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孩子的教育相关阅读

孩子的教育相关阅读

爱就是教育

这是一个童年的记忆。

我是母亲最小的女儿,通常一个家庭的老幺都是很受父母疼爱的,她出门总带着我。村里的大伯大婶都说母亲很惯着我,说我这个小嫩秧子不知啥时候才会懂事。

有一次,母亲去外婆家,外婆家太远,她没有带我,但回来时就给我们带回来两个糖饼。那时候,农村的孩子根本没有什么零食,外婆家的糖饼是稀罕物。我和小姐姐高兴得举着糖饼直蹦。正在这时,门外传来喧闹声,好多孩子在喊:「叫花子来了!叫花子来了!」我和母亲同时看见门外站着一个老人,衣着很脏,手里拄者一根棍子。一些男孩子还往他身上扔小泥巴、小石头瓦片什么的。母亲转身回到屋里,走到橱柜边,打开门。我知道她要找什么,也知道她什么也不会找到,因为,我们早把东西吃光了。她站起来,回身看看我,我用乞求的眼神可怜兮兮地看着她的脸色,我知道她要干什么。果然,她从我手里拿过糖饼,一句话不说,出去给了那个老人。我看见那老人双手作揖,蹒跚着离去,身后仍然跟着一群孩子

晚上我赌气不吃饭,母亲把碗端到我跟前,我转过身不理她,眼里还噙着自认为委屈的泪花。母亲把碗往桌上一顿,我吓了一跳。

到了半夜,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偷偷爬起来找东西吃,正当我狼吞虎咽地往嘴里扒冷饭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有呼吸声。凭直觉我知道是母亲,我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脖子觉得很僵硬。

母亲把我拉到身边,问我:「饿了?」我点点头。

「白天的那位老人家饿不饿?」我无言以答。

「老人家不仅仅是饿,而且是饿了很久。那两个糖饼对你们而言,可能只是解馋,而对那位老人,却是解饿,或者救命!」听母亲如此说,我惊讶地睁大眼睛。

母亲继续问我:「是你们解馋重要,还是救人家一命重要?」

「救命重要。」我低低地回答。

此后,我不仅积极地帮母亲周济村中贫苦乡邻,热切地期待把自己碗中的饭菜分拨一些给偶尔路过的乞丐,而且,我再也不爱吃零食。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确终其一生都在为子女奉献着无尽的爱,但她的爱,却包含着最朴实的做人的教育。

成为孩子期待的好对手

1.父母参与要有慎重处理的态度

处于反抗期的青少年,通常是极难对付的,总会让父母不知所措。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飞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然而心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跟不上其生理的发展。他们不服从权威,不愿意轻易接受成人的意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父母对这种孩子成长的变化,往往感觉迟钝,认为孩子仍和以前一样,与自己有依存关系。然而孩子却急于突破对父母的依赖,希望获得完全的独立,因而产生了抵抗的心理。但青少年的内心并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更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反抗期”一词,正是从这种依存与自立之争以及不断地对立过程中而得名,这不只是孩子的问题,也包含了父母的问题。

在父母参与这一点上,慎重处理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千万不要抱着疏忽、不在乎的态度来面对反抗期的子女。一旦父母曲意顺从孩子,势必很难使其身心成长。一旦父母放任不管,他们就会愈加认为自己的想法都是对的。可怕的是,一旦有某种想法进入他们的脑海里,便会根深蒂固挥之不去。要让孩子在反抗期内遍体鳞伤,还是让它成为最充实的人生阶段,要看身为对手的父母所采取的处理态度。孩子这个时期的反抗程度,往往因父母的态度而有所不同。此外,父母还必须抛开支配者意识,让孩子以自己的力量建立自己的人格、塑造全新的自我。面对反抗期的子女,这是父母应该具备的智慧。

2.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严厉的他人

反抗期的一大特征是:只关心自己,很少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因而,父母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严厉的他人。同样,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自己的自由相当敏感,但对他人的自由却浑然不觉,帮助孩子认识到他人的存在,正是父母的责任。当然,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不经历这些,孩子就很难迈向另一阶段。

