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旧时凌晨即起,放鞭炮,祭天地,吃水饺。黎明,男女老幼着新衣,到邻居和族人长辈家中拜年。进门行跪拜礼,路上遇人,互道“过年好”,拱手祝“多福”、“多寿”、“恭喜发财”、“平安吉祥”等吉祥话。
1949年后,逐步停止了敬神烧香活动。“拜年”改称“拜节”。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农村仍沿旧俗,但不再行跪拜礼。
五末日 即春节后的第五天,又称“五马日”。旧时,这一天要焚香、祭天、放鞭炮。现在只吃一顿水饺了事。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日晚,家家挂灯,故又称“灯节”。并有扮杂耍习俗,称“闹灯节”。乌河沿岸过正月十六日。临近乌河各村的“玩艺”都集合在乌河“七空桥”上展示玩技,群众云集观赏,热闹非凡,叫做“踩大桥”。建国后灯节活动有较大发展,花灯样式一再翻新。1982年以来,区政府年年都举行杂耍会演和灯展。
填仓日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旧时农村人家,家家于是日早晨,以草木灰在院内地上撒成圆圈,圈内放豆、谷、杂粮,称“打囤”,意在预兆丰年。
二月二 传说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旧时东齐、柴家疃等村在村前系水河(亦名运粮河)里举行水中灯会,俗称放河灯。一般河灯由固定灯、游动灯、烟火三部分组成。固定灯用白菜疙瘩、水萝卜做灯碗,燃料是豆油、棉花芯。将灯碗固定在上端劈成六股的芦苇上,周围糊上彩纸,形成莲花瓣形的灯罩,芦苇的下端插入河底。各盏灯距水面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游动灯是装置在木板或高梁秸编成的排筏上,筏上置有各种人物图景的转灯,用长线牵着筏来回游动。烟火场设在河灯后面的河堰上,也就是观众的对面。晚上看河灯,水上有灯,水中有影,一盏灯变成两盏灯;排筏上旋转着的游动灯往来于河灯之间,水灯相映犹如神话中水晶奇观。再加河堐上的烟火纷纷向上空发射,一时间水中灯花似锦,天空中的烟火和水上的千余只河灯交织在一起,胜似天上的繁星,经微风吹拂,水中烟火的倒影,闪闪烁烁,别有一番情趣,这种奇观引得临近村庄的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观赏。相传最大的一次是1921年(民国九年),后时放时停,随着河水干涸而终止。
二月二吃“蝎豆子”意防蝎子蜇。用面擀饼再切成豆大碎块,叫“旗子”,用文火烘干。把黄豆泡透喂入佐料,放入炒热的井黄土中焙干后用粗箩箩出,拌入“旗子”,称“蝎豆子”。家中有属大龙或小龙的忌二月二这天炒蝎豆子,有“炒一不炒二”一说。今吃“蝎豆子”习俗尚存,只是炒黄豆用上了烘干机或微波炉。
清明节 清明前两天为“一百五”,前一天为寒食。因三日相连,故传统习俗合为一次活动。旧时家家到茔田祭祖,并往坟头上添筑新土,煮熟鸡蛋分食,到野外踏青,打秋千放风等。若值三月三前后,还要赶庙会。建国后,清明节作为给烈士扫墓的节日。吃鸡蛋、放风筝、野游等有益的活动也保留了下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节”。旧时,这一天家家门旁插艾,以五色线缠“棕子”,做荷包,装入麝香、艾叶带在身上,意在驱邪除“五毒”。幼童把五色线系在手腕上,节后落第一场雨时,剪断投入雨中,传说可以“化龙而去”。现只保留着吃棕子改善生活的活动。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时当炎夏,把小麦炒熟磨成面粉,和枣泥或糖,以凉开水拌了吃,可以驱暑降温,俗称“吃炒面”。傍晚上坟祭祖,称“上夏麦坟”。现仍延续着 “吃炒面”习俗,“上夏麦坟”者也有。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旧时,绣花少女于是日夜摆鲜果,向织女星乞巧。现仍留传着牛郎、织女“七七相会”的神话故事。但乞巧活动己无人效行了。
中 元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上坟祭祖的日子。以淄河为界,河西多在七月十四日傍晚上坟,河东则多在十五日。1958年随着殡葬改革后,虽无坟头,但祭祖活动仍在部分农村人家中沿袭着。
仲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又称“团圆节”。传统此节有庆贺一年农事收获的意义,故规模较大。这一天,要改善生活吃水饺,晚上一家人围桌饮酒分食月饼赏月。近年来,互送礼品,聚饮者日见增多。还兴起了订婚而未举行婚礼的青年男女们在这一天互相探望对方老人家的风气,在取团圆之意。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传统的庙会活动节日。1949年后,庙会活动停止,此节名存实亡。80年代随着庙会活动的逐渐恢复而重新被重视。
1986年,淄博市人民政府确定每年的重阳节为老年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这一天慰问离退休人员,组织各种有益于老年人的活动。各街道、村庄也都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同程度地为老人提供福利照顾。至2002年,是淄博市第十六个老人节。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建国前是日地主要请雇工吃酒,酒后辞退或续议明年合同,傍晚祭祖。建国后祭祖习惯仍沿袭着,农家同时吃水饺改善生活。
腊八日 农历腊月初八。清末民初,这天早上要用黍米、粘谷米、红小豆、豇豆等杂粮加大枣、花生米熬粥,称“腊八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这天喝了牧女用杂粮、野果、泉水煮的粥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故僧侣每年这天用香谷杂粮煮粥供佛。后平民百姓也效仿,渐成习俗。又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饿极了,想找老鼠充饥,不料从鼠洞中扒出大米、豆子、红枣等杂粮,煮成粥吃后感觉很好吃。做皇帝后,啥也吃厌了,忽然想起小时候吃鼠洞杂粮粥了,下令太监用杂粮煮糖粥,那天正是腊八节,故叫“腊八粥”。官员效仿做粥吃,后民间也跟着学,于是吃“腊八粥”成习俗。有的富裕人家行善事,这天早晨煮成枣粥抬到大街上,让“叫花子”等贫者食用,称“舍粥”。20世纪60年代,境内群众,多用黍米、粘谷米、红豆、胡萝卜、花生米加大枣,做成稠点的“腊八粥”(或腊八糕)食用。现在时兴包水饺或食用八宝粥成品。
辞 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亦称小年,旧时此日傍晚要置酒给灶王饯行,谓之“辞灶”。即把旧灶王画像焚化换贴新灶王画像。并供以糖瓜(麦芽糖),意在粘住他的嘴,希望灶王爷“上九天但言好事,下三界多带福来”。家中有出门未归的亲人不能“辞灶”。现在只沿阖家吃水饺之习俗。
除 夕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日内外扫除清洁,贴对联,挂“乐门钱”。有的户还要在正堂上悬起财神象或“老能轴子”,屋门口放“栏门棍”,门旁焚香,全家喝辞岁酒,男子喝酒“守岁”至深夜。建国后,习俗没有多大改变。自普及电视后,一家人包着水饺看春节联欢晚会,到零点,鞭炮齐鸣,辞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