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经理不但要关注用户体验,我们还起到一个产品规划的作用。所以看一个硬件产品经理是否入门,除了判断基本的技能之外,关键是看有没有节奏的概念。
从小看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里,最喜欢的镜头就是骑马在草原上狂奔的镜头。相信很多人都有骑马的爱好,那种自由和奔放,那种速度和激情一直吸引着我。
后来,一次到内蒙古旅游。到草原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租一匹马来骑,而且要撇开教练。跨上草原马,希望学着影视剧里的样子策马扬鞭狂奔一番,但是折腾了半天,马儿不但不往前走反而往后退。后来,好不容易跑起来,那个颠,几乎快要把裆部捣烂,下了马连站都站不稳。心想电视里面那些骑马飞奔的人是怎么受得了的!
后来,多次骑马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节奏和马背起伏的韵律不一致。找到了这个特点后,再骑就舒服和惬意多了。一旦掌握了这个节奏,马跑的越快,骑在上面越稳定。
你看,骑马要讲究节奏。再比如个人喜欢军事内容,从媒体上看中国这些年学习美国做军工产品也是一样。
举例军舰,中国目前下水了052、054、056等新一代相控阵,垂直发射系统的现代驱逐舰,正在建造055万吨大型驱逐舰,已经在预研高速隐身新一代驱逐舰。
再如飞机,中国已经装备歼10/11/15等三代机,正在研发歼20/31等隐身超视距四代机,已经预研垂直起降隐身功能的类似F35的五代机和超高音速飞行器。
还有坦克,中国装备了59/88/99等坦克,研发99改进型先进坦克,预研轻型隐身新材料坦克。
作为反面就是印度阿三,40年前一上来就搞 光辉战机,阿琼坦克,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立项研发的,现在还无法装备部队,军方还不愿意接收。为什么?可以说没有循序渐进,节奏没把握好是主因。
同样的道理,在硬件行业也要把握节奏。而作为产品经理不但要关注用户体验,我们还起到一个产品规划的作用。所以看一个硬件产品经理是否入门,除了判断基本的技能之外,关键是看有没有节奏的概念。
节奏是什么?又如何把握?
学会判断天时
什么叫判断天时? 新技术或者新产品如果推出早了,市场没有形成,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对市场进行教育和拓展。很大程度上产品容易成为先烈。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铱星计划”,比如头几年的电动汽车。比如谷歌眼镜等等。 这些产品不能说不成功,但应该没有达到相关预期。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与时机有关。一般来说,硬件产品立项大多基于公司年度或者3年产品规划。 规模稍大的公司,都会每年滚动做3年产品规划。对于个别更新换代比较快的硬件行业,大多数的公司都希望能做到 上市一代(本年),开发一代(明年),储备一代(后年)。而这每一代的产品平台或者技术特点,都要综合现有的产品发展阶段来判断和规划。
熟悉行业规律
什么叫行业规律? 产品的开发或上市节点要与市场的淡旺季之间的匹配协调。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淡旺季,比如服装市场的展销会,比如家电市场的五一和十一黄金周等等。 产品要在本行业旺季来临之前的合适的时间点推出和推广造势,比较容易成功。晚了卖不出去,还没有声音。早了前期大量的推广投入打了水漂,等到市场旺季来临,大家都忘了。那么倒推回来看,产品的规划,立项和开发就要依据这个时间点。
花精力做好分级和排序
什么叫做好分级和排序? 有的公司开发产品容易形成大小年或者大小季度。今年推出N款新品,明年新品寥寥无几,后年又N款新品。研发部门要么忙死,要么闲死,要么心里堵的死。销售部门要么没有新品卖,要么大批新品不知道主推哪款。因此,产品经理需要在做产品线规划时,根据公司资源合理规划上市时间,对产品重要性进行分级。经常看到有的公司做的非常复杂,除了产品经理,其他人员基本看不懂。其实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列一张表,列标题为上市时间轴,行标题为型号,功能,图片,项目经理,重要性星级。这些看似简单,但这是产品经理和研发总监的头等大事,更是公司管理层要关注的大事。庞大的开发系统需要协调好,就要对项目进行合理排序和规划。
需要补充的是,日常工作中,也要注意把握节奏。顶住压力,巧妙利用。
尽量要求我们能把握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完成合适的事情。不早不晚,恰到好处,一步到位。刚才也啰嗦过,事情发展有起伏,顺着这个起伏而动这样就会省时省力。这个过程要和公司管理层和团队做好充分的沟通,让大家了解你的想法和判断,而不是闷着头硬抗。和外面设计公司合作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好的设计公司,都是那种说一不二的。那种随谁便便就能更改要求和进度的公司,虽然合作起来舒服,但是结果往往不好。
可惜大多数产品经理做到这一点最难,领导一旦给压力,或者客户一旦给压力,就容易乱了方寸。匆忙完成一件事情或者项目,发现不行,再返工。浪费了资源也浪费了时间。最好的方式是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一步到位。
其实有时候,还可以巧妙判断和利用机会。我们做一个项目,经常有这样的体会,你接手的时候拼命去做,但是老板和管理层没有精力关注,同事不积极,争取资源比较困难。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经营策略发生变化,对这个项目的需求突然需求高了起来,这时候,不再需要你自己去推,公司上下都帮你去推进,资源不断地涌进。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巧妙地预测到这个过程,你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借力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