对于孩子的个性,父母在实际生活中指示具体的方法,有时也能帮助其改变。“妈妈很希望能够帮助你。当你球打不好时,自然而然会向教练求助。同样,当你遭遇到任何困难时,我也很乐意提供自己的力量。而且,不论成败如何,我都会为你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是给孩子自信和机会的最好方式。由于不安容易让人联想到失败,因此别忘了告诉孩子:“当你为失败而默默哭泣时,爸爸也一样感到难过,当你辗转反侧时,记住爸爸就在你的身边。”作为孩子的后盾,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不安。此外,当孩子很认真地想要和你讨论自己的个性和缺点时,千万不可逃避。你必须耐心地听完孩子的自我剖析,然后率直地提出忠告才行。如果将孩子的不安一肩扛起,那么将会导致青春期的成长停滞不前。

3.父母必须具有相当的敏感度

一位大学生回忆自己的反抗期时说:“当我还是个小孩子时,就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我希望打败父亲,但又盼望他能努力加油,不要轻易地认输。结果,在一连串的对抗之后,我越来越喜欢父亲了。”当孩子进入反抗期后,便会试图打破由双亲所塑造的人格,不想被既有的常识所束缚,不愿意事事依从父母的指示,凡事都和父母所做的不同。他们希望能与父母处于同等地位,因而产生竞争心态。他们会将过去所学习的常识、价值观、生活习惯及礼仪完全丢弃,试图以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因小事而引起的冲突并不可怕,而潜藏在冲突背后的原因才是最大的隐忧。然而,父母眼中所看到的却是孩子将自己所教导的一切,完完全全地丢弃。想到自己以往的努力竟然在眼前崩溃,而且已无轨迹可循,让他们如何不感到失望呢?殊不知,这并不是永久的破坏,而是基本上的改造,双亲过去的教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其改造之中,而不是完全将其舍弃。

青春期的另一特征是,尽管孩子表面上对父母所说的任何事表现出满不在乎的姿态,但是在私底下却成为他们批判自己的依据。因此,身为父母必须具有相当的敏感度,适时以孩子的个性、特征、长处、短处作为话题,帮助他们解除内心的疑惑。其中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量避免谈论令其感到尴尬的问题。即使非谈不可,也不要带着指责的口气。

“6小时”成为青少年网瘾临界点

“我的身价都快过万了”、“我昨天又把你买来做奴隶了”……近来,很多办公室职员对名为开心网的网站异常着迷,长达七八个小时在网上买卖“奴隶”。他们算不算网络成瘾?

11月8日,由北京总医院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在京通过专家论证,首次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范畴。网络成瘾,究竟如何界定?网瘾患者如何摆脱网瘾?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大兴区的北京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昨天,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北京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1.开心网成新的网瘾隐患

对大多数人来说,开心网只是个网络社交游戏,但对一部分人却有不一样的含义:有的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录开心网,有人以在“争车位”游戏中给别人贴条为乐,甚至为此熬到深夜不睡。有网友总结说,对开心网上瘾的典型症状还包括:出远门前为把“车”停在哪里才能不被贴条而发愁,奴隶卖不出去也发愁,为某事拿不定主意时,首先想到的是在网上搞个投票。

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说,因过度沉溺于开心网,越来越多的人不能从网络的虚拟关系中完全脱离出来,可出现自信心膨胀、自我评价过高等高涨情绪反应。部分严重的患者,几乎完全与现实隔离,甚至出现妄想。长期发展下去,就形成了新的网络关系成瘾,成为一种病态。

2.“6小时”成判断基本准则

《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最大成就是确定了网络成瘾的“6小时”标准。陶然说,就是一个人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者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者超过6小时,且此症状已经达到或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网络成瘾。

“6小时”是不可逾越的节点,就像非典时期人们说的“38度”,是判断病情的一个最重要最明显的标志。

此前,各国对网瘾患者持续上网的时间没有统一的说法,认为4个小时或5个小时的居多。“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对3000名网瘾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时间标准为9.3±3.2小时,最终取其下线及其整数,定为6小时。”陶然说,这个时间恰巧和美国专家同天公布的研究数字不谋而合。任何人都可以按这个标准进行自测,接近6小时则是高危人群。但如果因工作每天在网上逗留10个小时,不能算网络成瘾。

