家中长案上的水瓶”和“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这种思乡之情真是达到了望眼欲穿的程度,故而连眼也唱起了原野之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唱即是心想,一个巧妙的通感手法,把诗人对人类故乡那种翘首远望之状和内心渴望之情,含蓄而传神地暗示了出来。然而,由于种种复杂缘由,他对此只能心向往而无法身赴之。面对现状,内心空虚惆怅,神往故乡,常觉充实甜蜜,故而才有“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的微妙心态。那么,她渴求故乡的什么呢? 那金黄色的麦穗,勤劳的女伴,朗照的阳光,闪亮的镰刀,鲜艳的头巾,蔚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这一系列明丽清新的意象群,岂不正是作者渴望的那种五彩缤纷、宁静和谐、广阔厚实、勤劳淳朴的文化之境吗?
作者心驰神往的绝不仅是远离现实的世外桃源。我们知道,“九叶派”崛起、成熟于抗战后中国黑暗与光明交错,方生和未死更迭的特殊年代。他们曾于《中国新诗》创刊号代序中指出:“我们原先生活着的充满了腐朽气息的房屋在动摇,我们原先生活着的阴暗沉滞的空间在崩溃”,“到处有历史的巨雷似的呼唤:到旷野去,到人民的搏斗里去!”据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诗正是在时代风雷的感召下,对行将瓦解的黑暗王国的无情诅咒,对渐露曙光的崭新世界的热烈憧憬,对在斧头镰刀指挥下人民正在勤奋收获的衷心向往。否则,我们便无法理解作者为何精心选择了经风沐雨、喜割麦穗的收获季节,为何特意强调“我是原野的主人”,何以把白云喻为“一队队飞腾的鸟”。(摘自可可诗歌网)
2 《刈禾女之歌》, 以苏格兰正在收割的劳动少女为抒写对象,篇幅相对较短。不仅是单纯的描写刈禾女收割的画面, 且从少女的感受出发, 通过联想、通感等手法呈现的不是收割场景的素描, 是由收割少女的身影为契合点联想开来的有关收割者的内心独白。家的位置及记忆中的“水瓶”和深井, 接着叙述对于麦子及收割时雀跃的感受, 最后呈现给读者的是对开阔的时空背景的勾勒。这首诗由诗人偶然看到的普通生活场景为意识流叙述的起点, 娓娓道来, 一个劳作姑娘的内心世界构成了此诗的主旋律。
在意象的空间安排上, 具有画家处理画面的素质, 立体感很强。根据他的自述文章可知, 在旅法期间喜欢上了19世纪后半叶的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手法, 再加上自小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或多或少的对其诗歌意象的空间布置上有借鉴意义。诗中的意象已越过田野, 来到少女山外的家, 家中的“水瓶”, 门下的水井, 然后才是风中的穗子, 镰刀和女子的头巾以及蓝的天、白的云, 短短的诗行涵盖如此丰富的画面, 成为一个多维的意象群。
在色彩的运用上, 色彩和光线合理而有序的搭配, 注重视觉效果。在这首诗中也选用了蓝天、白云、金穗三种鲜丽的颜色组合起来, 境界开阔。
从抒情策略看,《刈禾女之歌》设置了一个第一人称叙述者, 以抒情的主体刈禾女“我”的口吻, 轻轻地讲述与“我”有关的故事, 重在表达“我”情感的跳跃和思维的流动。诗歌开头就是叙述者我的独白:“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直到全诗结束, 虽然对收割的场景做了描绘, 但这些描写都是基于“我”意识的流动。在平静的诉说中, “我”的思维从过去回到现在, 来到耕作的田野, 在麦地深处低声歌唱, 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叙述者“我”的独特感受出发来进行描写的。“我”就是刈禾女的化身, 通过我的口来记下真实的感受:“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这里, 诗歌所蕴含的平静、安逸、淳朴、和谐的情调和与世无争的古朴品格, 在刈禾女的私语声中得到完美体现。诗人的情感融汇在刈禾女“我”的声音之中, 没有感情色彩热烈的辞藻和知性评价性的语句, 从而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显得亲切而内敛、自然而真实、微妙而隐幽。(摘自《辛笛诗歌研究文集》,作者李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