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才结束期末考试的学生该不该拿到家长发放的“年终大奖”呢?最近,不少家长在网上吐槽,他们对此事的看法也存在较大差异。记者认为,家长应该把给予的金钱物质支持和对孩子学习的鼓励区分清楚,只有先谨慎允诺、并在执行时注重“给”的技巧,才能让“年终奖”发挥最大的效能。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家长的“纠结”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他们有的在为该不该给孩子奖励而烦恼,有的则是在之前不经意间允下承诺后,为怎样兑现承诺而犯愁。如果不给孩子奖励,家长会担心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缺乏动力,逐渐懈怠;如果完全按照不经意间的允诺满足孩子的要求,家长又会觉得这种奖励已“变味”,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和进步。
网上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给予学习取得进步的孩子以物质奖励是有必要的。事实上,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差不多都有小时候因取得进步而被家长奖励的经历。但是,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尊重、被认可、被理解、被关爱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如果只是一味给予孩子物质奖励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鼓励和沟通,那么,物质奖励就会变味。
只要孩子在一年中的学习、生活等任一个方面都有所进步,记者认为,他们就是有资格得到家长发放的“年终奖”的。但在发奖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谨言慎行”:所谓“谨言”,指的是家长对孩子的物质奖励不能盲目允诺,其奖励标准应当符合孩子所处年龄段的具体需要;所谓“慎行”,家长应该在履行承诺的同时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一旦允诺,就要践诺。只要在兑现物质奖励时讲究技巧并配合一些必要的方式方法,孩子的“年终奖”就依然能发挥最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