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徐静蕾朗读听哭董卿:这两个字,是孩子最缺少的教育

“妈妈,死是什么?”

前段时间,徐静蕾上了《朗读者》,和董卿讲起奶奶的故事。从来不曾在节目中落泪的她,一度情绪失控。

这个从小和奶奶一起长大的人,一直非常依赖长辈。奶奶离世,是她成年世界里最大的打击。

徐静蕾哽咽地说:“我就觉得我的童年就在她去世那天就结束了。”

她开始雪藏自己很长一段时间,不拍电影、不露面、不社交,状态糟糕到极点。甚至,连亲弟弟的婚礼也拒绝参加。花了很多时间,来治愈亲人逝去的伤。

最终在节目中,她念了一段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几度声音嘶哑,也让一旁的董卿为之落泪。

这篇文里讲了一个奶奶,在教孩子关于“死亡”的故事:

你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小小的史铁生说,那是世界给他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第二次,奶奶告诉他: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了一个星星。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徐静蕾在最后,像在安慰大家,也像是在安慰自己,轻轻地念着:

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是一只含泪的烛光。

当时在电视机前的我,如鲠在喉,庆幸着身边的至亲都依然健康。没想到今年十月,我也经历了亲人逝世:孩子的爷爷去世了。

都说孩子是最敏感的,三岁的儿子感受到了我情绪的低落,盯着我红红的眼眶不到三秒,他忽然说:“妈妈我好伤心。”下一秒,眼睛里就蓄满了泪水。

我安慰他:“妈妈只是因为爷爷去世了,心里觉得难过。”

“去世就是死么? ”我点了点头。

他又继续问我:“妈妈,什么是死呢?”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呢?是搪塞么?是打擦边球么?还是编个理由就糊弄过去呢?

汉文化里,一直对死亡讳莫如深。我们的教育里,也缺少死亡这一课。

可是让孩子理解死亡,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理解人世间的爱。

白岩松说过:“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一次爱的教育!

在欧美国家,死亡教育已经普及了近百年。甚至,还是美国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在美国纽约信息平台,有一个六岁孩子成成的妈妈,分享了她在美国遇到的“生死教育”,让我大开眼界。

开学第一周,她和孩子第一次上生死教育课。老师从美人鱼的死引入,同学们提问都很踊跃:

美人鱼是不是死了?

美人鱼还能活过来么?

每个人是不是都会死?

每个问题,老师也都一一正面回答了。第一次上课的成成,也举手问:“我的妈妈会不会死呢?”

当得到肯定的答复时,成成情绪激动起来:“我不要妈妈死!"

老师把成成叫上讲台,用童话故事安抚了他:

童话故事虽然很美好,但是故事里的人都会死的,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是会死的。

但是我们和爸爸妈妈美好的回忆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宝贵时光。

还有一节课,是在殡仪馆举行的,妈妈和成成一起体验了“生离死别”。

当时,每一个大人都需要躺进棺材中,模拟一次死亡。当妈妈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躺进棺材,成成大哭起来:“妈妈,你不能丢下我啊”,关上棺材门后更是嚎啕不止。

十分钟以后,棺材门终于被打开了,妈妈感觉像重生了一样。短短十分钟,让她意识到,什么才是最宝贵的。孩子也飞奔向她,紧紧拥抱着,像是重获至宝。

经历过这一个阶段,成成好像突然长大了,对“死亡”更加淡定了,提到死亡不会再有过激情绪了,也更加经常地表达对妈妈的爱。

孩子妈妈说:“经过死亡教育的成成,心里明白:哪怕妈妈有一天会离去,也是带着爱离去的,我们在一起的所有快乐的时光是不会改变的。”

她的分享让我想起了《寻梦环游记》里,那句使我当场泪奔的台词:“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遗忘。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因为人会死两次,一次是他的肉体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时候,而另一次则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记得他时。

只要有人记得他,他的精神就永远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孩子害怕死亡,害怕亲人会完全的消失,这样的恐惧可以被代替,那就是——爱和铭记。活着人,记住已经死去的亲人,让他们在我们的记忆里一直鲜活着。

更重要的是,死亡教育,并非专门谈论死亡的现象。而是我们能不能更加注重生命中的小事--陪伴和珍惜。

当周边的人突然去世,我们教给孩子的不仅是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也该教会孩子如何从容地面对人生的离别和悲剧,如何更为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死亡学习,孩子能获得生的力量,也能重获爱的力量。

死亡教育的核心,是对生命的敬畏!

朋友燕子和我说:“孩子的爷爷去世了,孩子爷爷去世前,我正带孩子在外面上课。电话说老人不行了,我和老公马上就赶过去了。”

我问她:“那孩子呢?”

