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阅读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教师要注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如何读懂一篇文章,应掌握一些方法
文章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阅读一篇文章,不光要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了解作者是采用什么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并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法。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树立整体意识,第一步要速读全文,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依据整体的感知,理解文章的局部,如重点词、句的意思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三步,把对各个局部的理解联系起来,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阅读既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阅读同一作品,读者经验不同,阅历不同,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作者因时间、心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因此,要给学生们信心,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增加阅读积累。
二、课中引导感悟,培养阅读能力
1. 入情入境地范读
新课标对教师的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示范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阅读,与学生共同沐浴母语的光辉。而这点,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下雪了》一课时,对文中“下雪了,下雪了”一句的读法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句“下雪了”,是早上醒来出门第一眼所见,因此要用又惊又喜的语气来读“下雪了!”第二句是自己看到下雪了,要把这个喜讯告诉小伙伴,同时呼唤他们来玩雪,应放开声音拖长语调“下―雪―了”。这样的范读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教材情境,为进一步阅读感悟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还有将“辩论”这一形式纳入课堂,也是提高语文阅读的一种手段: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照亮心灵的沉睡区,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三是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创新,敢于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不迎合别人,活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更重要的是通过争辩能够明白是非,从而培养学生能言善辩和口语表达能力。如一教师教完《落花生》一文,向学生提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成两组,各自代表“苹果”、“花生”,然后根据各自的观点展开辩论。辩论分为三次,第一次说自己的好处,第二次讲自己的不足,第三次谈当前社会为什么需要“苹果”和“花生”这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个个小脸涨得通红,答辩精彩,气氛热烈。最终大家统一认识:人要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对社会有用。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人才。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激活童真、回归自我、学做真人”的目的。
2. 读文章想画面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感悟理解有其自身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对于一年级学生,我引导他们一边读课文,一边在头脑中浮现出相关情景或文中插图,以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在《拔苗助长》中有这样一段:他筋疲力尽地走回家,对家里人说:“可把我累坏了!今天干的活儿真不少,我让田里的秧苗长高了一截!”教学时,我建议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种田人筋疲力尽回到家的样子,再联系实际生活,想象筋疲力尽时说话的语气,然后反复朗读。经过指导,学生很快找到了感觉,“有气无力”地将种田人说的话读了出来,而且理解了“筋疲力尽”的意思。在随后的课本剧表演中,学生也惟妙惟肖地将这段话表现出来了。
3. 设计问题情景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生需要和动机的过程。而恰当的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努力去探索,阅读也不例外。
如《雨铃铛》一课:“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房檐上,挂水珠,好像串串小铃铛。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在指导阅读感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景:“沙沙”和“丁零当啷”有什么不同?这两个词在文中使用得恰当不恰当?问题一出,学生立即投入到阅读中,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谈出自己的感受:“沙沙”是雨落在房檐上的声音,所以细、密、轻;“丁零当啷”是雨珠从房檐上落下来的声音,所以圆、稀、重。这两个词使用非常恰当。之后,我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读得十分到位、悦耳。
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想象驰骋的广阔空间,以激发学生浓厚的想象兴趣、强烈的求知愿望和迫切的创造欲望,让他们在想象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味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提高阅读能力,从根本上说,是要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四、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本年龄段孩子看的优秀书籍
学生不知道看哪些书好,也不知道看哪些书合适。那么,在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及阅读情况,给孩子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这一点对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能力很重要。如二、三年级时可推荐他们看一些马小跳的系列书籍。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则要推荐他们看看《西游记》的原著了。
五、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进行课外阅读
给学生介绍一下当地的图书馆和新华书店,使学生知道可以到哪些地方去阅读,给他们创造好的阅读条件。另外还要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平时少布置一些不必要的作业,减少题海战术,使课外阅读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现实意义:
一方面可以剖析是什么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足,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题目都没有看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那种占据学生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学生就没有了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然而,谈到阅读,我们常常误认为那是语文老师的事,数学教学只要让学生会思考、会解题就足够了,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然而有多少语文阅读能力很强的学生遇到数学题就犯糊涂,这样的例子我们并不鲜见。
另一方面由于是在小学阶段,老师总感觉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该阅读的时候不是被教师代替就是电脑课件代替,学生读的机会少,甚至一节课,学生没有机会读书,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听的多,而读的少。这种 包办 的形式,完全限制住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理论意义:
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数学课标指出, 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 ,而 数学阅读 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而专家强调: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 数学阅读 。
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转变的需要。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深入,强烈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也随之改变。作为教师应充分吃透新课标理念,充分挖掘教科书的阅读资源,充分发挥教科书的教育功能。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学生遇见不会的时候,教师可适当点拨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阅读、思考、讨论。教师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学会阅读的促进者。
创新意义:
虽对数学阅读能力的探讨有很多,也对其重要性达到了共识。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是概念化的描述和理性化的概括,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案例。本课题重在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资源,交给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住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课题的定义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
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如应用题、文字题、图表题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
数学阅读不是机械地认知数学语言,按照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说法,数学中的阅读是指选择那些对于产生有效的猜测或指向问题解决来说是最必要、而且是最少的、最有效的线索的技能,只有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符合现代化的先进教育思想。
人类社会面临21世纪的挑战,首先是信息化的挑战。反映新知识、新科技的印刷物以空前未有的速率递增,因特网信息技术更以目不暇接的态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人们的阅读必须是快速、高效和广泛的。然而,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阅读教学所瞄准的是考试的得分点,两眼盯住的只是死读课本,即使是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也被视为不务正业。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20%的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书,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书的占46.78%,放任不管的占8.9%。“读书之乐乐无穷”竟然与今天的孩子们无缘,岂不可叹!