3.九成孩子因父爱缺失染网瘾

按照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5类: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所占的比重最大,患者绝大多数是青少年,约95%是缺少父爱的男性青少年。

陶然说,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沉迷其实仅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又主要源于家庭伤害。通过对3000余名患者病例统计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缺失,占87%.排名第二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兼有溺爱和控制。

研究发现,大部分网瘾青少年,其父母在孕期的情绪非常焦虑;在孩子1-3岁期间,父母有半年以上的分离,没有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2-3岁期间没有建立满足感的延迟,通常孩子“要啥给啥”;6岁以后普遍缺乏父爱。如工作狂的父亲、爱愤怒的父亲、性格过于内向木讷、逆来顺受的父亲都易造成父爱的缺失;父子、母子之间的有效沟通时间每周平均小于一小时等等,都是造成孩子成瘾的原因。

此外,目前在网络成瘾诊疗基地接受治疗的网瘾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2岁,最大的41岁。不少成年人也因为生活压力、感情等问题,试图借上网回避现实或缓解不良情绪,结果上网成瘾,因此,网瘾不是青少年的“专利”。陶然说,全国网络成瘾的患者比例占到总人口数的13%.北京网络成瘾的患者比例更高,占13.6%.

保姆成"心理妈妈" 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小视

现代家庭,双职工的夫妻很多,看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保姆身上。由于和保姆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家长多,孩子在心理上会对保姆形成依赖,产生一种隐形的母子关系,保姆就成了孩子的“心理妈妈”。

专家表示,对孩子来说,“心理妈妈”的影响要大过父母,因而不能忽视对保姆的少儿心理培训,也不要频繁换保姆,否则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心理影响。

1.频换保姆孩子患“心病”

芊芊妈最近颇为心烦,原来芊芊的班主任近日打电话说,芊芊在班里总是欺负一个女同学,对方的家长找到学校,强烈要求给女儿换班。一家人为芊芊的攻击性感到不可思议。

心理咨询师喜玛说,通过了解得知芊芊曾经换过4个保姆。第一个保姆带她的时间最长,将近两年,其他3个保姆只有几个月不等。“如果频繁更换保姆,相当于让孩子一次次失去‘心理妈妈’,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危害,形成心理隐患。”喜玛说,芊芊的攻击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总是失去,所以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感,表现出来就是攻击别人,因为攻击别人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喜玛表示,在她接待的问题孩子中,有很多都是保姆带大的。她说:“很多父亲母亲也是高学历、有修养的人,可由于工作忙,大部分时间都把小孩交给保姆照顾,而对保姆的开导和培训又不够,这就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隐患。”

2.“心理妈妈”更需心理培训

作为“心理妈妈”,保姆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大过父母。而具备了心理护理意识的保姆,则可以有效缓解孩子成长中的多动症、封闭、自卑等心理隐患,把他们扶上正常的轨道。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去听亲子讲座,但很少见家长会带着保姆去听的。”喜玛说,“其实保姆更需要这些知识。”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多动症,表现欲强,精神不集中;另一种是过于封闭内向,人际关系不好,经常受到欺负。要校正这些问题需要了解一些心理知识,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陪伴和沟通。家长可能有知识,但要忙工作,不能陪孩子,此时能够帮助孩子的只有“心理妈妈”了。“有条件的家庭,不妨请文化素质高一些的保姆,给他们做些心理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学会怎样做‘心理妈妈’”。喜玛说,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父母就要亲自教给保姆一些心理应对技巧。家长要给保姆比较大的宽容度,遇到问题,家长不能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你是怎么带的”这样的话,否则保姆便不敢指出孩子的问题了。

3.更换保姆先调节孩子情绪

作为“心理妈妈”,保姆的突然离开会让孩子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并由此产生分离性焦虑。因而一旦选定了保姆,就不要轻易更换。即使不得不换,也要安排好过渡。

