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父母如何和孩子共同成长

父母如何和孩子共同成长

“超我”指挥“自我”去做事情,包括去监控“本我”。但少儿时的“超我”和“自我”是父母父母的意志往往起决定作用。所以父母在监护孩子的时候不要伤害孩子的主见、意志和人格。

(一)“控制”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潜意识”:

所谓“远祖(集体)无意识”,就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共同心理现象,是从原始社会以来本民族的老祖宗那里“遗传”而来的。如人类怕黑暗、蛇等猛兽、洪水、孤独、疾病等,又如男人有“大丈夫主义”和“家长作风”、女人“妻管严”和“控制”孩子等。

笔者在一次问卷中发现:90%的已婚女性具有控制子女或丈夫并子女的这种“无意识”。

家长给孩子人生的设计、生活的亮点只有一个——“学习”。一旦失去学习的机会或“学习不好”,人生便没有希望了。这使孩子生活兴趣范围变得非常狭窄,成为成长中的烦恼。

面对青春的骚动、爱慕与学习的冲突,家长定性为“早恋”,也拿“影响学习”等来压抑之,结果成为一种“暗示”。其实本可顺其自然,不要惊动他们。因为当一对异性少年发生所谓的“早恋”——实为“爱慕”时,双方都会更加自觉地按照一个“好少年”的标准,尽可能地去完善自己,以取悦对方。所以,满足要求,处理得好,还是学习的动力。据说,马克思就是“早恋”者,他17岁时追燕妮。相反,父母的压抑,会引起孩子反感以至逆反的爆发,更不利于安心学习。

所以温馨奉劝母亲:要警示自己,要运用“意识”,站在身心健康的角度,来教养、抚育、监护自己的孩子

(二)“父母必做”:

1、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2、对孩子说话要幽默、精练、“含金量”高,使孩子佩服或心悦诚服。

3、父母的成功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这便是真正的以身作则,“家训”尽在“不言”中。

4、“家教”的问题——

“爱护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特性,促进孩子的个性”,是父母的天职。

“家教”目的是实现孩子的“独立自主”,父母必须理解和尊重孩子,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不能企图按自己的意志强行塑造孩子,不要成为孩子走向“独立自主”的绊脚石。“家教”的成功,体现在父母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能够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和协商。

所谓“家教”,其实是“教家”:父母不断学习新知识,以解决家教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完成“培育孩子”的伟大职责;孩子帮助自己做个称职父母,促进自己个性的成熟和健康、人生的自我实现。

5、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6、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鼓励孩子张扬个性,帮助孩子建立起“个人化”的生活和学习目标。

7、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

8、对孩子要注意扬长避短。

9、不要贬低孩子

10、“兴趣”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萌芽兴趣”,千万不要扼杀。

11、不要对孩子滥贴“标签”,如“捣乱分之”、“神童”等。父母对儿童的评价,一定要慎重,过高或过低,对儿童都是有害的。

12、切忌对孩子使用“迁怒”的心理防御机制。

13、应关注孩子“非学习”的需要;也要表扬孩子狭义“学习”以外的能力,以及学习以外的一些优秀品质、个性,如集体感、自我管理、独立性等。

14、不要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使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障碍——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其文化程度低,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就可能高。

二是父母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如“母子脆弱症”就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特别担忧和溺爱,导致孩子也发生忧郁及对母亲特别依赖进而缺乏自主。尤其是父母双方的教养态度的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

三是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有人调查发现,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只占4%,不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有14%,而父母离异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则高达35%。

15、要注意疏导、转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苦的行为。在幼儿园主要表现为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6~7岁)的孩子更多是采用语言攻击如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其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均较低,显示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定型认知能力较弱。

“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期是在婴幼儿阶段。家长的娇宠放纵、缺乏严肃态度,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后,这种攻击性行为有可能转化为违法犯罪行为。

“攻击”,是消极发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其有害,必须加以矫正。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消耗能量法”等,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如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游泳等,绘画、音乐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径,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的心理平衡。

(三)把握好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

提出以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多是近些年一些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从认知到行为的难点、疑点或误区。归纳起来供大家思考、借鉴或吸取教训。

1、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

2、“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3、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要讲《365夜》里“狐狸的一家”的故事。爸爸妈妈告诉小狐狸说长大了要自己觅食。人,更应如此。所以在孩子3岁以后逐步培养独立能力,也是一种“爱抚”。

4、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5、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防止“亲子关系”因此而“代沟”。

6、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扭曲的爱——

父亲主张“小孩是破车,敲打敲打强老些”,母亲则事事处处袒护。一些父母因教子方法的分歧而吵起架来;而犯了错误的孩子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溜之大吉。

7、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有极个别孩子的模仿能力超长,但不是理解能力。

8、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那是“学龄前”的事。

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时期,不要过多地进行抽象思维的教育,如识字、背古诗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认识所能接受的形式来指导孩子认识世界。通过讲童话故事、绘画、唱歌等来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在自由游戏中,接受知识,表现新事物。

