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说孩子学习不会举一反三、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
科科老师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一位老师,他给出的答案是,孩子对知识的学习掌握过程出现了问题,“老师怎么讲、课本怎么说,他们只会一味地死记硬背,没有思考、没有理解,考试当然做不出来。”
他说,自学能力是尖子生和普通生之间的根本区别。那么,为什么自学对尖子生们如此重要?又该如何自学呢?一起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01:
期中考试过后,我的一个学生很苦恼地找到我,问:“老师,为什么我跟着学校的进度学习了,也挺努力的,但还是有很多问题不能完全弄懂,一考试永远都是中上水平,想要冲进年级前十却很难?”
我们学校的文科班总共有80多人,这个学生这次考了20名左右。不得不说,她挺努力也挺认真的——就连各科老师总结的笔记都能背下来,这份认真努力也给她带来了一个相对还算不错的成绩,但距离尖子生的确还有那么一段距离。
我没有直接告诉她原因,而是和她分享了文科班的第一名、准备在高考中冲击北京大学的于同学在考前和我的一段对话:“老师,我最近在做函数这一模块的复习,不知道我整理的这些重点准不准确,您能帮我看一看吗?”
于同学的这份笔记重点突出,把她眼中的典型例题、经典考法、自己的易错点和相对应的解法都罗列得一清二楚,一看就是融汇了她自己思考的一份材料。她说,这是她根据平时的作业、试卷以及老师的课堂笔记重新整理的。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我是想告诉她,这就是年级20和年级前5的尖子生的一个重要的差距——尖子生知道:比起学校,更重要的是要自己能够教好自己。
他们眼中,教材和学校学习不过是辅助自己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而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周围的学习资源获取知识的过程。
他们的知识,从来不是从老师和教材那“抄”来的,而是自己教会自己的。
02:
自己能够教好自己,的确是尖子生心中的一个普遍共识。
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教授亚当.罗宾逊曾经就对学习的认知调查了大量的尖子生,发现他们眼中的学校和学习是这样的:
一,在教育你这件事上,没有人能够比自己做得更好;
二,仅仅听老师讲课,并完成作业,永远是不够的;
三,并不是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和任务都同等重要;
四,上学的目的是学会怎样思考,而不是重复教科书或者老师告诉你的事情;
……
他得出结论,尖子生相较于普通学生,他们更懂得“利用”学校学习,而非“盲从”学校的教学。
“自学”,是尖子生们都能达到的境界。
如何才能做到融汇贯通地形成自学能力呢?我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是亚当.罗宾逊教授的“赛博学习法”。
03:
赛博学习法是美国著名学习问题教授亚当.罗宾逊,总结了上百位世界名校尖子生总结出的自学方法,志在通过更短的时间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Cyber Learning”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老师,也不是教科书的作者)会掌握控制权,成为自己教育的“引航员”。
它的底层方法是利用“苏格拉底式对话”进行学习:针对正在学习的材料,提出一系列具体的问题。慢慢地,通过信息的整理和再整理,以及在新材料与你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实现真正理解材料和知识。
其实,学校学习中,这种方法经常被使用:课堂上,老师会针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则进行作答。但罗宾逊教授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问题应该由学生提出,而不是老师。
试想,为什么这么多同学在考试前的复习中抓不住重点?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老师为什么会把一些内容当作重点,而另一些知识却草草带过。这导致他们并不清楚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哪些重点考点上、不清楚这些考点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在考卷上、不清楚这些知识自己是否真的理解透彻了。
他们被动地“学”,而非主动地“问”。殊不知,知道该问什么问题,远远比只知道答案重要多了。
赛博学习法,就是一套教会孩子自我提问、自我对话、实现对知识的高度理解和运用的学习方式。
“当对话成为一种习惯,你就能教会自己任何科目。关键在于知道该问什么问题,以及该在什么时候问问题。”
04:
十二个基本问题,构成了赛博学习法的基础。这也是尖子生们在学习某一科目时,都有意无意地会问自己的十二个问题。
1、我阅读/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会知道自己该留心什么。
2、关于这个话题,我已经知道些什么?
3、这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作者接下来会说什么?
5、“专业问题”是什么?
6、针对这些信息,我能提出什么问题?
7、这些知识里哪些是重要信息?
8、针对这些信息,我要如何进行陈述和总结?
9、我应该如何组织这些信息?
10、我如何用图表来说明这些信息?
