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关于产品需求,你需要克服这4个误区

需求调研之前,你需要先知道你要解决的是谁在什么情况下的什么问题、用户量有多大,使用现有解决方案的难易程度等,带着问题去完成需求调研。

生活是具体的,需求也是具体的,不是想当然的,不是凭空而来的。

当你理解所有东西都是具体的,就会踏踏实实地去具体调查、理解、学习、做事,不会抱有侥幸心理地逃避该做的事情。

产品这个工种已存在多年,从业者已在井喷式的增加,但我发现对需求理解不清、定义不清仍是挺普遍存在的情况。

主要会有几种情况:

01 不会定义用户问题,其实问题是需求的先决条件

用户说想要逃离朋友圈,不想倾诉的话被别人看到。

用户说官方消息页、收藏页都要支持删除能力。

用户说搜索有问题,搜不到自己的作品。

老板说想要分享按钮做成大的、闪烁的动效。

老板说想要做短视频、做直播。

老板说想做精细化运营。

……

实际上这些都不是需求,大都是解决方案,如果把这些当成需求来做,大概率会扑街。

对于用户的反馈首先应该是定位问题,再通过产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比如对于以上需求调研后发现的实际情况是:

1)用户说想要逃离朋友圈,不想倾诉的话被别人看到。

有很多创业做陌生人社交产品,面向那些想逃离朋友圈的用户,但最后大都扑街了。我曾经调研过一些用户,你有压力想逃离朋友圈,不想的倾诉话被别人看到就自己写日记咯,为什么要用陌陌、探探呢?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因为抱怨和吐槽没有观众。

所以这部分用户真正的问题是想倾诉不被熟人看到,但必须要有人愿意听并给反馈。微信朋友圈的选择不给某些人看和陌陌的异性社交都是解决方案。

陌陌和探探的异性荷尔蒙社交,保证了女性的吐槽是愿意被男性倾听且顺着的,不是这样的话谁愿意天天听祥林嫂的抱怨呢?

2)用户说官方消息页、收藏页都要支持删除能力。

调研后发现这类用户大都是中老年人,他们触网时间不长,他们的认知是消息和收藏会占用手机比较多的内存空间,只要在这两个页面写明不会占用手机内存空间,就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了。

3)用户说搜索有问题,搜不到自己的作品。

很多产品经理就是老板和用户的传话筒,不定位问题 定义问题就瞎嚷嚷,搞得技术同学天天像救火队员一样。

其实可以让用户看看为什么认为搜不到自己的作品了,搜索词和作品标题都截图来看看;自己的作品页是否还有作品,因为未必是搜索的问题。

后来发现是因为作者的作品引用了违禁歌曲,被屏蔽了,自己的作品页也没有作品了,而不是搜索的原因。

这个case看似很小,其实很多小PM和运营经常干这样的事。

4)老板说想要分享按钮做成大的、闪烁的动效。

实际是诉求是想增加分享率,但这种只是通过视觉对比来引起用户注意的方式,对于用户分享驱动力的提升效果未必好,可以去尝试分享领金币,去尝试提升分享内容的社交货币价值来提升用户的分享意愿,而不是只听从老板的安排,做一个无脑执行者。

思考使人进步,可以思考是错的再改,但绝对不能不思考。

5)老板说想要做短视频、做直播。

实际上短视频和直播都是呈现内容的表达形式,不是需求也不是解决方案,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两种表达形式对解决方案有哪些增值的地方,或者能解决哪些原来解决不了的用户问题。

比如秀场直播相比美女视频,增值了美女说话的语料,真实可触感、拉近距离感和热闹的氛围;

淘宝直播解决了服装上身的真实感,果园摘果的真实感,消费场景的陪伴感,密集大量同时消费带来的价格优惠。

教育直播带来的一二线优质老师的教育和课堂互动等等。

而你的业务做直播 做短视频能带来什么增加的价值呢?

不要为了做而做,不要为了形式而形式,不要不思考 不调查。

需求是由于用户、场景、问题、解决方案共同组成的,产品更多是在承载解决方案的角色。

02 认为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

行业里有很多网红案例来证明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

比如钻石、珍珠、戒指、项链等需求是人们不需要的,是创造出来的。

比如动漫、小说、抖音、网剧等需求是人们不需要的,是创造出来的。

比如保健品、小罐茶、背背佳、小霸王学习机等需求是人们不需要的,是创造出来的。

比如用户说不出自己要汽车、火车、飞机,只会说要更快的马,所以调研是没有用的。

其实这句话可以拆解为解决方案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但用户的问题是不会被创造出来的。

钻石、珍珠、戒指、项链是解决方案,用户的诉求是美丽,是虚荣心和优越感。

动漫、小说、抖音、网剧是解决方案,用户的诉求是空余时间的娱乐放松。

保健品、小罐茶、背背佳和小霸王学习机是解决方案,用户的诉求是健康、是面子、是对儿女的爱而生出的担心。

汽车、火车、飞机是新的解决方案,马是旧的解决方案,用户的诉求是由地点A快速到达到地点B。你要去调研的是用户问题,解决方案是需要你来创造的。

03 把产品方案当解决方案

很多解决方案是由产品方案和其他要素共同组成,才能来解决用户的问题。

内容型产品除了产品方案中的分发机制和消费工具,内容高质稳定的生产才能保证服务的交付。

教育类产品除了产品方案中的报课、上课、作业、测试等工具,师资、教研、授课模式、学习监督等部分的完备,才能保证有效的解决用户问题。

打车类产品除了产品方案的打车付费 地图等工具,运力、调度、安全、定价等部分的完备,才保证了用户得到了一个好的体验。

04 不会分需求优先级

糟糕的产品拿到一堆需求会从头做到尾的,性价比很差,会把生产团队搞的很累,却拿不到太多的成绩。

其实这个是需求的盘面分析,计算投入产出比。

借用俞军的产品价值理论:

产品价值=产品价值增量*覆盖用户

做过用户激励项的事情,比如内容平台有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如果是做盘面活跃的事情,我会优先做内容消费者的激励动作,因为覆盖用户面足够大,而一般的产品生产者占日活比率也就1%~3%左右,虽然内容生产价值极高,但做日活的话还是要先激励更大面的用户

产品价值=新用户价值-旧用户价值-迁移成本

之前尝试过做中老年内容类产品中搜索模块的语音搜索。

预期的价值增量是打字搜索的便利性和不会打字的人的便利性,因为很多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经常会打错字,比如“酒醉的蝴蝶”会打成“洒醉的蝴蝶”。

但实际上线后使用的用户比率并不高,即便做了较强的引导,因为学习成本和迁移成本比较高。

用户在搜索场景下搜索的频次和打字的数量远远比不上微信聊天场景,所以难受的程度并没有那么强。

另外我们做了query的纠错,即便有部分错字,也能完成精准的搜索任务,所以难受的程度并没有那么强。

所以并不会太多的人使用这个功能。

好的,大概这样。

当我们聊需求的时候,先聊聊你在解决谁在什么情况下的什么问题,用户量有多大,使用现有解决方案的难受程度咋样,朴素却必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误区  误区词条  克服  克服词条  需求  需求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关于  关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