其实,换一个保姆未必是坏事。这可以给孩子一个与新的成年人建立关系的机会,可以锻炼他的适应能力。不过,父母要尽可能地向新来的保姆介绍孩子的情况,让她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保姆照顾孩子的方式越是符合孩子的期待,孩子就能越快地适应。

虽说适应新保姆要花一些时间,但这也要有个限度。如果新保姆已经来了两三个月,孩子还是没有对她产生好感,比如,他不像原来那样,会高兴地扑到保姆的怀里,或者不愿意和新保姆待在一起。家长就需要仔细观察一下了,是不是新保姆的脾气有些急躁?或者她对孩子照顾得不够周到?还是孩子有点儿过于敏感?

如果孩子和保姆之间确实“不过电”。父母就要想办法再换一个人了。特别是,如果孩子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比如睡不好,吃不好,经常发脾气……这表明孩子已经产生了深层的`不适。父母就不应该再让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了。可以对孩子说:“你和这个阿姨在一起不舒服,对吗?妈妈再找一个阿姨来照看你吧”等。

《奇迹幼儿数学

数学真是一门再有趣不过的学问,而我们很多孩子数学兴趣从幼时起即被抹杀了。市面现有的幼儿园数学辅助教材,大多花哨而零散,看似学得多,其实并不系统,孩子不仅学得痛苦,而且很容易忘记。 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孩子从根本上认识数的概念,通过孩子最熟悉的东西奠定孩子数学基础,像做有趣的游戏一样来学习很难的数学,系统地培养孩子幼儿时期的数学思维、理性思维,从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原我们最可爱的生活中的数学,这就是为3-5岁孩子量身定做的情境趣味数学书《奇迹幼儿数学》。

1.让孩子们品尝数学“真味”的“有机”数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经常为孩子们感到惋惜。幼儿的数学教育必须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前端,可现状却是如此惨淡,流通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教材延续的都是三四十年前广为流传的“计算中心主义”的机械式反复学习法。在世界各国的教科书中早已失去踪影的、密密麻麻填满纸张的数学教材正用近乎拷问的魔鬼训练强迫孩子们。在这种情形下,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是类似于动物训练了。如果把教育程序比作孩子们精神食粮的话,那些过气的学习教材就是无商标、无许可证的方便食品;而现在,是时候给孩子们提供“绿色的有机食品”了。

我们认为再也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廉价的计算机器了。我们打造本教育程序的目的就是把孩子们从近似拷问的残酷训练中解救出来。如同有机农食品的功效慢慢得到证明一样,相信本教育系统也会在循序渐进中让孩子真正理解数学真髓。

数学的学问里并不存在单独的运算题或思考题。数学的所有过程都需要“数学性思考和方法”。为了学好运算题而盲目进行反复练习,或认为解思考题或创意性题时需要多做思考的话,其教学方式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作数学教育。当我们刻意把数学能力分离成运算力和思考力时,孩子综合性思考能力的发展会受到严重阻碍

首先在数数的课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分组数数的重要性。因为分组数数会直接成为运算的基础。作为分组数数的具体训练,我们引入了数字模块数数法和拆分数字,而通过这两种练习,宝宝会十分自然地掌握加法和减法基础。

另外在运算的课程里,我们并没有如传统教材一样盲目引进“+”和“-”符号。为了让宝宝们领悟“加”和“减”代表的含义,我们抛弃了罗列一大堆运算题进行反复练习的落伍模式,引用一些能引起孩子们心中产生共鸣的日常情境,以帮助他们领悟和应用。

我国的幼儿数学并没有独立的教育程序,迄今为止的幼儿数学教育只能算是实现预习小学课程的前期培养。因此,在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数学教材都把重点放在小学数学中占最大比例的运算教育上。根据这些教材,当孩子们掌握了1~100的数字之后,会立即转入运算教育。在没有对“数”全面了解的前提下,盲目进行运算教育会令孩子们失去对数学的兴致。除此之外,盲目的运算教育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孩子本人根本没有机会理解“数”和运算所包含的意义。

那么,幼儿时期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学教育呢?这个时期的教育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抽象的半实体,学会数数的“算数”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内容。通过游戏和系统的学习程序学会数数的过程,可让孩子们自行领悟到“数”本身具有的多种意义和结构。

2.错误的“算数”教育正误导着孩子们!

