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黑魔法上瘾了,每天稍微有点空闲,Glen都在思考互联网行业都有哪些黑魔法。有机会大家还可以探讨一下魔咒课、魔药课、占卜课等哈利波特魔法课程。
酒好还怕巷子深
都说“酒好不怕巷子深”,但是这一观点在互联网时代可能不成立。
这句话成立,但那是在之前的时代
互联网以前的时代,当一个人占据生产资料,而生产力又不发达,他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具有不可取代的特质,那么追求那些特质的用户,即便触达产品的路径很长,他们也会去探索获得该产品。
简单来说就是:丫的,这产品在我这里才有,或者我这里的这种产品比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好100倍,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店了。
互联网时代,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取代的
转眼到了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只一点半点。信息的积累量可作为时代发展速度的一个参照。20世纪60年代知识总量约72亿字符,80年代知识总量约500万亿字符,1995年的知识总量是1985年的2400倍。人类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期约每10年增加一倍,目前是每3年增加一倍。
这个时代发展快,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取代的。只要你能想到的idea,基本都能实现,更可能的情况是别人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了。换句话说,你很难一下子积累起来比别人强100倍的优势。
刷脸,就是刷脸
上面有点扯远了,我想表达的观点是这个时代的产品太多,用户很容易找到替代品,再强的产品,也不敢说能永远独占鳌头,可能一不小心就错过了一个时代。诺基亚如此,微软如此,腾讯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微信很可能也如此。
即便你的产品特质比别人好,如果没有刷好脸,最后还是可能被取代。今天讨论的主题自启与后台,说白了,就是产品通过这两种方式在不停地刷脸,让用户感知你的存在。
PC端各种开机自启的坑
开启自启的好处
PC端(主要是Windows系统)因为系统的限制,一般软件不能在开机一段时间后自启,除非这软件是病毒、木马。所以,很多软件为了刷脸,会设置开机自启动。软件自启有诸多好处:
自启动后,底部任务栏会有一个小图标,用户可以看到,这增大了用户使用软件的机会。
自启动后,软件处于运行状态,可以向用户推送一些信息如弹窗、气泡等。
设置开机自启
还算有点节操的软件,会在安装的路径中给用户一个选择的机会:是否勾选“开机自启”。
没有节操的软件直接默认开机自启,下次你开机会发现它也跟着启动了,后面可能还会有无尽的弹窗。
安卓神烦的自启
用过安卓手机的朋友都知道,安卓手机开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慢慢会变得很卡,很多APP一开机就会启动,关了以后还会在后台自动启动,搞得很多安卓手机用户都养成了一个强迫症习惯:频繁的查看、清理后台程序。这个习惯一些安卓用户转移到了苹果,仍然会保留一段时间。(Glen本人就是这样)
安卓为啥会有各种自启?
安卓系统有个广播设计:当手机低电、手机wifi状态改变、时间改变、安装或者卸载了某一个应用程序等情景,系统都会发出一个广播事件;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可以接收到这个广播,接收到广播的应用程序就可以启动后台程序。
APP自启动以后会将应用缓存在手机内存里,用户再次点击APP的时候可以大大加快APP启动的速度。安卓的这个设计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加快软件的启动速度,但是这个出发点有点被众多APP给玩坏了。
自启,更是为了刷脸
苹果的APP Store里的应用程序数量早已超过百万,安卓的APP还会更多。如此多的APP,用户安装了某一个APP,之后很可能就忘记它的存在了,这时候,自启刷一下脸,能够有效提高APP的使用率;同时,APP在后台运行,还能给用户推送消息(小红点、通知中心等),对于APP的活跃度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自启太多是有问题的,内存是固定的,如果后台自启动运行的APP过多,手机肯定会变得卡顿和耗电,严重影响用户体验。长此以往,用户受不了了,很可能攒钱换iPhone了。
iOS道高一尺,但总有人魔高一丈
苹果手机的系统iOS,因为一开始就管制得很严,所以开机自启和后台自启一般很难实现,iOS只允许几种特定情况的应用程序后台运行。
但是iOS道高一尺,还真有人魔高一丈。音乐播放是iOS为数不多的几种允许后台运行程序之一。有的APP竟然想到在后台循环放一首没有声音的歌,从而达到长期后台运行。第一次了解到这种情况,Glen我也是醉醉的。。。(当然了,苹果现在已经将这种行为禁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