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大多数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令父母欣慰。可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原来的乖孩子却变得对父母不屑一顾,特别是孩子上初中后。初三学生家长崔女士昨天来电讲述了她的烦恼:孩子进入初中后,越来越听不进自己的话了,她甚至觉得孩子现在不仅没把自己放在眼里,甚至还有些看不起自己。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轻视父母的心理?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有问题?
讲述
多说两句,孩子竟叫我闭嘴
崔女士(初三学生家长)
上小学的时候,觉得儿子乖巧听话,父母的意见也都能听得进去。可是,从进入初一开始,我就发现儿子越来越看不起家里的大人了。
儿子对爷爷、奶奶还好,他爸爸平时忙,管他比较少,所以也相安无事。可是,对于我,儿子却显得特别没耐心,有时候不仅给我脸色看,还会对我大声嚷嚷。
我虽然没有上过大学,在功课上帮不了孩子什么,但我自认为还不是太落伍。
在单位里,我的工作各方面并不输给他人,活得有自己的尊严。可回到家里,和孩子聊起学校的话题,当我发表看法时,儿子却总说:“老妈,你已经过时了,你一点都不懂我们。”
晚上,儿子做作业时,我送些水果、点心给他,有时我站在边上,想看看他作业做得怎么样,心情好时他会不吭气;心情不好时,他会把我轰了出来,并说“老妈你又看不懂”,这真让人生气。
最近天气很冷,儿子上学时老爱把校服拉链拉得很低,担心他着凉,我让他拉高些,儿子竟然说:“老妈你好土,我们同学都喜欢这样穿!”
星期天,我劝他晚上早点休息、少玩些游戏而多唠叨了两句,儿子听不进劝告不说,竟然还叫我:“闭嘴!”
那一刻,我真是既伤心又难过。
其实儿子的成绩也还算不错,但就是平时玩起来的时候自制力比较差。离中考还有四个月,儿子似乎也感觉到了学习的压力,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情绪,我尽量地迁就孩子,可我有时又觉得这样做父母很可悲。
面对孩子的不屑,说实在的,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孩子叛逆,自己烦躁。
也许,是因为我的教育不得法?也许,是因为孩子处在青春叛逆期?也许,孩子觉得我文化程度低?也许,现在的孩子真的比我们懂很多?也许,时代不同了,孩子的思想和我们真的不一样了……
点评
“青春期”遭遇“中年危机”
张颉(双十中学心理教师)
进入青春期,家长往往会感觉孩子像 “变了一个人”,他们一改往日“乖孩子”的形象,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有人形象地比喻这种冲突是“青春期”遭遇“中年危机”。之所以家长会在这个时期出现被轻视的感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思想观念差距:
亲子两代人成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中,由此而获得的社会知识、形成的思想观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等到孩子成长,即使亲子两代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彼此在选择、理解、分析、判断信息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孩子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多,这使得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储备,的确极有可能已经超过了家长,这就使得部分孩子容易以偏概全,认为父母不如自己,从而产生看不起家长的心理。
孩子年龄特点:
“看不起父母”这一行为表现与孩子处于青春期这一人生特殊阶段有密切关系。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成人感和自主意识增强,开始强调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因此,在和家长沟通观点、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不再会像小学生那样,一味地听从家长安排和全盘接受家长意见。而且,青春期孩子出现激素水平上升、情绪激烈化等特点,当遇到与家长意见不合时,他们更容易产生冲突和情绪波动,结果出言不逊伤害了家长。
亲子沟通不良:
家长时刻关注着孩子的生理成长,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变化,更没有依据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地调整亲子间的沟通方式。
事实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易怒,容易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而由此产生的忧伤、困惑等复杂情绪又都希望通过与人交流得到宣泄、理解和帮助。然而,这些需要却常常不能在父母这得到满足,甚至还会因此而受到来自父母的批评与指责,这使得孩子一天天成长,与家长的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正是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距,孩子在青春期的复杂心理,加上彼此间缺乏有效的心理沟通,使得双方内心的不满得不到及时化解,才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建议
孩子长大,父母的爱也要调整
张颉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家长们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才能赢得孩子的心灵,进而掌握教育或影响的主动权。张颉老师建议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改进观念逐渐消除焦虑
孩子日渐长大,他们的世界开始丰富多彩起来,家长如果不及时学习则会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满足不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就会被孩子看不起。而家长也必然会对孩子超出自己观念接受程度的行为而惊慌失措,震惊焦虑。
其实,家长的知识观念来自于过去经验,用过去的经验教育现在的孩子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因此家长自己要善于学习改进观念,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不断增长的独立意识与自尊心。
2.掌握沟通技巧切忌唠叨
亲子交流要注重尊重与倾听,不要急于给出评判,发表不同意见时,不妨先跟随孩子的想法,听听他的理由和分析,再慢慢地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互相交流、探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孩子独立判断与取舍。
亲子交流切忌唠叨。孩子最讨厌的唠叨有:(1)小事一提再提。父母要管大事,不重要的小事尽量让孩子作主;(2)翻旧账。没有人喜欢被揭疮疤,这最容易引发孩子反弹;(3)否定孩子。经常否定孩子的感受或想法,孩子就会更想反抗;(4)引发孩子的罪恶感,如:“我们为你做出了多大的牺牲”……这些唠叨造成的压力,都容易使孩子用看不起父母来保护自己。
3.表达关爱尊重其独立判断力
父母爱孩子需要表达关爱,但要尊重青少年的独立判断与自主行动的需要。例如崔女士担心孩子着凉却被儿子说 “好土”,其实妈妈不妨在这些事情上随孩子,让行为的自然后果教育他:他自己着凉了,下次就会注意;如果怎么穿都不会着凉,表示他体质好,你也不用烦恼。只要是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你可以表达你的担心与关怀,但一句就够了,然后尊重他的选择、判断。这样,孩子既能感受到你的关怀,也明白你无意压迫他,就不会因为嫌你烦而看不起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