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演员吴京成为了七、八月最热的人。
但在《战狼》和《战狼2》之前,多数人听到吴京这个名字时,70/80后可能会想到《太极宗师》,90后可能就会有一段空白了。
为什么说,吴京成为了一种现象?
首先,老胡给大家查找一下“现象”二字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1.文化艺术界指由于某种创作或研究而引发的社会效应。
2.事物在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外在联系性和客观形式。
看了这两个释义,大概就会明白为什么老胡把吴京作为一种现象。
首先,由于《战狼2》的持续热映,目前票房已经突破55亿人民币,观影人次达到了1.5亿人次,而且不断刷新华语电影新纪录:四小时破亿,二十五小时破3亿,四天半破10亿……
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引起的社会效应,证明其超高的关注度,这就是一个大片效应,让老胡想起了20年前的《泰坦尼克号》,当时很多人都看了两三遍。
其次,如果稍微细心一点,你会发现,无论是网络热搜还是各论坛的灌水、评价,极少在探讨电影本身的情节和内容,而是里面蕴含的精神、制作过程中的故事、辉煌背后的挑战和磨炼,等等。这就是现象的第二个定义:事物在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外在联系性和客观形式。当人们不仅仅局限于视听的满足,而是产生了一定的情怀,且去探究背后的因素,尤其是发现曾经有可能让一个好作品命悬一线时,话题自然就无穷无尽了,而且这个时候,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关注了《战狼2》,其他影片,尤其是本身质量就不过硬的,再怎么酸溜溜地说《战狼2》挤压了票房,也是无用的,七月底上映的《战狼2》,却拥有了整个八月。
一个现象,肯定不是永恒的,但却会让人记忆深刻,且成为新的标杆。
当我们很多企业在抱怨员工缺乏动力、缺乏激情、缺乏创新等等一系列缺乏的时候,的确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你的企业里是否缺失了“现象”?
“现象”并非“现状”! “现象”是需要营造的,是需要付出的。
“现象”是可以让员工去追逐的,让员工参与其中并积极讨论的,是他们内心喜欢的。
我们很多企业管理者,不懂的营造和利用“现象”!
老胡建议企业要学会塑造“现象”,因为人是需要刺激的,更是喜欢在共鸣中发现乐趣的,一个好的现象,让员工产生共鸣,起到的激励作用和群体效应会远远大于奖金的作用。
如何塑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现象”呢?
老胡建议:
01.实际一点,别喊空话
不要整天把销售额和利润的数据目标挂在嘴边,贴在眼前,说实话,在绝大多数员工心里,那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的目标一定和自己有关系!
02.学会转化,将年度目标的设立当做产生“现象”的源泉
当今管理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把管理者的目标转化为被管理者的目标!很多管理者挠破脑袋也不知道怎么办,只会将目标层层简单分解,架到相应的员工头上。老胡在企业管理顾问项目的辅导中,最重视年初的目标分解,老胡会让各级管理者站在自己所负责单元的角度上,用经营的思维,想清楚到底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下属是否能接受?是否愿意接受?这个过程是需要非常耗神的思考的,因为多数管理者的思维导向不够聪明。
举个例子吧:
老胡有一次辅导某企业的各分公司总经理,请他们写下自己未来一年的经营目标,100%的总经理都写出了总部下达给分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目标。老胡表示不认可,大家都很奇怪,认为这是自己的目标啊!老胡接着说,这是你被设定的目标,不等于你想把这个团队带成什么样子,更不等于你团队的目标,如果一开始你们就把这个指标当做你经营的目标,你的工作就是僵硬化分解,你会感到员工每年都在按部就班,就算指标达成了,你总会感觉到少了些什么!
这一批总经理的确素质很高,老胡讲完,他们就陷入了思考,继而激烈讨论起来,重新塑造自己的经营目标,有这样的一些目标:明年人均工资提升8%、成为整个集团最稳定的团队、人均产值达到XXX,成为整个集团的业务标杆团队等等。你会发现,这样的目标不一样了!之前的指标都会成为这些目标达到后的附属产品!!!
老胡秘笈:
从你认真思考经营目标开始,从你考虑什么样的目标对下属有激励作用开始,你要做的事情丰富了,这就是你营造“现象”的开始!
03.达成目标的过程是漫长的,因此需要数个具体“现象”支撑
每个季度,最长每半年,设定一个主题,在常规工作之外,给到员工一个当期努力的方向,而且这个方向是和整体目标有关联的。
例如:征集当月十个最美笑脸、内部服务提升、效率提升季,等一系列的主题,让员工参与其中,且选择出最好的标杆,让大家去感受,一个一个的现象延续着,最终不知不觉达到了想要的目标。
当然,就像《战狼2》一样,产生现象的背后是无比的艰辛和巨大投入,每一个管理者要找到引起员工共鸣的目标或活动,就要用心,要投入。
《战狼2》不断刷新各项记录后,“吴京”成为了一种现象,但老胡更期待他成为一种品牌!
企业内的现象营造起来了,持续下去,优化下去,就会形成文化!
我们更期待,从现象,走向品牌和文化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