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刘润
如果你打算做连锁餐厅,做早餐,选主打产品时,在包子,馄饨,面条,米粥之间,你会选哪一样,为什么?
做午餐,和晚餐,在面条,家常菜,火锅,烧烤之间,你会选哪一样,为什么?
你说这些问题难吗?
其实不难,它只是有点儿复杂。
— 1 —
这道题的答案是:早餐选包子;午餐和晚餐选面条。
为什么?我们来看看如何解题。
首先,记住这道题有一个大前提,是做连锁餐厅。
然后,解这道题,涉及到四个维度,分别是:
一致性,外卖度,标准化,和日常性。
第一个维度,一致性。
做全国性的连锁餐厅,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选的类型要具有全国口味一致性。
比如,豆腐脑到底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我从小在南京长大,南京吃豆腐脑要加酱油、盐醋、虾皮,榨菜。而有些地区吃豆腐脑要撒白糖。
再比如,主食。全国人民还是有偏好的,在地理上存在差异。但是还好,今天全国人民吃米饭,也吃面条。
下面我们来看选项。
家常菜的差异很大,就西红柿鸡蛋这一道菜里的鸡蛋,就有整块、小块、硬、软的区别;
烧烤的口味差异也很大,像烤玉米,有一整根烤的,也有把玉米粒一颗一颗串起来的;
馄饨,口味也有差异。我在南京吃小馄饨,特别小,一丁丁肉在里面,可以滑溜地吃下去的,所以我到北方挺不适应的,北方吃大馄饨,跟饺子一般大。
但是做的是连锁,要选口味差异小,一致性高的,在刚才的选项里,什么口味差异小一些呢?
早餐:包子。米粥。面条。
午餐和晚餐:暂时选不出来。
因为面条、家常菜、火锅、烧烤,都有菜系之分,所以口味都会有差异。面条稍微好点儿。
— 2 —
第二个维度,外卖性。
什么叫外卖性?有些东西是几乎必须堂食的,有些东西是可以外卖的。
先看早餐。
包子是适合外卖的,很方便,在办公室吃包子很常见;而早餐在办公室吃面条,就比较罕见了。
另外,外卖性高不高,对店铺经营的效率也有影响。
如果早餐卖面条、馄饨和米粥,你得有门面,而且如果门面太小不够坐,大家得排队,这样就没法吃上。餐厅的面积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限制。
所以,在早餐里包子更容易做外卖。
午餐和晚餐里,面条可以外卖,因为面条现在都是面和汤分装的,那碗汤作为水,它的保温性能强,所以,就算是20分钟、30分钟送到你那儿,把面条往里一倒就能吃了;
家常菜也还行,因为它冷热程度对口味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多半你收到时还是温的。
但是,火锅和烧烤的外卖性相较之下就更差。
火锅差,倒不是口味的问题,而是复杂性,因为它要有装备。如果真要做外卖,成本会高出很多。
烧烤尤其差,我个人感觉点烧烤外卖是一种极痛苦的体验,因为烧烤稍微冷一点就不好吃了。而它本身就是一颗一颗的,冷的又很快。
所以,午餐和晚餐里,面条和家常菜的外卖性高于火锅和烧烤。
— 3 —
第三个维度,标准化。
做连锁还得考虑标准化的问题。
早餐里,包子比较容易标准化,因为它可以先由中央厨房制作。
中央厨房通过统一采购、集中制作提高效率的方式,来让包子的口感保持完全一致。最后门店现场蒸一下就行,工艺比较简单。
而面条、米粥都需要现场制作,要煮,要熬。
馄饨虽然也可以中央厨房提前包好,但也需要现场煮,而且很多馄饨店都选择现场包。
所以,早餐里,包子是最容易标准化的。
午餐和晚餐,面条最容易标准化。因为品种相对简单,煮面条,加上各种浇头就好。
做家常菜馆就特别痛苦,首先每个厨师做的都不一样,菜的选项得多,一般有10个选择,20个选择,甚至100个选择。
结果餐厅最后被搞得特别复杂,进货品类多,材料和损耗都很大。这些对标准化都是极大的考验。
火锅呢?火锅的品种也需要很丰富,但它有一个好处是菜品不需要制作,火锅底料都是在工厂做好的,菜也是统一运输的,不用看手艺。所以它的标准化程度非常高,虽然它比较复杂。
烧烤既品类丰富,又得看手艺,撒多少孜然,烤几分火候,标准性大大降低。
所以这四个标准化排名按容易到难,依次是面条,火锅,家常菜和烧烤。
— 4 —
第四个维度,日常性。
什么东西是你吃不腻的?它的日常性就高。
面条,家常菜,不太容易吃腻;
火锅和烧烤是容易吃腻的,因为它们都是重口味的东西,对于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他可能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吃一次火锅就不错了,所以不可能把它当主食一样天天吃。
面条和家常菜的日常性,远远大于火锅和烧烤。
同样道理,我们看早餐。
包子、馄饨、面条和米粥这四个的日常性都很高,都是可以天天吃的。
所以,把这四个维度放在一起考虑,如果能选到一个品类,全国都吃,方便外卖,容易标准化,还可以天天吃,那是有机会做大的。
在题目选项里,早餐最符合的就是包子,午餐和晚餐是面条。
这是两个很好的品类,从连锁角度来看比较适合做大,其他或多或少有点不吻合。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包子和面条能做大,而是我们要知道品类和品类之间有差异性。其他品类做的好,也有机会做大。
— 5 —
现在,我们再试着一起来升维思考。
和你分享我的商业“五维思考法”。
零维,是一个点,考验执行力,把单点的事情完成就好。
一维思考是基于“线”的思考,关注的是战略层面,找到更好的路径。
什么意思?
