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1988年,浙江宁海的一家模具厂转行做笔筒,“得力文具”就此诞生。2014年,“得力文具”升级为“得力办公”,业务范围将从供应综合文具产品升级为提供办公整体解决方案。两字之差,得力用了 26年。得力为什么选择现在进行品牌升级呢?

  在得力集团总经理娄甫安看来,这是得力“蓄势已久”的事。“用户对于办公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文具,市场已从‘点’的需求转向‘产业链’的整合需求。”

  一直以来,文具消费只是依靠产品和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得力依靠的也是中国市场的终端、批发、零售这样的渠道。由于缺乏品牌引导,消费者在选购文具用品时,往往会选择售价更低的产品。而经销商受利润导向,倾向于销售利润高的产品。得力就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怪圈。对得力来说,是时候用行动来做出到底是卖产品还是卖品牌的选择了。在2010年春节,经过一番筹划,得力品牌形象广告在央视四个频道同时高密度投放,直到今日。“一亿多元的广告投入,这在业内是史无前例的。”娄甫安说,“在做出决定之前,集团高层也非常踌躇”。毕竟这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业界也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这种打造品牌的途径,也让得力尝到了甜头,2010年底受制于成本上涨,尽管“得力”各类文具全面提价15%,换来的是销售额的增长。到2011年,集团国内销售额增加4亿元,同比增长30%。

  现在,得力保持着每年20%的销售增长率,业绩的增长推动和需要也要求得力进行品牌建设,为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品牌内涵积蓄力量。

  在国外,办公用品行业是个很成熟的行业。产品种类丰富,不仅涵盖办公文具,还包括办公设备、电器。一站式的交付模式也较为成熟,拥有较高的接受度。据2013年IBISWorld发布的数据,美国办公用品市场的价值约为212亿美元。而在国内,办公用品一站式交付的概念相对陌生。娄甫安认为,文具办公用品是一个低关注度但高用户黏性的品类。作为日使用量非常高的易耗品,其对服务的要求、与客户结合的比例,以及用户信任度和使用黏性,要远高于设备和电器产品。对用户来说,寻找多家供应商采买,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还存在一定的管控难度。因此,用户更需要供应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服务。“只有在诸多细分品类市场都做到行业领先水平,消费者对其品牌认可度比较高的时候,你才有能力来给消费者提供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也才具备战略转型和升级的时机。”

  当然如果没有好产品,再好的概念也是空谈。在得力看来,独立自主的技术及技术革新是企业发展的利器。技术出身的娄甫安非常重视技术。他本人对产品的研发也非常精通,会亲自带领科研项目小组的工程师进行产品研发,他也是中国文具行业中有用专利技术最多的发明者之一。

  重视技术不仅跟娄甫安技术出身有关,还与一个小故事相关。多年前得力曾与一厂家洽谈,希望通过合作开发,把多面贴标签的几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全自动工序。结果该厂家独自开发出了设备,并在行业内推广开来。这一意想不到的变故,迫使得力投入力量自主研发。集团下属子公司“得力文具”率先成立技改小组,集团总部专设了一个技改办公室,高薪从广东聘请来4名工程师,打造一个20人的自动化研发团队。3年后,技改办升级为技改中心,集团常设技改人员也达到了80人。

  或者跟浙商一贯低调的性情有关,娄甫安并不太愿意多提自己。但他对技术的重视反映在企业管理上,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80余人的研发团队的得力。据了解,得力集团每年将销售额的8%用于研发。集团在上海成立专门进行产品造型和功能开发的研发中心;在韩国首尔成立专攻颜色、图案等外观设计的研发中心;东京的设计研究所则主要是做潮流趋势的判断。

  同时,得力集团产品门类众多,且各大门类的技术有相通性,但又有较强的独立性,如果沿用传统的开发体系,用一套技术开发工程师进行多产品开发,不仅不能保证其开发的速度,而且更不能保障其产品的功能与对手进行较量。为此,娄甫安创造性地拟订了有得力特色的研发体系,走联合舰队式开发之路。各个项目单独立项进行独立的市场调研,独立的队伍进行项目开发,独立的队伍进行后续改善,确保每个项目都有行业中最精英的工程师主导展开。

  如今娄甫安正带领着得力向“2015年进入国际文具行业前茅,让世界每个办公室都有得力”的目标迈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品牌  品牌词条  产品  产品词条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