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经销商选择篇: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一个好的战略是企业管理高层对其企业达到其业绩目标的总体工作方案的描述,本身并不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管理是比设定企业营销战略更加重要的一个管理环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的管理差别首先不是体现在有没有正确的营销战略,而是体现在日复一日的战略实施当中.而在战略实施当中,企业经销商的管理,既是日常工作,也是重点工作,更是核心工作。如何做利用好经销商、零售商发展生意,先从经销商的选择谈起:

  身处营销江湖的销售人员经常叫苦不迭–

  “我负责的一个大经销商想做W产品,可是W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经销商天天向公司要资源,可是销量总是徘徊不前!”

  “公司的促销资源被经销商截流,产品铺货率不高!”

  “平时喝酒吃饭,亲的跟兄弟似的,可关键时刻说翻脸就翻脸了!”

  ……

  厂家与经销商被利益关系绑在了一起,两者本该互惠共赢,可是,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每首“厂”“商”恋曲都能留下美好的回忆,两者关系总是布满荆棘,充满坎坷,甚至反目,最终导致两败俱伤。而经销商管理不善所导致的后果也令厂家苦不堪言-销量不断下滑、销售费用持续增加、经销商“背信弃义”转做竞品……“厂”“商”关系为何难以处理?经销商管理何以成为很多销售人员心头永远的痛?这其中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是不能选择合适的经销商确是首当其冲。厂家选择经销商就好比选择恋人,有些女生只看到男生高大帅气,别墅宝马,加上会说甜言蜜语便招架不住了,但是却不知道对方是花花公子,看上自己只是图一时之欢。不理智的选择让这样的爱情再苦心经营也注定走向失败的结局。

  厂家在选择经销商时通常存在如下误区

  误区一:“有钱、有网络的大经销商就是好经销商!”

  某世界500强粮油巨头的销售人员抱怨,一家合作近半年的大经销商因为每吨20几块的差价而选择了经营竞争对手的豆粕。为什么区区蝇头小利便让经销商忘记你所有的好而背信弃义呢?选择经销商的不慎是主要原因。在选择经销商时,资金实力和网络覆盖能力固然相当重要,但却不应该是唯一的标准。“厂”“商”关系选择应该定位在利益共同体、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这就需要深入了解经销商的经营理念和战略目标,也需要考察经销商的声誉,清楚老板的为人,对其方方面面都要了解透彻,只选择信誉良好、与厂家志同道合的经销商,而对于那些目光短浅,看重眼前利益的经销商,即便资金实力再雄厚,网络再强大也沾染不得。经销商是以逐利为目的的,目光短浅的经销商便可能因为小小的眼前利益而对厂家配合度、忠诚度下降,从而导致彼此合作出现裂痕,甚至分手。

  某休闲食品企业选择了一家代理白酒起家的大经销商做区域总代理,对方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网络覆盖能力,但却在合作3个月之后因为竞争激烈和利润微薄而放弃了代理权。为什么有钱又有网络的经销商与自己连短暂的蜜月期都没有度完就离你而去呢?每家经销商都会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也会对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转变投资方向的情况也不鲜见,如有做卫浴洁具代理的转向做涂料业代理,做音响代理的转向化妆品发展等等。当然,这里面有些经销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投资方向转变的,而有些是对市场本身并不了然,处于某种短期利益驱使甚至一时冲动贸然进入一个陌生行业,做了一段时间觉得难做,就会轻易选择放弃。这样的经销商,不要也好。