数学教育特别发达的欧洲和美国拥有高度系统化、花样繁多,又有趣的“算数”教育方式。与其相比,我国的“算数”教育只能说还处在起步阶段,其中更不乏错误的教育方式。有一个例子能非常好的反映这种差距:

这两幅图都是用7个和8个圆圈(半实体)教“算数”。一幅是参差不齐地摆放了大小不同的半实体,而另一幅则是整齐排列大小相同的半实体。

3.普通学习教材中的“算数”《奇迹幼儿数学》的“算数”

左图是家长们所熟知的“点式算数”教育模式。作为最能代表我国“算数”教育的基本模式,“点式算数”教材普遍采用具有规律性的图形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们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会很快地了解到左图中“5”是组成问题的基本单位。在这种规律的影响下,孩子们可脱口而出地回答左图第二道问题。因为他们不需要去数全部的半实体,只需在基本单位“5”的基础上,继续数剩下的3个半实体即可。

孩子们熟悉了这种规律之后,问题中即使只出现轻微的变化,也会感到迷惑。比如,将第一排的半实体数量由5个变成3个或4个。混乱之后,孩子们只得重新数数。这种“算数”方式是初等教育中导入运算之前,为了扩张孩子们的“识数”范围而开发的模式。问题是,用这种方式进行数数的时候,孩子绝不可能领悟任何数学原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重复背诵规律的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的思维原地踏步。

4.通过“模块算数”自行领悟其中的原理!

与左图相反,右图中的模块算数没有规律可查。由于这些半实体的排放不规则,孩子们每次都会感到有难度。这时,孩子们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反复数数。

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图案,就会发现,这些半实体之间的空间能让我们将半实体分成两个模块。各分成两个模块之后,用加法的原理将“4个和3个”、“4个和4个”的模块相加,就可以得出“7”和“8”的正确答案了。不过,这是对成人而言,当孩子们还没有掌握分模块的能力时,他们需要学会的就是将排放不规则的半实体分成不同的数量模块。

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掌握划分“数字模块”的能力。与此同时,他们还会领悟到“数也有一定结构”的道理,即:“7”和“8”是由“4和3”或“4和4”等组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模块算数”。只要孩子们进入到这个阶段,就算不懂得加减法的概念,也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一组是4个球,另一组是3个球,所以总共有7个球!”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虽然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加法,但他已经自行学会运用加法原理了。遗憾的是,现有的“算数”教育,从来都不给孩子们这种自行领悟数学原理的机会。

通过看似单纯的“算数”教育,孩子们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领悟“数”的原理和意义。前面已经讲过,虽然“算数”教育看似单调,但它是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核心内容,能让孩子们在此基础上领悟更高一层的数学原理,比如四则运算。

有句古话叫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为宝宝选择人生第一次接触的数学课程时,我们绝不能做出轻易地选择。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因错误的数学教育,让孩子背负一辈子的数学负担。

选择教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该教育课程是不是由值得信赖的数学教育专家策划的系统教程。《奇迹幼儿数学》是立足于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Freudenthal)的RME(RealisticMathematicsEducation:现实数学教育理念)的教育方理论,针对幼儿的领悟能力而编写的教育课程。作为新一代的数学教育方理论,RME理论已在欧洲和美国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小学、中学的教育中,实际应用RME理论的MIC教程(MathematicsinContext:情境数学)是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弗兰登塔尔研究所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联合开发的教育课程。MIC在欧洲和美国等地拥有很大影响力,它是一种实践型教育课程,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也是受到弗兰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启发而开展的。

5.以生活为素材,进行有意义的反复式教育!

