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家长,要先培养孩子的“学习观”。——周瑾
孩子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做作业拖拖拉拉的、上课注意力分散、讨厌上学,这类问题实在是最让家长们头疼的了。很多父母为此来请教我们的心理老师:“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学习呢?”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要做得到、做得好,确实需要一段时间。
一般来说,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兴趣,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大多数孩子对学习都能保持一个好奇心和上进心的话,学习成绩就都非常优秀了。
虽然这个问题显得很一般,处理起来却不简单,不仅需要精心计划培养学习动力和成就感的过程,还需要家长们在帮助孩子之前,先来接受几个小时或者几次的指导,为的是清除掉以往的教育谬误、建立新的教育观念,并且,要家长在对孩子实施计划的过程里,边实施边学习,经过心理老师的检验和孩子的反馈,修正出家长期待的“有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才能最终培养出有学习动力和上进心的孩子,除此之外,常常还能伴随着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一箭双雕甚至多雕,起点是从家长们开始的。
从学习心态上讲,孩子讨厌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从众心理比较严重,不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儿。这种心态的孩子把学习当“任务”,敷衍了事。形成因素多半是自小被父母督促着学,成绩的好坏常常决定着爸爸妈妈的心情,而爸爸妈妈的.心情又极大的影响着孩子的感受。久了便形成一种“为了父母高兴”或者“为了不受责骂”而学习的敷衍情绪。其次是青春期心理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有些孩子就是在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开始思索学习的意义,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平时受压制和控制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尤其会通过“反学习”来“反家长”,或者是通过标新立异的“学习观”来强调自我。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化和思维革新都来得十分显著,因此对学习产生排斥感和厌恶,最终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成绩,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最常见的还有“早恋”对学习动力的削弱。
然后要强调的是学习习惯和技巧的问题。学习习惯应该从孩子上小学开始逐渐形成,例如放学回家后主动完成作业再看电视、学习的时候不吃零食、高效率专注的学习状态等等。这些现在看起来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其实在孩子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培养是非常容易养成的。可是大多数家长还是从一开始就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学习习惯和学习观。
就像我们如果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就会从小循循善诱的灌输他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好的价值观,孩子才具备成才的基础。学习也是一样,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加上大学四年,就是十三年,这么久的学习生涯,没有好的学习观作祭奠怎么行呢?
除此之外,学习习惯是学习成果的最关键的保障。例如,一般情况是孩子放学回到家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玩儿。这种无时无刻的流水式的学习方式是缺乏自律和效率的,如果孩子6点放学回到家,洗洗手洗洗脸,吃点水果休整一下情绪。到了6点半开始打开书包拿出所有的作业科目,专注有效率的完成每门作业,一直到7点半开饭,一个小时的饭前学习时间和饭后一小时的学习时间。有时间规划、有效率的完成作业,每天如此,就会形成松弛有度的学习节奏,该专注的时候能够专注,该放松的时侯也能放松得下来。有句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放在学习上就是没有“习惯”不成方圆了。家长们不要小看“习惯”的力量哦!
学习动力、学习成就感、学习习惯、学习技巧、学习观念这五项,因为篇幅受限,今天只简要提及了三项,也是非常重要的三项。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是我们家长可以努力尝试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