  有很多经销商依仗自己的实力“店大欺客”,不仅条件苛刻,而且时有“违规”行为,“挟市场以令厂家”,“军令有所不受”,经常找一些借口不兑现承诺、不履行协议、不接受企业管理控制,使企业遭受通路困扰。我们也经常听说某些大经销商依仗自己的网络成为市场窜货、价格紊乱的根源。有的经销商虽然实力雄厚,但是却同时经营多个品牌,甚至经营直接竞争对手的品牌,那他对你的品牌未必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精力,也不会有太高的忠诚度。当市场稍有风吹草动,或终端难做,或利润下滑时,便可能将资金倾斜到别的品牌,甚至弃你而去!哪个品牌利润高做哪个,哪个厂家给的资源多做哪个,哪个产品好做做哪个,与这样的经销商合作,很难贯彻品牌策略,只能消弱厂家产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某些企业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几年前,河南一彩电经销大户到青岛某著名家电企业寻求总经销权。该家电企业通过考察发现,此经销商在当地采取的是直销模式,这与企业经营理念相悖,于是拒绝了该经销商的要求。

  误区二:“选就选做过多年的老资格经销商!”

  某著名饮料企业签了一家老经销商,对方在饮料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市场经验相当丰富,可在短暂的甜蜜之后,痛苦接踵而至。饮料行业由于近几年的激烈竞争越来越难做,依仗以往的粗放终端管理打法已经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制订了种种对终端精耕细作的策略,而经销商却对此非常不屑,因为他们以往的经营模式都是从厂家拿货,卖给二批商,或直接批发给大超市,结账收钱万事大吉,既简单又赚钱。“当初某某品牌我就是这样做的,你的品牌这么做也一定没有问题。”,可是市场变了,现在需要让他们去做客情、做陈列、做促销、管终端库存,既费心劳神又费力不讨好。过去的成功经验让他们对厂家的政策阴奉阳违,甚至克扣厂家的促销费用,导致促销政策得不到真正落实,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经销商有一定的营销经验固然好,尤其是同行业经验尤其宝贵,但是一定要清楚的是,任何经验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当营销环境发生变化,经销商若老固执地抱着已经不合时宜的经验不放,这时候资历和经验不仅没有实际价值,还很有可能成为包袱。老资格的经销商如果能够审时度势,接受来自厂家的先进经营理念,辅以自己的实战经验,才能真正成为对厂家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误区三:“经销商和分销商越多,我的产品卖的越好!”

  某品牌白酒山东区域经理非常苦恼,虽然去年在A市又签了5家分销商,但是公司产品销量停滞不前,更为恼人的是,市场价格也变得非常混乱,与周边城市的窜货现象也开始露出苗头。原来由于A市属于地级市,市场狭小但分销商数量却多达20几家,区域重叠导致了分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

  经营产品的多了,销量自然就上去了,这是许多企业的营销逻辑。如果企业按照这种多多益善的逻辑构建经销商和分销商体系,可能会面临如下难题:

  1、市场秩序混乱,价格紊乱,窜货严重

  2、销售政策不统一、服务标准难以规范

  3、管理难度加大,销售人手不够用

  4、销售费用持续增加,可销量停滞不前

  ……

  选择恋人未必选择万人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经销商也是一样,未必要选择钱最多的、网络最大的、经验最丰富的,适合企业的才是最好的。

  那什么才是适合企业经销商呢?在选择经销商的时候应该把握哪些基本的原则呢?对于经销商个体的选择,应该就五大要素进行考核:营运资金、客户网络、代理品牌、业务资源和合作关系。前四个要素属于客观要素,最后一个要素即合作关系属于主观要素,大多数企业都能通过客观条件对经销商资质进行认证,却往往忽略主观要素的重要性。合作关系是什么?就是经销商的经营理念是否与企业吻合,对方的合作意愿是否强烈,是否愿意执行公司的政策,能否给予企业足够的支持等等,这些主观要素关系着“厂”“商”恋情的幸福指数与和谐指数,往往对合作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铺设经营网络除了要从以上五方面对经销商个体进行考核之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容量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配置合理数量的经销商和分销商,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销商企业三者的效率,实现经营利益最大化!

  战略的设定只是完成了企业营销管理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步骤是企业的管理高层和企业的管理中层紧密合作,来设定企业战略实施的量化管理系统.如何实现经销商系统的开发和量化管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经销商  经销商词条  适合  适合词条  选择  选择词条  最好  最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