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品牌,如何对牛弹琴?

  品牌“3A”历程:

  品牌概念的出现最初为了区别,但随着看待品牌问题视角的转变,其内涵也发生变化,先后经历了区别于名(apellation)、区别于形(appearance)、区别于情(affection)。

  1、区别于名:brand最原始意义就是烙印,在商业活动中演变为牌匾,如北京烤鸭、张小泉剪刀,在某些服装城、小商品市场,店名成了最大的区别。

  2、区别于形:由于各商家之间对畅销产品在质量、技术、外观、观念等方面的相互模仿,导致了各品牌产品之间普遍的“同质化”现象,CIS被逐渐被企业奉为法宝。

  3、区别于情:通过故事、文化、广告、营销、服务等内容完成与消费者的精神交流,品牌建立的过程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正如ZIPPO张扬个性、麦当劳传递欢乐,星巴克带来体验。

  曾有一度,国内专家对品牌推广提出质疑,提出品牌缓行,诚然由于一些行业理念识别的空洞化及视觉识别的表象化,导致品牌间无法精准区别。正如家纺行业,品牌故事、品牌代言、品牌文化均大同小异,似乎陷入品牌难以识别的泥沼。

  立足行业看消费群体——“5+1”

  目标群体和真实消费群体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误差,目前消费者研究均为目标消费者,为了细分市场、品牌定位而进行横向研究,缺乏站在行业的高度对消费者纵向研究,了解目标消费群体形态。一般而言,消费者对行业及产品认识会经历以下几个时期,混沌期、新鲜期、跟风期、理智期、成熟期,及由于行业不规范而有可能出现的怀疑期。

  混沌期——无消费意识或比较麻木,正如卖鞋子的到了一个都不穿鞋的小岛,卖洗发水的遇到一群和尚;

  新鲜期——由于行业对消费者的启蒙,使得消费群体对新鲜事物或概念产生好奇,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尝鲜;

  跟风期——产品或概念逐渐被消费群体认可而产生潮流式消费;

  怀疑期——由于负面事件对行业整体形成打击,使得消费者对行业整体产生怀疑或恐惧,如消失的气功行业。

  理智期——消费者更多关注产品、包装、价格、广告、服务等潜层需求

  成熟期——宏观的理性与微观情感的结合,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更多的关注产品的附加价值。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牟子·对牛谈琴》

  品牌,如何对牛谈琴

  脑白金现象:

  业界普遍认为脑白金的成功源于广告的成功,笔者认同但不愿意重复,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脑白金成功首先源于保健品行业的迷失,以中华鳖精为首的老一批保健企业把保健品当还魂丹卖,导致行业整体信誉透支,消费者进入怀疑期。

  中华鳖精、三株的广告也同样成功,大部分中国人记住了这个产品,脑白金没有扯一波消费者现身说法,吹嘘有如何神气的功效,甚至压根就没考虑经营美誉度,只是迅速通过广告手段提升产品知名度,把保健品当礼品卖,很多购买或知道脑白金消费者至今不知年轻钛是啥玩意。完全可以把他们定义为保健行业的牛群,脑白金并未为清角之操,玩高雅,而转为蚊虻之声,故牛蹀躞而听。

  中国很多行业面对着一群牛,去星巴克的人不一定真正懂咖啡,去麦当劳的许多都知道那是垃圾食品,在国外很多卖不出去的产品一到中国便销售数字惊人,欧典地板随便挂个洋牌坊就能招摇撞骗近十年。如今各类杂音不绝于耳,单体品牌也由于传播音基不准,导致品牌感召力缺失,我们无法把握牛的情感世界,即便消费者自身也经常是无法把握自己真实的需要,消费者是善变的,易诱的,也是忠诚的,消费者只消费自己认为值的东西,肢体型客户凭习惯消费,头脑型客户凭理性消费,而感性消费的是心灵型客户,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操何种琴音很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客户结构是多元化的,客户结构本身也在不断改变或进化,考验了品牌的传业授道能力,必须通过不断引导行业整体思维去互动牛群思维,未来的竞争,只有为行业规范做出贡献,才能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企业必须站在行业的高度,成为行业琴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品牌,如何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词条  品牌  品牌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品牌管理

 品牌营销的三重境界

 从区隔性说,品牌与产品的不同在于,产品卖的是品类属性,而品牌在其之上增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  从宏观视野看,增加了附加价值的品牌能存在,是因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展开)

品牌管理

 调皮学生和阴险校长的对话

有一位学生在学校翻墙而出,正被校长抓到。  校长问:“为什么不走校门?  学生指着身上的衣服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校长接着问:“翻墙有什么感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