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场景和用户需求为何捆绑的如此深?

基于场景来思考用户需求,能够使你的产品用户更近一些。

KANO模型在产品迭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层去考虑,及其用户在使用时的场景。

当然上图没有列举出产品的反向需求。如果产品人员在做产品的时候出现了反向需求(比如亲子类产品中出现离婚等等的需求……)。那对产品的负面影响那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只从正向需求的产品迭代上去思考。

一、必须具备的

一旦实现了一定数量的必须功能,就无法再通过增加这类功能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了。无论增加多少必须功能,客户满意度都不会超过中点以上。

产品规划的周期版本中,前期需要满足用户的基本操作。比如在电商平台中,购物的操作流程、商品的SKU……能保证用户能够去体验到产品的完整性。而不是在某一个区域形成死循环。在做常规需求的时候应考虑去收集用户数据,培养种子用户。因此,在验证的过程中,数据埋点就必不可少。做好对用户分层的反馈。

1.小白用户

小白用户是那种“你的产品我根本就不懂”的用户。下载你的产品后,根本不知道你的产品是干什么的,那其实你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是你产品所覆盖的重点范围内的人群,那就是你产品设计的重大原因了。

2.进阶用户

进阶用户是比较喜欢去探索产品。但是不能很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喜欢去研究产品所展示的内容。对于工具类型的产品来说,喜欢去追求更加快速的方式。针对B端的产品用户,可以为用户做私人定制化的产品解读。

3.无所谓用户

无所谓用户是反正你更新了啥,产品里面有啥,我都不关心。这样的用户会时不时的上来体验你的产品,没有反应的用户。但是一旦你的产品里某些功能会吸引到他,他就会变成核心用户

4.重度用户

重度用户是这类型产品的使用方式都知道。会刻意的去找寻产品的亮点。吸引他们的往往是你产品中某一个不注意的亮点。重度用户很极端,很有思考。给给出他们想要产品展现出来的反馈。

二、期待的需求

期望型功能的增加和客户满意度呈线性增长。比如比如社交软件中都有查找人的功能,在查找的时候,查找附近的人,按照性别,年龄等对用户进行筛选功能。电商产品的优惠券体系,会员积分体系等等。都是属于用户期望,也是用户觉得有的。

期待型需求可以增强用户体验和人群之间的交互性。在自己产品日臻完善的过程中,用户体验感会增强,也会使一部分小白用户在体验过程中成为进阶用户,从而转变成产品的重度用户。比如我是京东的忠实粉丝,在体验产品的时候,商家的完善解答以及京东优惠券的体验加上商品的专业性。从而使得我信赖京东而不去用淘宝。

产品的功能多样性和完备性。用户逐渐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会越来越多。用户数据的搭建和体系化需要进一步去完善,电商产品中相关的推荐系统会加强用户的粘性。所以期待型的需求需要去挖掘用户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场景。

三、超出预期的

只是实现一部分兴奋点就可以明显的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因为一个功能体系,可能你产品呈现的是从几何级数的增长。记得我在2014年做k12产品的时候,无论怎么去做需求,用户量一直维持在300W左右。因为K12行业面对的是家长和孩子。

家长的需求就是我孩子怎么快速提高分数,孩子的需求是我怎么去获取考试真题。对此我们针对家长直接做直播类型划分(家庭教育直播:当然直播还是以高聚合度的UGC去打通)和针对孩子做题库。保证题库的完整性和体验感。用户直接翻倍积累。

当然随着时间的不同,用户的兴奋性需求还是在改变。比如:现在做红包功能远远不如微信红包的影响力大。当然也不是说完全去创新功能。兴奋性需求的挖掘点需要不断的去体验产品,个人的做法:

产品组每个成员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创新的内容都图文记录。形成产品组的兴奋池。在做产品功能的过程中时不时的去看下是否有契合点。做灰度测试。

其实每一个场景产品经理在把控的同时,思考的点无二:把自己当成用户,提出五个方向的度量:

我希望这样

我预期这样

我没有意见

我可以忍受这样

我不希望这样

也许我们在产品的时候就能精准的察觉用户的动机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捆绑  捆绑词条  场景  场景词条  如此  如此词条  需求  需求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产品

 产品经理找工作别去这三种公司

年初,又是招聘、跳槽的高峰期,作为IT从业者聚集地的西二旗,地铁站也成了各大招聘网站比拼的战场,一个地铁站已经有三家招聘网站的广告。其中有一家的广告语写的是16...(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