11、对我而言,这些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12、这些信息如何才能与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
这十二个问题并不固定,可以调换部分顺序,也可以合并部分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确实是构成赛博学习法最基础的十二个问题。
05:
如何运用?以阅读材料《岩石》举例。
假设情景:下周即将考试,内容与下文相关。尽可能多的把下面信息吸收为自己的知识,可以做笔记。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同学们,如果你们拿到这篇文章,会如何总结笔记并且进行理解记忆呢?
大多数同学都会这样做: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先将文章内用记号笔标出重点,总结成上述笔记,然后通过反复观看笔记的形式进行识记。
“阅读—标记—重读”的学习方式其实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方式是被动的,因为你没有用自己的大脑对材料进行主动性的思考,更别说去理解这些信息了。
回到赛博学习法的十二个问题,它们会让你的大脑动起来。
Q1:我阅读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不同,阅读和学习的方式也要不同。这个问题是帮同学厘清自己对于这块内容的学习需求以便选择性地运用后面11个问题进行自学。
通常来说,我们因为这些原因阅读/学习:
准备考试
寻找重要信息
略读获知大概信息
如果事关考试,同学反复追问自己信息的记忆点(问题11)就很重要;如果是略读,重要的就不是知识的记忆(问题11),而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问题3)
《岩石》这篇文章适用于考试的,所以对于同学们来讲,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就要求达到知识点记忆的水准。
多说一句,事关考试,要清楚自己准备的是什么类型的考试,这可以根据以往试题的题型进行判断。
我们假设《岩石》这篇文章要经过考试,题型的判断可以参照往期试卷,比如试卷的三分之二是选择题,三分之一是问答题,同学们就需要搞清楚,文章中哪些部分适合出选择题,哪些部分适合出问答题。选择题需要注意信息的识记,问答题则要关注主要内容及观点。
Q2:关于这个话题,
我已经知道些什么?
看过标题后,不妨思考下列相关问题:
关于这个话题,我知道什么?
让我想起了什么?
我想知道些什么?
(说到岩石,想到这些)
这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的大脑进入思考状态,也容易激发起你对相关知识的亲切感。正式学习前的思维热身是非常有必要的,活跃后的大脑更容易参与知识的吸收。
Q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岩石》就像我们学习任何一门科目的新知识那样,知识点多且繁杂。在不清楚大体框架前,我们容易在细节里迷失,进而产生新知识很多很难的畏惧心理。
破解这种状态的最佳办法就是做到对新知识的主要框架“心中有数”,就像在心中给新知识画了一张地图:这个知识点的所有内容都在这里了,它让我们主观上对知识更加“有谱儿”。
了解主要内容就仿佛有了一张路线图。这张路线图是大致的框架,所以我们需要速读:快速阅读、忽略部分细节、重点看段落首尾句和图表。
一般来讲,通过这些内容快速掌握梗概:
把你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在草稿纸上写下来后,额外花几分钟完成以下两步:
尝试用几句话总结整个章节的内容;
尝试大致简略回答章节后面的问题。
(《岩石》的内容框架)
Q4:作者接下来要说什么
接下来正式开始高密度学习,你开始相信看知识点的讲解、表述。
光看还不够,还需要“猜”——不停地预测书本下一步准备说什么,猜对猜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脑一直在与信息建立联系,就好像在和知识不断的对话。
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的互动才不会让你感到无聊,让学习更有趣。
如何猜测,一个方法是根据一些逻辑线索和语义线索来预测。
如果放在理科的学习中,同学们也可以想想,接下来教材会就这个概念的哪些方面来讲解,它会给出我们哪些条件去求哪些结果。
Q5:“专业问题”是什么
同学们都知道,每个学科自身都有一套问题模板。要想弄懂这个科目,就要系统地思考这些"专业”问题。比如,地理的专业问题包括:
它由什么构成?
它有什么化学、物理及结构上的特征?
怎样对它进行判别认定?
它的形成过程如何?
通常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它?
找到它的同时,或者在它附近还能找到什么?
什么过程能够让它发生改变,会是什么样的改变?
数学上,就要注意思考这个定理/公式是如何推导而来,它和其他什么知识点关系紧密、它在什么情况下适用、通常的考法是怎样、自己能够找到几种解法等。
这些模板需要自己去摸索,如果你对一门学科用心学了,一定都会在心中形成这个学科的专业问题模板。
如果你之前没有留意,我推荐一个参考方法:你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简介的方式,特别是每个章节总结里的问题进行总结——如果某一问题反复多次在教科书里出现的话,这可能就是一个专业问题。
(根据《岩石》提出的专业问题)
除了专业问题,“导读问题”同样需要回答。它是各学科通用的,通常有五条:
它的定义是什么?
可以举一个关于它的例子吗?
