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中伴你行|台湾行之思考(上)

前言:这是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随笔写下文字,现在看来更多是自我释压,照录旧文最大意义除了敝帚自珍,系统整理,若有启发也算幸事尔。

小伙子,在你高一假期的7月份,我们参加旅游团去了一趟台湾,回来后感觉有些东西必须写一写,须知:再多的感慨用自己话语写出来才是心得,文字思考可以提升逻辑性,烂笔头强过好记忆。此文无他,记录而已。

记得我小学时候(70年代)从课本上开始了解台湾,印象至深的概念莫过于“一定要解放台湾、宝岛、日月潭、阿里山、高山族”了;中学时候(80年代)开始疯传哼唱台湾校园歌曲,比如《外婆的澎湖湾》《童年》,不听则已一听喜欢,秒杀当时所有歌曲;后来知道亚洲经济四小龙包括台湾,关心台湾政治选举治理,了解两岸三通开放了旅游,台湾蓝绿政党对决很激烈;再后来,嗯,就是前几天,实在性的跟团赴台旅游,近距离体验一下。

细细想来,我的个人成长,思想变化,价值观形成,竟然和它有关,甚至某些部分,密切相关藕断丝连。

这次台湾行来回共八天,由山东青岛直飞台湾桃园,实际游程六天时间,绕着竹叶型的海岛,逆时针转了一个圈,起点即终点,终点即起点,仅仅是这个线路也颇具哲理性。

台湾游说到底就是看看风土人情,与大陆旅游似乎差不多,到底这不多的一点差在哪里呢?台湾当地导游说的一句话可以作为注解,“台湾的山不比大陆好,台湾的水也不比大陆美,来台湾就是看台湾人的生活”。

最早接触“比较”这个词语是在语文课堂上的,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来理解,慢慢成了思维定势,后来突然发现理解“比较”绝不仅限于此,它也是生活智慧。生活源自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生活,有时看似残酷,有时看似美丽,却又是生活真相,我们生活在比较中,与别人比较,与自己比较,与昨天比较,与岁月比较,与心情比较,与思想比较,无时无刻不存在,谁也逃不掉。

台湾之行比较有这几类:

食住行:没想到旅游餐饮如此好,顿顿鱼肉,汤菜丰盛,水果餐餐有,比起大陆各地来强了多少倍,简直天壤之别。

记得高雄夜市,各色小吃,眼花缭乱,夜市书店淘来龙应台的“江海”之书,之后大开吃戒,木瓜牛奶,释迦,香瓜,小吃,炸虾,尤其那一份螃蟹爪,用锤敲打外壳后,撒上佐料掺和,袋子一扎,硬是美味了一个晚上,滋味悠长。

住宿安排别有风味,除了城里宾馆,有农村木楼,山居别墅,还记得山村那个别墅一宿,晚饭后出去散步,出了庭院,路灯独明,山路婉转,树木葱葱,忽明忽暗中,一方池塘里蛙声一片,小路旁隐约还有几家山中客栈,只是没有人居住,越发显得山野寂静,胆战心惊,而住宿的客栈里,灯影闪烁,人影晃动,别具生机。

旅游期间固定大巴车辆跟随,车里车外很干净,尤其是车内空调风口周围有盏盏小蓝灯闪亮,很凉爽感觉,大巴司机贴心的搬运随车行李,矿泉水供应充足。

景点安排:从桃园机场,逆时针绕行整个海岛,从慈湖开始,到日月潭,爬阿里山,瞻台中大理石佛院,再到鹿港小镇,高雄打狗领事馆,星云大师佛光山,纵横穿越,直到最南端的国家公园,礁石海滩,蓝海蓝天。

一个转身,绕到海岛东部,沿着太平洋海岸线,一路向北,海洋公园的蓝天白云,北回归线上的无影无踪,偶尔穿插到了东西横贯公路,看巨石连连,叹悬崖绝壁,想当年艰难,赞人定胜困难,一不小心,到了海岛最北边,各色海石裸露海天,只是骄阳似火不忍看。

最后一站,回到台北城里,寻觅精神家园,有故宫博物馆,士林官邸,中山纪念馆,忆往昔,意气风发,到而今,默看历史,任后人评判,唯有精神不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中伴你行|台湾行之思考上)  之思  之思词条  台湾  台湾词条  高中  高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