就像下象棋一样,你的战术、每一步的动作,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所以,下一步该怎么走,就是一维思考需要做的。
而且,在一条线上,你只有前进和后退两种选择。
你带着员工找到了一条路,要不前进,要不后退,这是一维思考。
当你在一维的时候,走上了一条路,是看不到其他路的,所以升级到二维,就是手里拿到地图,开启导航去找更好的路。
这条更好的路,需要研究商业模式,目的是创造全局性增量。
如何研究商业模式?
有一种办法,是找出你经营过程中会遇到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员工、客户、供应商、股东等等,画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图,用这样的二维结构去思考如何改进关系创造增量。
三维思考,从点线面上升到体,从平面到空间,做颠覆式创新。
什么是颠覆式创新?
汽车颠覆了马车,数码相机颠覆了胶片机,电报颠覆了快马邮递,手机又颠覆了电报,这是从技术上颠覆。
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的传记里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在二战时,图灵带领他的团队成功破解了德军的“谜团”密码系统。
怎么做到的?因为他的团队里有密码学家,还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国际象棋冠军和填字游戏冠军等,跨学科协作属于结构性颠覆。
商业领域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比如企业在下坡路时,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可以尝试建立跨部门团队,法务管理营销,财务管理制造等等,完全换一套打法。
还可以从心智、时空、价值上去寻找颠覆式创新的方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 6 —
四维和五维是什么?
四维思考,就是在三维上增加时间维度。注意,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
比如,在三维空间里,你看到了一个苹果,四维思考就是你看到了现在的它,知道它从种子长成果实,最后还能推测出它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在参访学习一家公司时,它今天做的很成功,但是今天的成功可能在5年前、10年前就埋下了种子,今天的成功或许也不是由今天的团队带来的。
所以带上时间轴去学习思考,避免盲从。
不仅能看到全局,还能顺着时间轴思考过去和未来,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但是,这就够了吗?这样思考做事情就一定能成功吗?
不一定,因为影响最终结果的,还有概率。
五维思考,就是再加上概率轴,正确的事情反复做。
我有个客户,请我帮助他一起设计商业模式,我们从国际环境聊到行业趋势,从组建团队到财务管理,聊了一个多小时,他越聊越清晰,越聊越兴奋,越聊越有信心。
快结束时,我说:很好,接下来就交给运气吧。
他一愣。为什么?为什么要交给运气?还有什么我们没考虑到的因素吗?
我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概率”存在。
所谓运气,就是坚持正确的事情反复做,去不断增加成功的概率。
用概率去思考,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其实有无数的平行宇宙,无数的可能性,没有哪一条走向是确定无疑的。
在所有商业和人生选择的路上,都要至少看ABC三个选项,洞察每个选项概率的大小,而不是闭着眼睛做选择。
最后的话
思考不难,它只是很复杂。
今天我们用开餐厅的案例,讲了分维度思考;以及“五维思考法”。
零维,是执行力;一维,找到更好的路径;
二维,找到商业模式,创造全局性增量;三维,寻求颠覆式创新;
四维,增加时间轴,注意,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
五维,再加上概率轴,正确的事情反复做。
这是看问题的维度,思考的维度。
当你拥有了这五个维度之后,你再听人说“永远要向有结果的人学习,因为结果从不撒谎”时,你就知道这句话有问题,这人一定活在四维、三维世界里。
因为不是有了结果,它的原因就一定是对的。
而你以后再跟别人讨论商业问题的时候,也会有一种心态,就是:
“跟你很难讲清楚,没法跟你聊。因为我们不是在一个维度上讨论问题。”
“你开心就好。”
所以,2022一起升维思考吧。
升维思考,在更高层级解决问题,提高决策质量;
升维思考,洞察身边大小事,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