不懂得“数”或“运算”的意义而反复进行的教育是毫无实质意义的。只有在具有实质意义的情况下,反复教育才能带来实效性。《奇迹幼儿数学》在课程中引入了生活的素材。仅靠“‘我’的生活和数学密切相关”这一点,孩子们就可以找到充足的学习动机。事实上,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的存在。从数学的起源中可以得知,数学的概念和原理是以解决人类生活问题为出发点,而非凭空产生。因此数学必须拿我们的生活素材做出发点才对。

特别是在幼儿时期,远离生活的各种数学行为无法让孩子们懂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幼儿时期数学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以孩子们的生活作为素材进行教学。引入生活素材进行教育,来源于荷兰数学教育家弗洛登塔尔的现实数学教育理念。

幼儿时期的数学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幼儿们集中力差和容易感到疲倦的特点。当教育与孩子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时,会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没有什么比生活更多样化、更具体的素材了。引入多样化的生活素材,对数学原理进行有意义的反复教育,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这才是有意义的反复式教育的真谛。

6.《奇迹幼儿数学》激活孩子们的兴趣和成就感!

幼儿数学中的“数数”训练非常重要。“数数”并不是那种单调地排列和记忆数字的训练。真正意义上的“数数”是让幼儿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自然数的结构并确立运算基础的过程。同时,学习“数数”训练也是为了让孩子们自然地领悟“独立思考能力”而打好数学性逻辑基石的过程。因此在《奇迹幼儿数学》的第一、第二阶段里,我们引用了渐进式方式学习训练课程,即“模块数数”的训练。

“模块数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整个课程能够让孩子们明白“数学不再是学习的对象,而是一项有趣的游戏,甚至是属于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即使没有启用价格昂贵的教具或让人入迷的游戏形式,接触过本教程的孩子们都会饶有兴趣的学习数学。这是为什么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知道,真正有趣且引发好奇心的是涌自内心的知性刺激,而不是外部刺激。对于那些在《奇迹幼儿数学》第一、第二阶段的教程中通过非常特别的“数数”训练,体会过知性趣味的儿童来说,他们已经打好了与数学成为好朋友的坚实基础。

7.《奇迹幼儿数学》从不采用盲目注入式的教育手段!

在《奇迹幼儿数学》的5~6阶段训练中,孩子们将学习小学数学中出场的“形式化数学”。“形式化数学”指的是大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数值化公式”。从这一点上考虑时,可以说《奇迹幼儿数学》的3~4、4~5阶段是抛开数值化公式而只提示情境,并把重点放在数学性思考上的“非形式化数学”。

那么,开始接触“+、-、﹦”等数学符号并全面学习运算的“形式化数学”阶段里,我们应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手段呢?

先从结论说起,盲目地给毫无心理准备的孩子们灌输数学的概念和符号,让他们进行反复地解题训练,并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教育手段。不要说是年龄尚小的孩子,即便是阅历丰富的大人也会在刚刚接触新领域时侯对那个领域的概念和符号感到迷惑不解。所以,向幼儿导入数学符号和概念时,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缓慢而反复的练习自然地施教才是最佳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们完成充分掌握数学概念和符号的过程时,他们就会感觉到那些数学概念和符号就像是自己创造的一样,产生亲近感。这与强迫式注入法带来的叛逆感有着天壤之别。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了亲近感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不管是碰到何种问题他们都会很自然地运用数学的概念和符号。

游戏与系统的学习理论完美结合,获得极佳的学习效果!

当今教育中,游戏数学逐渐代替了以教具为中心的数学教育。游戏对人类思维能力的成长有着伟大的影响力。在婴幼儿阶段,孩子们正是通过游戏了解周围世界。因此在幼儿时期,游戏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奇迹幼儿数学》在各个阶段都提供多种多样的数学游戏。本系列丛书在1~3阶段的全部课程中给小朋友们提供100多个小游戏。这些游戏都可以在家里简单操作,书中提到的数学教具也是我们平常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我们从不提倡家长们花费巨资购买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华丽教具。书中要求的都是可自行操作的简朴材料。除了游戏和简朴的自制教具之外,本书还提供很多数学儿歌。

由于游戏本身的学习效果显著,孩子们通过有效的反复学习能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不过,即使游戏能给孩子们的数学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单纯依靠游戏教给孩子数学,总会有其局限性。因此,游戏教学还必须结合数学的核心原理,并建立系统的练习体系,这样的游戏教学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老师对话家长:让孩子自己走路

又一个金色的九月,我迎来了我的一年级新生。虽然我做足了思想准备,可眼前这支庞大的亲友团还是把我吓了一跳:一个孩子被三四名家长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家长们分工明确,有的背书包,有的拿水杯,有的拉着手小心呵护……这哪里是小学生报到?

