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来说,材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有没有材料,一个是材料用得恰当不恰当。就前者而言,有材料,文章才有可能成功;没有材料,文章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就后者而言,材料使用恰当,文章就有可能跨入高分作文的行列;反之,文章则有可能显得不伦不类,跌入低分作文的泥潭。第一个问题笔者已经写过多篇文章做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这篇文章打算从“四要”“四不要”的角度谈谈第二个问题,即高考议论文材料使用中的“四要”“四不要”。这“四要”“四不要”是:使用材料要有针对性、不要全面性;使用材料要直接叙述、不要人物对话;使用材料要概括、不要琐碎;使用材料要分析、不要堆积。下边一一做一阐释。
1. 要有针对性、不要全面性。所谓要有针对性,不要全面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或者说要服务于特定的论点;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材料中能证明特定论点的内容要叙述得详细一些;反之,则略写,甚至不写。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从这个角度运用材料,一定要学会取舍,不能不作取舍地将材料的所有内容都不加区别地全部写进文章中来。这样使用材料极容易造成喧宾夺主或材料缺乏典型性的弊病。
2. 要直接叙述、不要人物对话。所谓要直接叙述,不要人物对话的意思是,在使用材料的时候,如果材料中含有人物对话的成分,则在把材料写进文章中的时候,必须将材料中人物对话的成分转化成直接叙述,不能出现人物对话。因为就议论文而言,它所需要的材料是事实,是事实的真实性;而人物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含有虚假的成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这里不妨提这么几个问题,大家试着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是:这两个或几个人物的谈话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谈话的时候你在当场吗?如果没在,他们的谈话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所写的他们各自所说的话是他们当时的原话吗?等等。很显然,经过这么一番追问,任何谈话——除过录音——很难经得起真实性检验。
不仅如此,将材料中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写进文章中来,还会使文章在文体上显得不伦不类:既像议论文,又像记叙文。而这样的文章在高考作文的阅卷中是要扣分的。
3. 要概括、不要琐碎。所谓要概括,不要琐碎,就是指议论文在叙述材料的时候,采用的是概括叙述的方法,不是详细叙述。说得详细一些,议论文在叙述材料的时候,只要将材料中同论点有关的部分简洁概括地叙述出来即可,叙述过程一定要注意,不能将材料的所有细节都清清楚楚地叙述出来。这样做,既无必要,也不恰当,而且弄不好还会给文章带来负面的效果。
4. 要分析、不要堆积。所谓要分析,不要堆积是指叙述完一则材料后,一定要把材料所蕴含的、同中心论点相一致的观点通过自己的分析揭示出来。只有将材料所蕴含的同中心论点相一致的观点明确地揭示了出来,你所使用的这则材料的目的、作用才会被读者(或者说阅卷老师)认识到,材料也才能发挥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同时也能发挥给文章增分的作用。否则,只是一个接一个地叙述材料,没有分析,这样的议论文同记叙文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因此,重视材料叙述完后的分析,实乃是议论文文体的内在要求,本质特点。舍弃了这一点,我们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变成“四不像”!
在文章的写作和鉴赏中,人们对文章的各个部件都提出了许多形象、生动,而又不乏准确的称呼,比如称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称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或者“统帅”,称文章的开头是“凤头”,称文章的结尾是“豹尾”,等等。那么,人们通常是怎么称呼文章的材料呢?最常见的就是“下锅的米”,比如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样的名句;还有称文章的材料为文章的“血肉”等。总之,不管人们怎么称呼材料,就议论文写作来说,人们要求于材料的是真实、典型、简要、有针对性。那么,议论文写作如何去做,方能达到这个目标呢?上边谈的四个原则就是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