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时间知乎方面做了一款新产品,读读日报,该产品也是阅读类产品,与今日头条使用机器推荐相反的是,该产品希望借助UGC的推荐力量来重构信息的传播,而借此我向探讨一下该模式是否成立,以及重新梳理一下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读读日报的模式为:A用户通过搜集全网络的文章信息后,将其放入“A日报”列表中,而所有关注该“A日报”的用户们就可以从动态消息中以及列表中发现这篇文章,然后可以进行互动以及整合到自己的日报列表中,形成传播循环。
通过一部分用户发现文章,然后通过动态将文章分享给其他人,接着其他人再利用动态分享给其他人,这一信息传播模式和微信订阅号与微信朋友圈的逻辑类似,而微信已经完全做到这一点,读读日报可以做到吗?
读读日报的模式其实和微信订阅号的逻辑一致,读读日报的“列表”等价于微信的“订阅号”,用户通过关注“列表”不断获取新文章,而读读日报的“动态”等价于“朋友圈”,用户通过动态再发现别人分享了哪些内容进行二次的分享。但读读日报与微信的最大区别在于读读日报是基于陌生人关系,所以将会形成以下问题。
根据腾讯2015年数据报告,一篇文章的阅读量有20%来自订阅号,80%来自朋友圈,这也充分说明了,微信的文章传播主要途径依靠朋友圈,而根本原因自傲与微信拥有海量的用户所形成的熟人关系,熟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信任背书,你甚至会关注你朋友发的任何生活照片,但是如果是一个跟你没有丝毫关系的陌生的普通人分享自己的照片你是丝毫不关心的,所以熟人的文章你也会去看,因为熟人之间互相关注彼此的一切,这也是微信能够让文章在朋友圈传播的根本原因—熟人关系。
但是读读日报则不具备熟人关系,仅仅是陌生人关系,所以读读日报的普通用户不具备传播的能力。而反过来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解释可以是,既然是陌生人所以我关注你是因为你对我有价值,你分享的文章篇篇都是高质量的,我的时间成本有限,我必须集中精力在某个方面获得更专注的东西,但由于普通用户根本不具备高素质的编辑能力,所以其整合的文章列表质量会偏底下,自然无法吸引其他用户关注。所以读读日报想要通过普通用户之间的交叉关联形成信息的闭环流转是不成立的。
所以归根到底,读读日报依然只是微博模式,说到底就是长微博,传播路径为以下。
所以任何说人人都都可以是编辑都只是在打概念牌,读读日报要想做成功,最后必须依靠真正的编辑人员以及大量具有高素质编辑能力的人员活跃,才有可能真正从全网挑选出优质内容,进而吸引用户。
对于微博模式的读读日报要想发展存在一系列的关键的问题,知乎能够有别于微信微博在于其拥有区别于对方的内容,在于做精,但是如果开放全网,一方面在内容层面又和微信订阅号以及长微博一样了,内容大都重复,而另一方面大量优秀的编辑与自媒体都已在微信订阅号以及微博上驻扎,并且读读日报要想吸引的编辑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重复的,而这里面到底还有多少优秀编辑人员的空白地带?以及还存在多大的内容差异化的价值?用户在微信订阅号以及长微博中已经被满足的很好的需求,如何更加超越的满足?这是我的所有存疑。
只要有内容自然会有用户,但如果无法解决以上问题,读读日报就只可能最终落为依靠自身编辑的一款小众产品。
二,信息传播的本质是“收”
所有大V编辑和自媒体被关注,以及新闻客户端被使用,其本质是一个“收”字,都在帮助用户做信息的过滤与精简。大V编辑和自媒体提供优质精简的信息,是“收”,今日头条提供机器阅读的精准推荐,是“收”,36KR、虎嗅、Pinwest等等垂直科技媒体在提供专业的科技行业内容,是“收”,微信订阅号在为用户提供精简过的信息,是“收”。如之前所说,用户的时间成本有限,必须过滤掉所有不感兴趣的无关信息,不可能无限的关注,所以任何是“收”的信息产品才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因为阅读实际上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
当然这里要注意的是,信息平台和垂直类媒体不一样,垂直自媒体本身就已经“收”了,所以只需要专注提供更好的内容就行,而信息平台中的信息是无限扩张的,要能帮助用户“收”住各个垂直方向的优质内容,才能算是一个好平台。
知乎是一个信息平台,起步于UGC,表面上在知乎中可以进行无限提问是一种对信息的“放”,但实际上,由于知乎的提问模式,可以帮助用户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问题本身就是“收”,这个切入点能够让知乎在早期就实现对信息的迅速“收”,并且由于问题的时效性较长可以实现反复“炒冷饭”的优势。
读读日报也是信息平台,但是读读日报在早期并没有看到有何迅速“收”的优势,读读日报目前处于信息平台早期“放”的阶段,不同产品在早期都有不同“收”的逻辑,今日头条可以通过算法对信息迅速“收”,而微信则有海量熟人关系用户通过朋友圈实现迅速“收”,微博在做长微博之前已经有大V,可以实现信息的迅速“收”,读读日报尚无大“V”并且文章阅读成本远远大于微博140字,大V的自然形成远比想象的艰难,此外读读日报这种信息流的模式也不再有可以反复“炒冷饭”的优势,所以读读日报早期可以“收”的优势尚不明显。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