办完手续,我好不容易将家长们请出了教室,谁知一转眼,后窗户就被家长们的目光“堵严了”,再一看,门缝中还透出关注的眼神。哎,可怜天下家长心!

发新书时,我刚要求完学生们检查拿到的新课本,没留神,已有一位家长一个箭步冲到自己孩子身边,“抢过”课本翻看起来。我只好客气地说:“这位家长,请让孩子自己检查。”他却说:“老师,您不知道,我的孩子小,他检查不好,还是我来吧。”此时,我只能无奈地摇头。家长们,你怎知孩子不行?这些花朵是祖国未来的主人,但是被众多“大树”围得密不透风的幼苗又怎能参天,怎能成为栋梁之材?在学校里尚且如此,在家里这些家长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事吗?这样事事代劳对孩子好吗?你们能这样照顾孩子一生吗?

记得有位高分考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被所在大学劝退。前不久,媒体又报道了一位大学生在假期返校前,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奶奶和爸爸,原因就是他从小由父母精心照顾,事事替他作主,当他终于在大学校园“独立”时,依赖惯家长的他却难以适应,成绩下滑,无法承受挫折的他向亲人举起了凶器。我想他可怜的爸爸、奶奶临终也不一定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更没有机会来反思到底是谁害了谁。

有些事总要让孩子学会独自承担,即使失败也会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每一个孩子都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他们更有巨大的潜力来战胜挑战。孩子们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而不是过分呵护;需要的是引导协助,而不是事事代劳。

雏鹰是被狠心的妈妈从舒适的巢中赶出来后才学会展翅高飞的。刚出生的小长颈鹿在自己艰难地站起来后,会被妈妈接二连三地顶倒,它需要一次次努力,才最终学会稳稳地站立。

家长们,请放开手,不要让你的呵护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们自己尝试一下,锻炼一番,给他们一个自主的成长空间吧。我想,孩子们会非常乐意感受自己努力成功后的喜悦的。

培养孩子乐观品质的10大建议

作为成年人,我们时常感到快乐是难以捉摸的。阳光般的性情也许是与生俱来,但专家们认为,这绝对离不开良好的外界环境的培养。这里指的外界环境并不意味着金钱,金钱换不来孩子真正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等等。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最关键的问题产生了:“我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拥有以上这些特质呢?”有些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完全接受孩子的个性,不要试图按照父母的希望改造孩子,比如说他是个文静的孩子,爸爸妈妈就不要试图把他变成一个活泼的孩子。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需求,重视孩子的胆怯,用心倾听孩子对你说的话。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父母是无条件地爱他。

以上这些原则十分重要,而以下列举的10个具体建议,可帮助父母找到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建议1——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教给孩子“长久”的含义。

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建议2——歌唱的鸟儿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在古代,西方人坚信音乐可以医治一个人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在现代,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听一首好歌有时会让人精神振奋,身心舒展。而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至少教给孩子两件事情。例如父母积极和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或者积极参与孩子的社区汇演,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重视,这会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父母的参与也教给孩子“社会”的基本含义。它让孩子感到自己也是这个大社会的一部分,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对别人作出贡献。专家研究还表明,奉献和快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让孩子参加社区大扫除,或是探视社区孤老,即使是幼儿也会从中发掘付出的快乐。

如果你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赞美他,比如当他画了一幅不错的画时,你能及时表扬他,而且表现得很具体:“你画的恐龙尾巴真的很生动。”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礼物,他的脸上一定会绽放动人的光彩,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新的挑战。