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过重课业负担的减轻,为小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欢的好书创造了重要的契机。然而要真正建立起小学生健康的读书生活,并非轻而易举,必须有促进实现转变的一系列有效措施。而从改革阅读教学课堂入手,有机扩大课内阅读量,即指导、介绍、引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不失为一项切实可行的重要策略。
首先,扩大的课内阅读内容都是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对这些材料的阅读十分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可以更好地体现课内阅读教学的示范性和训练要求。
同时,扩大的课内阅读量是“有机”的。所谓“有机”不仅指与课文相关,而且阅读是由教师指导、有时间保证、有群体合作进行的。这就可以保证对扩大阅读材料的阅读质量,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阶梯。
我们还应当看到,扩大阅读量往往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对课外阅读尚缺少兴趣,没有形成习惯的今天,这样的由课内到课外的“过渡”,更显得必不可少。
那么,如何扩大课内的阅读量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认为,采取以下一些形式是比较有效的。
一、扩大式
有些语文课文是根据原作改编或节选的,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不妨把原作印发给同学,作扩大式的课内阅读。学生由于已有读懂课文的基础,再读原作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而且会特别有兴趣。如教学《在仙台》一课时,就把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全文印发给学生参读。
二、注释式
有些课文,特别是知识性课文,往往会牵涉到许多相关问题,这也是学生最有兴趣想了解的知识。如果教师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编写成若干条注释,让学生自读,就十分有益于开拓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一位老师教《太阳》一课时,把“太阳的变化历史”“太阳的热度”“太阳能的应用”“古代的树木为什么能变成煤”“太阳对人类有没有危害”等写成9条注释,供学生在课内参照自读,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有力激发。
三、举例式
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尽管只是举例式的,也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教学《树叶落了》这篇讲秋天特征的童话故事,一位老师在结课时推荐了三首写秋天的儿童诗让小朋友朗读,不仅与课文的教学相得益彰,而且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他们吟诵这些儿童诗时便兴趣盎然,全班学生为之雀跃。
四、对照式
某些课文的主旨,单独看无可非议,但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片面认识。这时教师如能从另一侧面提供一篇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对照阅读,就会有益于培养儿童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啄木鸟和大树》一课,学生对大树的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劝告,以至造成了病死的恶果,印象深刻。那么,该不该有自己的主见,是不是别人的话都得听呢?教师便让孩子补充阅读了另一篇童话故事《小熊画兔子》,小熊就是因为盲目听从别人的话,结果把兔子画成了四不像,从而使学生明白:听别人的意见还得学会辨别人家的意见是否正确。
五、捆绑式
就是根据课文的某一方面的特点,选相似的课外读物合看,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办法,“捆绑”在一起,来扩大课内阅读量。如教《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选一篇《海底漫游记》让学生阅读,由于两篇读物有不少相似处,就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
六、集装式
在教学某一篇课文时,教师把有关材料归纳、综合起来,写成一篇文章,供学生课内阅读。这种由教师根据相关资料编写而成的文章,成为齐集了有关材料于一文的“集装箱”。如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教师综合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生平、艺术成就、品格精神等资料,写成一篇有较强可读性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参考。
七、“资料库”式
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得到很好应用的课堂里,教师把某一篇课文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实物等制作成课件,输入电脑,供学生在课堂内看屏幕阅读。如教学《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把鲁迅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三味书屋、百草园、当铺、药店等用图片、文字等组成一个小资料库,作为辅助学习材料,效果很好。
八、荐读式
教师在课内推荐与课文有关的好书给学生,让大家到课外去阅读。教师也可以在课堂里出示图书、简介内容和作者,作课课外阅读的读前指导。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结课后教师出示《安徒生童话选》,简介作者和书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
如何展示扩大的课内阅读材料,也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设备条件,灵活处置。一般有:板书揭示(适合篇幅短小的阅读材料);抄贴展示(内容较长的阅读材料可以抄在白纸上张贴于墙,供学生阅读〕;打印材料(较长的整篇阅读材料,不妨事前打印好,人手一份发给大家阅读);
屏幕显示(可以运用多媒体做成课件后在屏幕上投放)。特别是屏幕阅读,更是时代要求的新阅读能力。在21世纪,阅读材料已不再是单一的以纸为介质的印刷物,影视阅读、课件阅读、光盘阅读和网络阅读都将以屏幕为介质。从小培养学生屏幕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已经到了应当重视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