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由教育的特性可以看到,其产品互联网化的难题并非在于技术,而在于运营,因此可基于教育互联网化的需求,为之来搭建一个可以交互的平台。
从产业体验的薄弱环节着手,快速迭代,利用价格、产品、便捷等竞争优势吸引用户,最终形成新的产业格局,这似乎是互联网侵蚀传统产业的不二法门。
有人把互联网行业分为四类:重塑型行业、互补型行业,适应型行业和迟钝型行业。重塑型行业的特点在于传统模式的互联网化,业务模型将完全被重塑。在过往,信息的迁移之于门户垂直网站,交互迁移之于社交,体验迁移之于游戏,都非常有效的形成了互联网的业态。而互补型行业则是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一些新业务,这些业务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业务相促进,这里教育则是其中的典型。
正因为教育无法一蹴而就的变革,所以迄今为止,真正的互联网教育公司还没有出现。即便是那些声称融资过亿美元的企业,在销售和营收结构上也只不过玩的还是传统的那套逻辑,不再细表。
我们先来看下传统模式教育机构的弊端:
其一,股权未曾享化。新东方知名离职教师罗永浩曾经吐槽其在公司的持股数,“有啊,不多就是了,三千多股而已。”相比新东方发行时2850万的总股本数不值一哂。
其二,薪水天花板明显。同样是罗永浩的吐槽中,明确的说明了其中教师的构成:“教师在新东方的时候新东方国外考试部的工资是每节课1100元,每节课是两个半小时,国外考试部的工资一直都是新东方最高的工资。这些年新东方赚的钱越来越多,但是新教师的入门工资却越来越低,我每年的税前收入大概是四十多万。以后的新教师只怕再也拿不到这个薪水了。”可以看到在传统教育机构的薪水是固定薪资,与课程规模并不成正比,这也导致许多老师进入授课疲态。
其三,优质教师稀缺,中小城市课程良莠不齐。传统教育通常是靠口碑传播,但许多都是通过一线城市教师带来的。笔者曾有幸参与过某教育集团的“中学生夏令营”这个夏令营课程不菲,但是教师却一直未能到位,而由于公司的内耗,导致教师资源调动极其繁琐,结果竟然是临时调配高校学生助教充当正式教师授课。虽然许多高校学生的英语并不比教师差,但由于授课和备课经验所限,最终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而这正是二三线城市的普遍现象。
最后,华尔街的压力。这是京东曾经屡试不爽的手段,由于竞争对手迫于上市公司财务预期的压力,使得对方无法进行真正的价格战,最终在市场上占上风。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教育机构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从传统教育机构的弊端,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第一点的股权,在线教育平台无法实施外,其余的三点,都是在线教育平台的优势所在。
由此可以判断,100.com式的平台除了维持现有的低价甚至免费政策外,争夺教师资源必然成为下一个焦点。譬如 YY公司副总裁、100教育负责人刘豫军在采访中扬言:年内要挖到2000个新东方老师加盟100教育。而教师资源的竞争并不存在于二三线城市,毕竟作为网络平台的无成本扩散,可以将有限的优质教师无限的扩大,这一点上无疑是传统机构的死穴——即便再优秀的教师,也分身乏术,最多只能维持在数百人的大课这一规模上。如果更甚者,YY还可以通过股权激励,来吸引教师的到来。即便仅仅是纯粹的收入层面,YY亦称截止去年12月,其平台上每月收入过万的老师就已经达到127名,这对于一些年轻的老师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同时随着平台的扩张,这一数字显然将进一步增加。
虽然弊端明显,但教育的特性也导致了在线化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