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陈氏的旧谱册中,关于渡琼始祖,有“九官十八客”之说。“官”是朝廷任命的官职人员,因共有9位,故有九官之说;客者,即各种原因到海南谋生的人,共有18人从全国各地到海南落地生根,即为十八客。
前阵子,我走访海口龙泉国相村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该村陈姓先祖陈觉公,没有在“九官十八客”之列。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翻遍了《正德琼台志》、《福州府志》、《乾隆琼州府志》等地方志和史书,结果并未发现这位陈姓迁琼始祖的相关记载,仅能从该村《陈氏族谱》中寻迹一二。
族谱上记载陈觉公原为兴化府(今福建莆田)训导,后于北宋初期入琼,任职琼州府琼州军事护理府篆居官六年。
卸任后,陈觉公与两个儿子选择了一块“寸土皆石,滴水如金”的地方开村立基,取名“国相里”,意为有才学,有心报效国家之人的幸福乡里。国相里,即今天的国相村。千年光阴瞬息而过,该村的村名已然延续了千年有余。
穿行国相村古村道间,你会发现村子的南边和北面各有一片石头围墙相对保存完好。古老的石头墙不仅拱卫着整个村落,而且包围着每个家庭的院落。古朴的石头墙和雅致的古石屋迎着渐渐西垂的斜阳相映成趣,成为一处独特的风景线。
国相村的古村门现存三个,均为单孔门式结构,分别在村子东边、北边和南边,其中南边古村门残缺不全,而北边、东边的古村门保存相对较为完好。
北边古村门立于乡野之间,隐匿在蜿蜒的火山岩乡道里,两旁种植着瓜果蔬菜,这有些琼北乡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意境。看到这座古村门的时候,我有欣慰,也有失落,欣慰的是又借由古村门发现国相村的传奇故事,失落的是古村门上的文字除了正面可以识别“德星垂象”四个字,正面其他小字,以及背面的文字早已被蔓藤掩盖,陌陌不可寻矣。
“德星”,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喻指贤士。“垂象”,显示征兆。“德星垂象”是指村子先祖希望国相村贤良俊杰,人才辈出。
东边古村门立于清朝光绪18年,位于贯穿该村的村道上,非常引人注目。古村门的门匾上三个质感厚实的大字——“国相里”,宣告了该村古老的村名。右边小字“光绪十八年”,左边“仲夏月建”。另一面的门匾上刻的是“紫氣東来”。该村门的正面和反面的两侧均有乌黑的长方形痕迹,这应是被岁月冲刷抹去的对联,现早已无法识别其中文字。
“国相里”,国相意为“具有辅国之才的人”,结合国相村创村的历史,很好理解。“里”,有“街坊”之意,也有“家乡”之意。“国相里”的意思,莫不是,有才学之人的故乡之意呢!接下来看,“紫氣東来”就很好理解,吉祥的征兆。
走在今天的国相村,村里挂着许许多多庆贺今年学子高中的横幅,激励着后辈奋勇争先,开拓进取。今天国相村的陈氏族人乡里和睦,以读书为荣,我认为是陈觉公,一个历史上、地方志上没有记载的北宋职官,奠基了国相村延绵不绝的千年人文与宗族精神,开创了国相村延续千年的耕读家风。村民们世世代代重视文教,敬重人文的性格也犹如火山岩般意志坚定,闪烁着羊山地区火山人文的璀璨光辉。
斯人虽远去,留下琼岛人文千年长盛,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