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07日 来源:《商界评论》 作者:姜汝祥
中国的企业家中,公开或半公开地以曾国藩为榜样的大有人在,所以我下决心去攻读一下曾国藩的东西,力图搞清楚他有什么值得我们的企业家如此神往?
坦率地说,我读不进去。当然,在这样一个知识多元化的时代,我们自己读不进去的东西,未必就没有价值,就像我们迷恋的许多东西,也未必有价值。
曾有记者问我:难道公司中没有政治吗?
回答是:当然有。而且十分严重,我甚至可以负责地说,如果目前那些在舞台上依然风光的中国企业家,如果其中哪个不是深谙公司政治的高手,那恐怕早就下台了。
我为什么读不进去?回答很简单。我认为曾国藩的东西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已经过时了,或者说,在中国企业家迷恋曾国藩的的背后,其实暴露出的是中国企业家对现代企业运行逻辑的某种陌生和隔阂!
中国企业家选择了一种对现实十分有效,但却对企业未来发展十分有害的领导方法。
我们发现,正确的提出问题可能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在如何管理公司这一问题上,我觉得相当一部分企业家把问题搞错了。在他们那里的问题是:如何管理员工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我觉得真正的问题:如何管理员工做的事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这两个问题好像差不多,但背后的逻辑却有天壤之别!基本的区别在于,在迷恋曾国藩的企业家那里,问题的出发点是“人”,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是如何把人搞定,而在我看来,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事做好。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一种对事物运行规律把握的技术。而什么是权术?权术是对人际关系进行把握的技巧。管理无疑需要某种技术来增加综合协调能力,但权术却会将企业运行变成政治的游戏!
如果我们去买菜,无论你与卖菜人为价格如何争吵,这都是商业。但如果你不是去买菜,而是你看这个卖菜的人不顺眼,从而想找人不让他卖菜,这就不是商业而是政治。
虽然我们把公司中的权力斗争叫做公司政治,但这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本质是有区别的。道理很简单,公司就是公司,公司的本质是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权力的安排。
在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中都存在公司政治,但全世界任何一家优秀公司的政治都有非常明显的底线:权力是公司利益的体现!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世界级优秀公司的权力安排,有着十分清楚的逻辑与框架:首先明确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公司领导权一定是在股东利益的制约下行使。其次是明确的雇佣关系,保证员工在合约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所有的行动都应当符合公司利益。
为什么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中,领导者必须是半个政治家?结论就是国有企业从本质上讲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商业组织!
同样,为什么一旦韦尔奇的接班人上台,另外几个侯选人就要离开GE?为什么摩托罗拉新上任的中国区总裁,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批自己信任的人提上来?结论也很简单,GE要的是公司利益,摩托罗拉要的也是公司利益。
当公司利益明确的时候,权力背后是明确的责任。这就像授权一样,我之所以把权力给你是因为我明确了你的责任。同样,在有明确的责任下,重用谁,淘汰谁就是行使责任的重要内容。这就是我们讲的:权力来自于流程——你的权力大小是制度流程赋予你的,而不是谁的任命。
在对曾国藩的迷恋现象中,如果把责任完全推给企业家是不公平的。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暴君往往与暴民共存。我们随处可见若干权谋员工或主管的卓越表现,或者说企业家在明处,这些极富权谋的员工或主管在暗处。
最近一个企业家告诉我,某某著名咨询公司出来的一个MBA到他这儿,没到半年带着一笔生意跑了,跑的时候,还有几万元的出差借款没有还。
在曾国藩那里,对付这种人的办法可是说是数不胜数。我相信,那些修炼曾式管理法的企业家们,最后的境界是达到人性上把这类人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从第一天起,别说你是MBA,就是归国洋博士,要玩这种阴谋诡计,就像小孩与大人玩捉迷藏一样。只要你三心二意,没等你跑,就先把你清除了。
但是,现代企业管理逻辑却不是这样的。事实上,如果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像跨国公司一样强调必须有过去雇主的推荐信,那么这位老总就会发现,这位MBA离开那家著名的咨询公司的时候,还有卡住电脑不还的闹剧。如果财务严格的话,借款也不会几个月不还。
所以,有些问题的发生从表面上看,是权力水平的高低,但实质上却是制度出了漏洞。就看我们的管理者是通过“曾式管理法”中的悟道来识破人性之恶,还是通过制度与文化来识破人性之恶?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当然,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似乎说起来很容易。但问题是现代企业是100多年工业文明的产物,除了遵从工业文明的内在演化规律,我们还能做什么?更让我们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独立于官僚体系的商业组织,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只适用于官僚体系的权术,而没有适用于独立组织的管理。
管理的出发点是事的顺序,而权术的出发点是人的服从。管理的本质是规律,权术的本质是谋略。权术服务于规律,这就是公司政治的底线。
作者简介:姜汝祥为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