她说:“因为害怕孩子产生心理恐惧。所以放弃带孩子见爷爷的最后一面,把他寄放在朋友家里。甚至连爷爷的葬礼,也没有让孩子参加。”

说实话,我理解她的做法,却为她这样的做法惋惜。

死亡,一直是我们所刻意回避的话题,感觉谈“死亡“是件不吉利的事。但正是亲历了这个问题,才让我突然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西安有一个4岁女孩,拿起剪刀对着自己的肚子,向自己的爸爸扬言要自杀。当时,震惊了不少网友。

起因仅仅是因为妈妈想要带着女孩去洗澡,可是她死活不愿意,竟然就跑到客厅,拿起平常做手工的剪刀,对着肚子喊:“你们都不爱我了,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

这个举动,把夫妻两吓得不轻。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可他们想不通:“从小生活在快乐家庭里的女儿,怎么会学会自杀了?”

4岁的小女孩把自杀当玩笑一样,把生命当成微不足道的事,这暴露的正是缺乏死亡教育的后果呀。

没有死亡教育的她不懂,死亡真的会永远带走一个人。

她不懂,死亡会带来至亲的伤心。她也不懂,每一个生命从诞生之初,就多么的可贵。

多年研究幼儿“死亡教育”的教育学博士张淑美曾说过:

儿童一般从4岁开始就会初步有死亡的意识,如果无法对死亡产生正确的认知,就有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对他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没长大,还不够成熟,他们应该接触安徒生童话、熊大和熊二、小猪佩奇和玩具,死亡对他们可能过于沉重。可是,没有对死亡的正确认知,就没有对生命真正的敬畏。

你可能不知道:中国儿童的自杀率,已经居世界第一了。

任何一个孩子的悲剧,都是父母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所以,让他们学会正视死亡、了解死亡,大概是我们一生的责任。

让我们和孩子谈论死亡,好像并不简单。但是坦诚地、开放地讨论它,远比让孩子独自去理解这件事要好得多。

懂得死亡的无情,才懂得生命的意义。

父母要如何进行“死亡教育”!

我们没有欧美成熟的死亡教育体系,但是我也摸索了几个小方法:

1、你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态度

当亲人离去时,不要害怕孩子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你越是顾其左右而言他,越让孩子认为:死亡,真是太可怕了,因为连妈妈都会害怕。

你回答孩子死亡问题的态度,决定了他是否能正确地面对死亡。所以我们要先学会正视死亡,它是生命的必经之路。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回答。

2、用体验的方法,温和地告诉他

我们可以给孩子看枯萎的树枝和花朵,告诉孩子这是生命已经逝去了。提前体验死亡现象,可以打消孩子死亡的猜测和恐惧。

生活中,如果遇到家里的小动物死了,可以和孩子一起怀念相处的时光,举行一个小葬礼,培养孩子感恩和面对死亡的仪式感。

如果家人不幸去世,带孩子参加追悼会,越是正视“死亡”给孩子带来的哀伤,越能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

3、借助绘本,帮孩子了解死亡

太过于直接跟孩子谈生死,他们可能很难理解。我们不妨带孩子看看绘本,让他慢慢理解生死的意义。

以前我也很怕提到死,直到陪孩子看了一本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这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碰到了真爱白猫,宁愿放弃生命。

它告诉我和孩子:“人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活得有意义,就是值得的,谁都难免有一死。”

绘本《小伤疤》是另一种视角:大人们的伤心,其实需要孩子来安慰。

孩子会知道:“原来小小的我,也可以安慰大人,”如果我们一直为逝去的亲人难过,会错过更美好的生活。因为生命本就是循环不断、生生不息的过程。

这些耳濡目染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明白:正是因为有死亡,生命才显得更加珍贵。死亡并不可怕,因为爱是温暖的。

说到最后,其实文章开头的问题,我并没有回答。

当时,三岁的孩子问我:“什么是死?”

我沉思了一下,把他抱到了腿上说:

死亡代表一个人没有任何感受,他不会觉得饿了、渴了、怕了。不过,也代表着我们看不到他了。可是对他们的记忆,会一直存在我们的心里和脑袋里。

所以,爷爷虽然不在了,但是还会一直住在我们的心里。只要你记得他,他就永远不会离开。

孩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将他抱得更紧了,眼泪不停地在眼眶打转。

我相信,这颗生死教育的种子,会静静地播种在他的心里,未来会开出更加灿烂的生命之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徐静蕾  徐静蕾词条  朗读  朗读词条  缺少  缺少词条  两个  两个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家长加油站

 常委是什么意思 常委解释

1、常委是“常务委员”或“常务委员会委员”的简称,是常务委员会的成员。在我国现行地方政权中,中共党委、人大、政协、中共纪委等班子中,一般都设有常委。军队党委也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