2、 爱的大餐VS小点心

一个生活在充满浓浓爱意的家庭中的孩子是最快乐的。美国知名人际关系专家指出:爱的大餐是指每天三回,每次至少三分钟主动地表达对伴侣、对孩子的爱。

爱的小点心有很多种:可以是额头上的轻吻、一句衷心的赞美、一张传达爱意的小字条、一声谢谢,费时不多,但功效神奇。不论是大餐还是小点心,你都必须全神贯注、浓情蜜意、赞赏与感谢,使对方的心得到充足的“营养”。

3、从小开始的幽默训练

你知道吗?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美国许多家长甚至早在婴儿出世才6周时便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 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1岁左右的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学步摔倒时,不妨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此时他会被你扮的鬼脸引得破涕为笑。

根据美国专家的一项专题研究,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因而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一般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他们往往过得比较快乐,也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业。要知道人的幽默感大约有3成是天生的,其余的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

4、智慧就是力量

养育孩子不但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如同树上的叶子。如何使你的孩子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在厨房洗东西,听到她的儿子在院子里跳个不停,妈妈好奇地问:“你在玩什么呀?”孩子回答:“我跳到月球上去了!”当时这位妈妈愣了一下,但她很有智慧,随后她很温和地说:“喔,千万不要忘了回来呀!”许多年后,这个孩子长大了,他成了我们地球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的名字叫阿姆斯特朗。

与伴侣相处也是如此,与智慧同行,不好的情绪也会随之而转化。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任初期,有一次被枪击重伤,子弹穿入胸部,情况危急。在生命交关的当头,里根面对赶来探视的太太的第一句话竟是:「亲爱的,我忘记躲开了。」美国民众在得知总统在身受重伤时,仍如此富有幽默感,坚信他康复应指日可待,因此也稳定了可能因总统受伤而动荡的政局。

5、学习沟通技巧,学会了解对方

有不少夫妻“爱在心里口难开”,夫妻间或亲子间的沟通不良,是绝大多数的家庭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何沟通更有效?笔者认为,沟通就是进入对方的频道,让了解发生。

但沟通前,先要了解自己再了解对方,因为每一种情绪的背后都有某种动机,而一个孩子的情绪背后往往有着正面的动机。

在沟通的过程中,语言只占了7%的功效,我们要更多地借助于表情及肢体语言,对婴幼儿而言尤为重要。夫妻如果经常吵架,容易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而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但有助于家庭幸福,对个人的事业发展、人脉的建立都大有益处。

6、家人共聚的时间是神圣的

许多人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最美好的时间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时间。比如用餐的时间,节假日的活动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你在用餐时是如何与爱人、孩子相处的?有一句古老的格言也许至今仍意义深远:“一家人吃饭时是争论还是谈话,是称赞还是训斥,是一个很好的测量计,它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是在疏远分离,还是越来越亲近。”

如果你要创建一个彼此没有距离的快乐家庭,那就从餐桌上开始吧!

7、欢乐的节庆是家庭的“装饰品”

曾有研究发现,夫妻心灵深处的亲密关系,常通过节庆仪式不断深化、强化。研究者找来120对至少有一位学龄孩子的夫妻,问有关家庭的节庆仪式和幸福感,比如“你们经常开怀大笑吗?”之类的问题,结果很有意思,那些全家一起做圣诞树,用小饰物装饰家里,或者复活节时把蛋藏起来玩的家庭,婚姻关系和谐超过一般夫妻。

对于孩子来说,欢乐的节庆日是童年时代最迷人的亮点。

8、快乐地生活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当妈妈的不快乐,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身心发育,也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正常运作。有人说,能感知幸福的女人才是美丽的。我很赞同这一观点。有一个不错的典范,有位女友一谈起老公两眼发光:“你不要看他胖,他的肌肉还是很结实的;不要看他秃头,脑袋聪明得不得了;他人不高,但与拿破仑差不多。”这样的女性人生一定是快乐而又美丽的。

什么时候我们也拥有了这位女性“正面诠释人生的能力”,乐观地看待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也就拥有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对孩子的教育相关阅读  孩子  孩子词条  相关  相关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阅读  阅读词条