它有哪些不同类型?
它跟什么有联系?
可以拿它与什么相比较?
(导读问题示例)
Q6:针对这些信息,我能提出什么问题
跟上面的问题不同,这个问题完全出于你的好奇心,是“个性化”问题。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让你在为自己答疑解惑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有一些问题模板还不错,大家可以借鉴:
又如何?-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这件事还告诉了我们其他什么事情?
假如……?-假如……的话,会发生什么呢?
这让我想起什么?
每个人提出的问题都会不同,试着给自己的问题找到答案。这会让你与阅读材料保持互动的状态,对考试也是一种不错的训练。
Q7:这篇文章里有哪些是重要信息?
这一步开始准备做笔记了,但还不要动笔。这一步你只是需要选定作为笔记内容的重要知识。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对于结果,往往只有20%的内容才是影响其的关键因素。学习也是如此,我们接触到的内容很多,但最后成为易考点的知识也是相对较少的那部分。学习中,我们需要先抓住重要的内容。
你需要区分:
你应当关注的信息
你应当忽略的信息
你应当完全忽略的信息
如何区别重要的20%的信息呢?这依赖于你的判断。课程刚开始的几周里,每个信息都显得很重要,但对课程和老师熟悉后,通过课堂讲解、作业练习、小测试卷,就能够更好地分辨那些信息是你要知道的。
特别注意,有一些信息是绝对重要的信息,包括:
你的问题、想法;
关键术语、概念或者观点;
开头结尾部分;
通过不同字体强调的内容;
章节总结;
课堂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老师重复、重读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强调的内容;
老师是如何回应同学们的问题和回答的;
老师花很长时间解释的内容;
老师所说的,又不包括在课本当中的内容;
对于某一知识点,老师是在着重讲细节还是勾勒大的框架,这会让你知道,你在考试中可能遇到哪种类型的问题;
你的老师不断反复提到的内容;
Q8:针对这些信息,
我要如何进行改述和总结
改述和总结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笔记,注意两点:1、用自己的话;2、尽可能少的字数。这样会形成一套属于你的精炼的笔记。
做笔记时,尽量不要看教科书,凭自己的记忆记笔记,这样通过对知识的构想和浓缩,使吸收率达到最大化。
此外,自己整理的笔记不会和课堂笔记完全一样,需要将两者进行合并。比较老师的课堂笔记和自己笔记,找出不同,将老师补充的所有新信息添加到笔记中。
这样你得出的笔记就不会是简单的对老师和书本内容那个的照抄,而是经过思考后的“自己的内容”。并且能够做到重点突出、考点突出,真正实现“把书读薄”。
Q9:我应该如何组织这些信息
这里的组织指的是,根据类别和属性等对信息进行打乱、重组,提高学习深度。
将信息分类思考,有助于帮助同学们能够看清信息间的模式、联系以及关系。同样地,这也是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理解的学习方式之一。
Q10:我如何用图表说明这些信息
其实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能够得到一份带有自己思考的、重点突出的笔记就已经很好了,但如果能够把笔记当中的内容进一步"图表化“,将会对学习大有裨益。
这是因为一图胜千字,大脑在处理图片方面更加拿手,将知识形象化后,更利于大脑对知识的记忆、回想和提取。(思维导图也是很好的工具)
Q11:对我而言,
这些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理解了才能更好的记忆,到这一步,才开始真正的记忆知识。
大多数知识在整理过程中,同学们已经边理解边记忆了。但也有一些难于记忆的繁杂的知识,如果你能找到一种方式,将分散的信息以及抽象的概念与你知道的某个内容,如某张图片、某种模式、某种节奏、某个故事联系起来,很快就能将新知识记在脑中。
当然不要忘记每隔一段时间反复记忆。
Q12:这些信息如何才能与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
这里涉及到了与之前知识的联系。
注意,对知识的改进和浓缩是一个不断的过程。随着课程的推进,很多知识点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知识浓缩程度将越来越高,到最后所有知识可以浓缩在一张纸上,你通过看关键词就可以铺开对这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的联想。
06:
上面这12个问题,就是著名的”赛博学习法”。
对于小学、中学的孩子来讲,可能有些问题看起来难度有些高或者步骤有些繁杂,但如果孩子们能够在了解了赛博学习发后,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灵活变通,将会对他们的学习大有帮助。
不要让学习只拘泥于老师和书本上的“统一知识”,这样一来孩子很可能就成了学校知识的“打印机”,而缺乏真正将知识自我消化、自我运用的能力。
如果孩子们能够把赛博学习法加以灵活运用的话,相信他们会感觉学习效果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