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阵子看到一条有些搞笑的热搜,女子月薪三千两千吃小龙虾,引婆婆不满。
然而,从曝出的聊天记录看,婆婆上个月刚给了他们1万,儿子这回又以小孩要报名学习骑马为由向婆婆要钱。
妻子气呼呼地发了朋友圈, 得到不少声援。
作为小龙虾+麻辣田鸡爱好者,我看到这里都开始咽口水。一口龙虾、一口冰饮,那感觉,啊~足以融化吃货的心。
妻子对or婆婆对?
妻子是不是很受委屈?
为什么自己挣钱就不能自己花?
咳,人生就像打麻将,人家胡九筒,你拿到九筒就是张废牌,任何事情如果没看配套条件而下结论,都叫耍流氓。
消费观是三观最直接的映射,我今天想借此聊聊,关于婚姻中“责任”的话题。
02:
我一朋友跟我诉苦。
她月薪6千多,和闺蜜去国外旅游,购物花了近3万。那阵子小两口打算买车,老公看到从她购物区买的一堆华而不实的首饰,还有几个一言难尽的皮具,忍不住说了几句。
你一句我一句。
没10分钟,话题以火箭升空的速度上升到“你从来没把我放在眼里!就是不想我过得开心”。
朋友气得破门而出,坐在附近的KFC里,先把这事往微信群噼里啪啦骂了一遍,又痛心疾首地发语音向我吐槽:老公太没仪式感、太不懂她、不够热爱生活……
我刷了下群聊,果然,应者寥寥,只有几句劝她大晚上的尽快回家。
估计大家想得和我差不多。
理想主义、仪式感、对生活的尊重……OK,这些都没问题,但它们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叫做量力而行。
本山大叔说的好,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她老公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年薪25万左右,不抽烟不喝酒,每月花的钱经常还不到3000块,理头发都跑到社区的老旧小店,说只要10元,便宜。
倒是妻子,工资6千,每月花钱一两万,还在家里正需要用钱时,一出手就把3万花在刀背上。
谁听了不胸口疼?
热搜新闻里工资3000块,花2000块的姑娘同样如此。
就这么点儿钱,个人的衣食住行都困难,你一边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挣钱自己花”,一边每月啃老。
吃小龙虾是自己的,孩子的学费却是让婆婆出。
挖彼东墙,补己西墙。
03:
这几年我发现,不少女性朋友在婚姻消费有这样一种观点:
我不需要你养,我花自己挣的钱,其他的你包了。
然后标榜自己是“自给自足”的独立新女性。
怎么说呢,倘若你是单身,这话没毛病。可如果你是已婚,再说这话就有点儿变味了。
家庭情感专家、婚姻已幸福地持续了40年的柯维夫妇说:
婚姻关系里,我对你很重要,你对我也很重要,我和你都不再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成为“我们”这样一个共同体。
是的,婚姻里不仅有“我”,还有“我们”。
所谓经济独立,不是只顾自个儿的岁月静好,而是能承担与金钱有关的应有责任。柴米油盐不会从天而降,孩子不会把自己养大,房子车子不会一觉醒来应有尽有。
想起之前有个新闻,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地铁站醉倒了。
这位做销售的男子,25岁,不爱应酬的他为了签下一单业务,结果喝多了。
男子看到民警一个劲儿的道歉:
“我跟我老婆讲过了,我老婆会来接我的。对不起哦,打扰你们了。”
十几分钟后,妻子匆匆赶来,看到丈夫狼狈的样子,没有一声责怪,也不顾他身上的污物,心疼地抱住了丈夫。
男子哽咽地叫了声“宝宝”,小声啜泣:宝宝对不起啊,我感觉我没有用。
妻子说,不要说这个,没事的。
很多网友鼻子一酸:这大概就是结婚的意义吧。
再说个更现实的情形。
最近,有位读者在我一篇写中年失业的文章下方留言:
年薪50万的老公失业了,原本过得悠哉悠哉的妻子在经历了一连串心理变化后,准备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两人一起撑过去。
我看到这条留言时,胸口一暖。
诚如这位读者所说, 夫妻是队友,是合伙人。
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你玩游戏时,有人上来就和你说,我们组队吧!我不会救你,你只能自救;我们的装备你来买,我打到的宝石归我。
你会咋想?
这摆明奔着坐享其成去的嘛,这不叫队友,本质上就是个蹭饭的。
04:
最后说说生活品质。
“难道结婚了生活品质注定要下降?”
“难道连小龙虾自由都无法拥有?”
“ 难道去国外旅行shopping都成为奢望?”
林清玄的一段文字,堪称这个词的最佳注脚。
“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 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这才是生活品质。”
敲黑板划重点——“有限的条件下”。
如果你月入3万,小龙虾你往死里吃都没人说什么。你月入3千,自己都快养不活了,还交不起小孩培训费,每月还啃老。抱歉啊,这时生活品质就变成个笑话了。
无论贫富贵贱,请先将责任置顶。
婚姻本身就是现实的。
不能因为你是女性,就理所应当地认为婚后就应该刷老公的卡、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无忧无虑过着童话里公主般的生活。
身为女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
如果说,你就想找一个帮你铸造华丽城堡的王子,婚后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这个概率,恐怕比田里的青蛙变成王子的概率还小。
生而为人,学会承担是一门必修课。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