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各个时期的管理都不相同,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管理方法,很多农户不论什么时期都只是一种方法进行管理,这容易导致小麦管理不全面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下面就来学习下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小麦的分类管理吧!
一是促进控制与分类管理相结合
对于三种类型的幼苗,应以推广为主,土壤覆盖麦田应通过早锄早追肥等措施促进幼苗的转化和更新。早春表土冻结2厘米时,锄头将开始升温,加速早发,同时,早春土壤解冻后应及时施用氮肥和磷肥,以促进根系生长、分蘖和穗数。只要含水量可以,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延缓小麦幼苗生长。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5℃时,三种类型幼苗可以施肥浇水,每亩施用7公斤尿素,促进幼苗的转化和更新。拔节期每亩施用7公斤尿素,促进穗发育,增加穗粒数,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幼苗,关键是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冬季前巩固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小麦出麦期应进行肥水管理,尿素13公斤配合浇水量,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幼苗,氮肥被突出显示并向后移动,对于土壤肥力高、数量75万的麦田,追肥和浇水应在拔节期中后期进行,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对于土壤肥力平均、数量65万的麦田,应在小麦拔节期早期进行肥水管理,并配合浇水施肥15公斤。
二是防治病虫害,化学除草
做好纹枯病、全蚀病、麦蜘蛛等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引导农民科学选药、安全用药、及时防控、联合防控。对于冬季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在平均气温稳定在6℃后,选择上午10:00或者下午4:00阳光充足的天气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避免药害。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小麦分类管理的简单介绍,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进行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