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活得体面,才是真正的美感。
外在的体面如秋日黄叶,风一吹就簌簌飘落。
内心的体面才是一朵四季不败的花,经得住风吹日晒,常开常新,永不凋败。
什么是真正的体面
真正的体面不等于钱权豪物堆积起来的面子。住大房子,开豪车,吃大餐并不是体面生活的方式与表现。
不少人对体面有着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穿着光鲜亮丽,出入高级写字楼,就是体面;面朝黄土,穿着朴素就是不体面。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九百年前的宋代词人苏轼早用事实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体面,是内心的丰富、克制与尊严。
苏轼的一生可谓传奇,从年少成名到漂泊终老,每一步都像上天与这位才子开的玩笑。
年少出川即名声大噪,众人追捧视为明日新星,这时的生活是体面的。
经历波折,多次被贬,在黄泥冷雨中摸索,但此时的他依然不失本色,怡然自得,这时的生活也是体面的。
面对挫折,不狼狈不悲伤,在历史洪流间站的笔直,活得结结实实。
戏文里唱: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朋,眼见他楼塌了。身外之物不牢靠,用权势金钱搭起来的体面总会有塌的一天。
真正的体面与金钱无关,它来自内心。不急不躁,怀抱阳光,一切安好。
体面是内心的丰盈与自信
体面是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是充实丰富内在,实现灵魂的丰盈。
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一个生活体面的人即使身陷泥潭,也会把眼前的苟且过成诗。
内心体面的人不会抱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是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不会得过且过,只会以积极的心态改变生活。
苏轼在被贬期间,穷困潦倒,日子过得艰难,但一次次被贬中,他并未对生活产生消极的态度。
从黄州猪肉到岭南荔枝,在每一个被贬的荒凉之地,他都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
在密州他写下“鬓微霜,又何妨”的千古名句,在黄州又有“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佳作留唱。
不论在何种境地里,苏东坡都以一种昂扬的斗志与温暖的处世之心活得体体面面。
体面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自己给自己的。好好收拾自己的房间,每天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工作,搞好自己的个人形象,衣服不在多贵,但要保持干净,这就是一种体面的生活。
古人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体面从来不靠物质体现出来。心里除了钱,还要装下爱、家人与世界。
多读几本好书,多学几项技能,充实自己的内心,提高自己的素质,这也是一种体面。
面对困难坚持住,面对诱惑坚守住。生活中的有些狼狈不是命运造成的,而是由于你缺少一颗体面生活的心。
在得失中保持一颗淡然的心,不会因为一点成绩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一蹶不振。
在困难与挫折中不要畏惧、退缩,不能抛弃自己的原则底线。做事走正道,不耍小聪明走“捷径”。
苏轼能够活得体面潇洒,不仅因为他对生活的热爱及其内心的丰富,还在于他能在困难中坚守自己,做事光明内心澄净。
普通人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命运的戏弄与打击,恐怕早已经放弃了自己。
苏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就像一根毛竹,不论风雨再大,他也总能在风雨之后迅速找到自己。
新法失败后苏轼回京,他敏锐地察觉到此时的官场早已不是他期望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远离京中。
其实这个时候,如果放下所谓的“光明心”,他很容易获得人们所谓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