孩子还徜徉在童年世界时,家长不必急于催赶,不要搞什么“速成”,不要提前被“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吓破胆,而应让他们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欢乐时光。这是人格健康顺利发育、发展的需要。

9、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⑴一个人在遇到突如其来的惊恐、极端的悲痛或严重的困苦等情况的时候,都会采用“呼天抢地喊爹妈”的心理防御方法,这是发自潜意识里的呼喊。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孩子只是哭或者咬着牙一声不吭,这往往是无奈或坚强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⑵如果孩子喊出“天哪!”这可能是有点知识的、成人化了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⑶如果孩子喊出“妈呀!”这是人格正常的孩子的反应。

⑷如果孩子喊出“奶奶!”这往往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孩子

⑸如果孩子喊出“老师!”这可能是“长托”或长期住校的孩子

⑹如果孩子把奶奶当妈妈甚至喊成妈妈,就说明孩子主要是由爷爷奶奶在给他爱抚。

⑺如果把妈妈当阿姨,就说明孩子长久不与妈妈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妈妈可能是个“工作狂”、“女强人”。而“工作狂”、“女强人”同时又做母亲,是难能“鱼与熊掌兼得”的。

⑻当有了情感、记忆、语言、认知、逻辑思维时,如果孩子说出:“我怀疑你是我后妈!”那很可能是做母亲在情感呵护方面的失败。

10、保姆—潜移默化—婴儿——

如今,许多家庭为了减轻育儿负担,纷纷请进了保姆。而保姆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以及对幼儿身心发育、发展的影响,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保姆的言行举止、情绪、情感对幼儿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真值得思考。

11、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不是所有的“应激源”都坏;也不是所有的人对同一个“应激源”都产生坏的结果。

12、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父母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重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说谎、懦弱、自卑、孤独、固执、粗暴、怪僻、喜怒无常、紧张、焦虑不安、离家出走、逃学、“逃夜”、违法犯罪等。

13、一份调查显示——

70%~80%的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家庭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14、“体罚”与“心罚”——

任何惩罚都要适当,“心罚”也如此。用的时候,首先警示自己:“罚”的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绝不是什么目的!

15、“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定义范围很宽,从胎儿期到婴幼期到学龄前期,都称为早期教育。对于胎儿的早期教育就是“胎教”。幼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学说话,3~4岁的儿童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能够掌握基本完整的语言。幼儿语言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智能的培养进而获得更多知识。

幼儿期是人一生当中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而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例证明,人如果在幼儿期没有接受过教育和训练,成人后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智力水平。如印度狼孩卡玛拉17岁时,智力水平只相当于4岁左右的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说,在“早期教育”中,应更强调的是“心灵教育”。

“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是早期引导,因材施教,“水到渠成”。

16、教养、监护的动机一定不是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17、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下结论为“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结论应当由医生或专家来下;如果孩子患了“多动症”,也应求助医生或心理医生;家长是积极配合。

18、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知为别人着想。

⑵对“独苗苗”百般袒护,长辈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⑶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小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集体活动的机会、条件;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⑷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这就易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乏劳动自觉性。

⑸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等,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19、“亲子关系”对峙,看动机更看效果,“好心办坏事”不行。当你的教子方法无效、引起逆反和起了副作用的时候,就要停止或改变方法,并且,无论何时父母都要站在一个战壕,一唱一和,但不要与孩子为敌。

20、有观点说“医不治己”。说的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却教不了他。这里就是因为有“亲子关系”的心理问题或情感障碍。特别是职业是教师的父母,不少的教师(同时为人父母),往往是种好了“大田”,却荒了自己的“自留地”。难怪古者“易子而教之”。

21、你了解少儿的心理世界吗?

少儿有少儿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

然而在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少儿就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居高临下地看待、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甚至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隔离的心理障碍,经常发生剥夺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许弄湿鞋袜,不许玩泥沙,不许上树,不许这样那样,认为玩耍是浪费时光,强行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外加做家长诸如练书法、学弹琴等的作业,孩子没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

不管家长认可与否,游戏是少儿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主导活动之一。也许孩子的许多言行、举止、乐趣和爱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却是美妙的,是他们的天堂和乐园。孩子通过自由游戏获得感性知识,观察世界,接触世界,开发智力和创造力。在自由游戏中,他们渐渐明白了怎样和自然界打交道,怎样和小伙伴打交道,劳动怎样改变世界,自己应怎样接触社会?不管是做什么,如,捏泥巴、挖沙子、绘画、做玩具、过家家、垒房子等,孩子的双手灵巧性受到锻炼,四肢的运动促使了大脑最富创造性区域的开发。如果认为孩子会越玩越野,因而横加阻拦,试图束缚其手脚,那末,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时,教育他们注意安全和卫生,诱导他们将兴趣转移到高雅、有益于智力开发的游戏上;而不应粗暴地干涉、严厉训斥甚至拳脚相加。

说明:第五部分的第二、第三点,是一种综合和强调;因此,与其它部分的论述可能会有重复。此为不可避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父母如何和孩子共同成长  父母  父母词条  共同  共同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家长加油站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一、 问题的提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幼儿早期的识字阅读,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识字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想通过识字,使幼...(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