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英国「群体免疫」背后,我希望你明白这件事

作者 / 刘 润

最近,英国决定实行「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计划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激烈争论。

我看到这样一种观点,非常有趣。

1、群体免疫

有人认为,故意让数千万人感染应该是误读了英国官方的策略。

英国政府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用心良苦呀。

要知道,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查理一世”,就是英国的。

对于一个国王都曾被议会送上断头台和爆发过“光荣革命”的国家而言。

英国政府可能认为,对于自己国家这些民众:你越想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越是不干。

如果宣布:

大家都关在家里,不要出去,必须带口罩。

民众肯定又要闹革命,闹抗议,闹罢工,高声宣呼自由、民主,人权。

如果换种说法:

政府考虑将不采取隔离措施,任由病毒发展。

等到有足够多的人被感染(60%的人口都感染),也就产生了群体免疫力来对抗新型冠状病毒。

你看,同样一件事,换种说法,后者民众估计心里会想:

这..政府不是玩我吗?你让我自由出去,我偏不出去!

我还是乖乖躲在家里,不要出去算了,我才不要成为那感染的60%!

于是,有人开始推理,认为英国政府决定让 60% 民众感染新冠,为了获得「群体免疫」,其实是一种聪明的宣传策略。

因为英国毕竟医疗资源有限,无法收治和集中隔离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

于是只能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重症患者的方案,以尽可能降低病亡率。

而之所以宣布“让60% 民众感染新冠”,其实是利用了民众群体心理,“反其道而行之”。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2、把结果当动机

我们并不能确认,英国不是这么故意计划的。

但,结果的正确,其实往往并不能证明“行为动机”的正确。

举个例子:在《魔鬼经济学》一书中,提到过这么一个有趣的案例:

英国政府想要提前识别恐怖分子,避免恐怖分子袭击。

但是,恐怖分子哪有那么容易识别?

首先,这群人往往是在中东的一些山里和沙漠里,源头很难找到。

其次,如果用现代化工具进行信息和情报监控,对方很多采用人传人,根本不用现代化工具。

最后,想要监控资金往来?很多袭击并不是大宗的银钱来往。

政府一筹莫展。于是,邀请了一位专家来分析。

这位专家想啊想,列出一些有趣的推理:

1)恐怖分子,基本不买保险。

2)他们会先存入一大笔钱,然后定时领取,却没有固定的进项。

3)他们的账户没有正常的生活消费,比如房租、水电费等。

4)他们常打出或收到国际汇款,而金额必然低于申报额。......

其中第1条推理,一下子把恐怖分子的怀疑范围缩小了。

后来英国警方果然就根据这个识别抓到了一些恐怖分子。

为什么呢?

因为英国福利特别好,而发福利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买保险。

如果是一个20多岁的英国公民,或者是当地的居住者,他不可能不买保险。

但是恐怖分子不买。

为什么呢?

因为保险兑付的时候,就是你死了之后,保险要赔给你家人的时候有一个条件。

你不能是恐怖分子,你只要是恐怖分子,那就不赔了,这是保险业惯常以来的一个习惯。

恐怖分子就会觉得,那我就不买啊,万一哪一天我要实行恐怖袭击,然后我交这个钱,将来我家人什么都得不到。

恐怖分子基本不买保险,根据这个“条件”,警察执行抓到了恐怖分子,取得了好结果。

这看似就是故事的结局了,然而一切还没有结束。

3、打哪指哪

还没有结束?为什么?

因为根据“某个条件”,成功取得“好结果”,这其实是“把结果当动机”。

好比你拿着一把散弹枪,近距离发射了很多子弹,突然成功“击中目标”。

这是“打哪指哪”。

下一次,你还能“打中目标”吗?

再举个例子:你的公司某个部门发展遇见了困难,你带领团队开始“关注”研究这个问题。

你通过分析“假设”关键“条件”,坚决“执行”后,“验证”得到了“好结果”。

你会不会惊喜若狂,以为抓住了“显而易见的真理”?

于是,你按照“结论”,开始迅速推广部门按照这套“成功方法论”执行。

最后,公司终于在“正确的执行”中,滑向了更加可怕的失败深渊。

你一直以为自己的团队是“指哪打哪”的常胜雄兵,却不知道是“打哪指哪”的蒙眼盲兵。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因为执行了一件事,获得了成功,就会立刻认为这件事是十分正确的。

并且将遇见问题得到的改善,全部归因到“执行的这件事”上面。

于是,我们开始在“错误的假设”下,验证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并基于“错误的结论”,执行了一个“错误的方案”。

最后,当公司死在因果错乱的执行后,才发现,原来当初以为正确的执行路径,前面居然是无底深渊。

这时,你会突然发现:

那个引以为傲的优点,竟然是公司最致命的弱点。

那个引以为豪的优势,竟然是制约公司取得更大成就的原因。

一身冷汗。

最后的话

回到今天的案例上,英国政府宣布“群体免疫”,很多网友说“政府故意”的,这个做法真聪明。

这可能就是“打哪儿指哪儿”,把"结果当成动机",自认为得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结论。

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心态。

虽然,我们并不能确认英国政府就一定不是这么故意计划的。也不能说通过不买保险来辨别恐怖分子就一定是碰巧。

只能说看问题视角存在“打哪儿指哪儿”的风险。

看见一条新闻,你认为自己早就想到了,而且根据碎片化的信息,假设出一个完整的结论。

然后,坚定不移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如果经常这么做,就很容易蒙蔽自己,以为自己“十分明智”。

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一个处理问题的完整流程。

对于曾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优点,我们更愿意关注它带来的正面影响。

却经常不自觉地选择性忽略可能存在的负面问题。

对于过去屡试不爽的方法论,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现在仍然管用。

并且坚信不疑的执行。

但往往:

过去屡试不爽的方法现在未必仍然管用;

过去引以为傲的优点未来未必不是阻碍。

祝愿你成为一个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哪打哪”的常胜将军。

而不是成为一个根据碎片化信息确定结论,“打哪指哪”的蒙眼骄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英国  英国词条  免疫  免疫词条  群体  群体词条  这件  这件词条  明白  明白词条  
综合管理

 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

 企业选址过程中不能仅考虑眼前的人力成本因素,要从长远发展着眼。  假如人力成本在严重侵蚀企业利润,经营者是否应该选择将整个或部分企业迁移到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区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